【來源:南充日報】

李仕果為古樹補刷傷口修補劑。
●唐藝娟文/圖
近日,筆者來到高坪區都京街道永興村村口,映入眼帘的是兩株歷經130年風雨的黃葛樹,樹冠如傘,枝繁葉茂。村民圍坐樹下聊著家常,孩童樹下嬉戲奔跑,留下一串串歡快的笑聲。
「這兩株樹最近的狀況不錯,長得很好。」高坪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苗木培育站工作人員對這兩株黃葛樹進行例行「體檢」後,點頭微笑。
黃葛樹是我國西南地區一種常見樹種,樹冠廣展,樹根延伸至數十米外,樹榦胸徑可達3至5米。永興村的這兩株黃葛樹,樹榦粗壯,3人難以合抱;虯枝盤曲,呈現出古樸的美。它們如此粗壯健康,得益於之前古樹修複員對其進行的「診治」。
「我們在對古樹進行修復時,發現這兩棵樹的木質部分暴露在外,應該是受到了雨水、病菌等侵害,出現了腐爛和空洞。」古樹修複員李仕果一邊為古樹補刷傷口修補劑,一邊介紹道。
據李仕果介紹,這兩株古樹的主幹腐朽嚴重,加之過去村民對古樹保護的意識相對淡薄,不僅頻繁攀爬,還搭設電線、網線等,人為破壞的情況十分嚴重。
為挽救這兩棵樹,李仕果和他的團隊對樹木進行了清腐、碳化、消毒、內層防腐等修補作業,並輔以蕨類清理和施肥複壯等措施,歷時一個多星期,終於完成了整個修復工程。為減輕古樹的負擔,他們還鋸掉部分枝幹,保持樹木的平衡性,防止在惡劣天氣下發生傾覆。
筆者注意到,這兩株黃葛樹上刷有傷口修補劑的地方已經出現明顯隆起。李仕果解釋道:「這種傷口修補劑凝固後會形成一層保護膜,可有效防止樹榦被雨水侵蝕,同時還具有殺蟲功能。我們再用環氧樹脂進行定形。目前這個環氧層修補處已經拱起,正是樹榦不斷生長、擠壓形成的,說明這棵樹如今長勢非常好。」
作為「植物醫生」,成功搶救並複壯了這兩株古樹,李仕果備感欣慰。如今,這兩株黃葛樹已經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古樹名木「身份證」,正逐步恢復生機,煥發出新的活力。同時,越來越多的村民也加入到保護古樹的行列中。他們紛紛表示,這些古樹是活著的「文物」,承載著村莊的歷史與記憶,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