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2024年05月18日22:51:07 科學 7427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

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院院長盧寶榮教授等科學大咖;也有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松江研究院副院長仇子龍教授、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張建衛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姜雪峰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楊金山、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工藝系統所副所長宋春景等青年科學家和科普專家,還有來自高新企業的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許保雲、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通用技術研究室室主任(c929飛機機體結構技術負責人)李維娜等工程師代表。未來,根據教育部相關要求,本市還將進一步推進落實科學副校長的配備,將為中小學科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推動學校教育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效結合。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晶元科學實踐工作站、上海科技大學智能晶元與信息技術實踐工作站獲得授牌(下圖),上海市青少年科學創新實踐工作站擴容至37家。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據悉,今年,上海已全面啟動實施學生科學素養提升計劃。科創教育「育」什麼?怎麼「育」?與會嘉賓在「科創校長空間站」特別活動上各抒己見。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圖說:與會嘉賓各抒己見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攝

「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面對世界,並且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他付諸行動。」上海市市西中學教育集團總校長董君武提出,不能只有問題,沒有行動,要鼓勵學生在產生想法的同時,做「行動的巨人」。 在果殼創始人、ceo 姬十三看來,科創教育一是要讓孩子們知道學了以後可以幹什麼,頂級的科學家在忙什麼,他們如何為未來社會變得更美好而努力,從而具有「目標感」,立下志向;二是要培養孩子跨學科的視角和方法,為校內教育起到補充作用。寶山區教育局局長張治則提出,要提升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他曾經在吳淞中學擔任生物教師,帶領學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和發明專利共計30餘項。在他看來,專利保護是對科創的尊重,也是對學生繼續投入科研創造活動的鼓勵,這樣一個閉環可以激勵更多人投入其中。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 天天要聞

絕密檔案揭秘:阿拉斯加「外星基地」引爆全美UFO追蹤熱潮

位於阿拉斯加中部的海斯山,近期因一份解密的美國中情局(CIA)文件成為全球外星文明研究者的焦點。這座海拔8000英尺的雪山地處被稱為「阿拉斯加三角」的神秘區域,過去半個世紀記錄到超過2000起離奇失蹤事件與數百次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隨著解密文件提及「外星基地」的存在,這座終年積雪的山峰正吸引著探險者、陰謀論者...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驚現無接縫金屬球體,外星科技還是人類傑作?

2025年3月,哥倫比亞布加鎮上空出現的一顆神秘金屬球體引發全球關注。這顆表面無任何焊接痕迹的三層球體被目擊者拍攝到飛行軌跡後墜落地面,當地研究者何塞·路易斯·貝拉斯克斯認為其可能具備外星科技特徵,而科學家朱莉婭·莫斯布里奇則提出不同看法,認為需謹慎驗證其來源。這一發現再次將公眾視線引向天空中的未解之謎...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醫學家顧玉東逝世,享年87歲 - 天天要聞

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著名醫學家顧玉東逝世,享年87歲

5月25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發布訃告:著名醫學家、教育家顧玉東院士逝世,享年87歲。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醫學家、教育家,中國手外科、顯微外科、肢體功能修復重建外科的奠基者和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黨的十五大代表,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華山)主任,《中華手外科雜誌》總編輯,國家衛生...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 天天要聞

重組膠原測不到膠原?巨子生物回應

央廣網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復美在官方微博發布《告消費者書:關於近期網傳「巨子生物可復美產品檢測未添加重組膠原蛋白成分」的嚴正聲明》(下面簡稱聲明)。聲明稱,針對所謂「巨子生物涉嫌嚴重造假」「重組膠原測不到」等不實指控,公司予以嚴正駁斥並堅決否認。公司所有產品研發生產全程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