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變成一半海洋,一半陸地,將會發生什麼?

2024年05月11日16:15:19 科學 1076

假如地球變成一半海洋,一半陸地,將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試想一下,如果給地球來個五五分。變成一半由海洋覆蓋、另一半則完全是陸地的話。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環境的翻天覆地,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改變呢?

歡迎各位來到今天的腦洞宇宙觀。下面咱們就去看看。在梳著中分的地球上生活,究竟會有哪些不同吧!

作為生命存在的重要條件,液態水無疑是地球上,最為重要的資源之一。也正因為擁有著表面覆蓋率高達71%的海洋,地球才獲得了藍星的稱號。

現在,如果我們要用岩石和陸地,替換掉將近四分之一的海洋。地球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它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最終淪為一顆毫無生機的荒蕪星球呢?

假如地球變成一半海洋,一半陸地,將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陸海五五開之後,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海平面下降了!而且,低得絕不是三米兩米,而是足足3公里。裸露出來的海床,成為了新生的陸地。其面積,甚至能達到亞、非、歐、加上北美這四大洲的總和。原本的海岸線,如今多出來大片平原。而曾經的深海區域,則會成為怪石嶙峋的峭壁和走廊。

如果去探索這片全新區域,你會發現。與其說,地形的變化讓地球看起來非常不同。倒不如說,他給地球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改造。

之前融為一體的海洋,如今都已經被完全隔開。相反,原本相互割裂的陸地,卻連成了一片。用不了多久,你就能輕鬆實現一條大路游地球的夢想了。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毅力,甚至可以單憑一雙腿,徒步走遍整個世界。

然而,這場地形大洗牌所帶來的,絕不僅僅只有這些而已。對我們來說,它給地球本身造成的影響,才是關鍵。

由於覆蓋地表的海洋大幅減少。海底的洋流可能會發生徹底的改變。而這,將嚴重破壞氣候的穩定。

假如地球變成一半海洋,一半陸地,將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作為地表溫度的調控者,那些被海洋吸收的熱量,原本是需要依靠洋流來傳遞和散發的。如今,它卻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了。如此一來,原本炎熱的赤道地區,將會變得更加酷熱難耐。而本就是冰天雪地的南北兩極,溫度更可能會發生斷崖式的下降。

這還不算完,由於海洋無法繼續吸收熱量。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將會大幅增加。

這將直接導致地球的溫度整體升高。由於降雨量的減少,乾旱的情況會變得尤為突出。並且在內陸地區,催生出大片的沙漠區域。雖然從整體上看,陸地的面積的確是增加了。但是細算下來,真正適合居住的地方卻是不升反降,變得更少了。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地球生物。恐怕都要開始重新學習,該如何適應這種水源短缺的自然環境了。

屆時,動物們也許會主動將身形進化得小,以減少對水分的依賴。有些物種甚至會改變菜譜,從吃素變成以肉為食。利用其他動物,來補充自己體內的水分。

海底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由於環境的改變,如今這番各類物種爭奇鬥豔、千萬海洋生物共生共存的景象將一去不返。原本生機勃勃的海洋,甚至有可能會變成少數、甚至幾個物種的天下。

至於咱們人類,究竟能在這種惡劣的條件下堅持多久。那,恐怕就只有老天爺才知道了!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 天天要聞

量子力學如此詭異,是不是意味著我們的人生毫無意義?

量子力學,這門描述微觀粒子行為的物理學分支,以其獨特的理論和實驗結果,顛覆了人們對物質世界傳統認知的局限。量子力學中的疊加態和糾纏態等現象,以其超越日常經驗的詭異特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討論。不僅如此,這些現象在哲學層面也引發了深遠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聞

明天,人工增雨!

經歷了連續幾天的高溫終於雨要來啦~就在剛剛徐州氣象發布人工增雨作業公告將於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間擇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具體情況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來源丨徐州發布、徐州氣象一審丨蘋果二審丨李璇三審丨仝勛監製丨劉礫總監製丨魯曉波「無線睢寧」商務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號)點和擴散一下...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 天天要聞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

上市公司3萬噸鈉電項目獲批作者:劉澤排版:點點起點鈉電關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潤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報的「湖北虹潤鈉離子電池材料項目」獲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批複。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 天天要聞

武大博士畢業生高晟俊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獨

6月20日,武漢大學2024年畢業典禮在九一二操場舉行。值得注意的是,儀式前,測繪學院博士畢業生高晟俊獲得了學校專門為其定製的學位服,在校徽下綉上他的武大學號。 高晟俊。圖/武漢大學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訴九派新聞,他今年35歲,即將前往極地科考站工作,延續科考生活。 他對極地測繪的興趣源於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最頂級的認知:要有「祛魅」思維

01近些年,網路上出現了一個熱詞,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釋是,對於科學和知識的神秘性、神聖性、魅惑力的消解。說得直白一點,就是站在客觀、理性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拿學歷來說,有人提出了一個觀點,要對學歷祛魅。意思是,我們要正確看待學歷,而不能認為學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聞

擁抱「科學的春天」 大灣區躋身全球頂尖科技集群

伴隨著新質生產力成為各界的熱詞,一個新的「科學春天」正在到來。在粵港澳大灣區著力邁向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創科已然成為最重要的賦能者之一。在「機遇灣區」走訪活動中,創科也成為政產學研都無法繞開的一個關鍵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 天天要聞

植物如何抵抗和適應氣候變化?科學家最新研究揭秘機制

中新網北京6月19日電(記者 孫自法)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適應的,長期以來頗受學界關注和持續開展研究。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體發布信息說,該所科研團隊和美國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發現,儘管氣候變暖導致植物生長季節延長,但植物仍能保持葉片生長和衰老時間的穩定平...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 天天要聞

為你喝彩|風雲歲月:張鵬與中國氣象衛星的精準探索

自1970年國家開始上馬風雲衛星工程,至2023年風雲三號07星的輝煌升空,中國氣象衛星的發展歷程已跨越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兼程。50多年來,風雲氣象衛星不僅見證了中國氣象預報技術的飛躍,也從早期的粗略預測逐步邁向了今日的精準預報。這一變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