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在百年內完成火星的地球化?火星的未來會是這樣的

2022年10月08日13:13:22 科學 1876

火星,一顆紅色星球,一個荒蕪之地,目前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存在。

雖然如此,一直以來火星都是人類夢想中的星際移民的首選地。隨著人類文明科技的發展, 這種夢想正在一步步實現,幾十年來,人類開展了多次無人探測火星工程,對火星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而載人登陸火星計劃也被提上日程。

人類將在百年內完成火星的地球化?火星的未來會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夢想總是很美好的,但現實卻很殘酷。人類想要殖民火星,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

首先要做的就是給火星升溫,平均溫度只有零下55度的火星顯然不適合人類生存。那麼該如何讓火星升溫呢?

這點人類最擅長,最近一百年來人類一直在讓地球升溫,人類不斷排放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讓地球表面溫度不斷提升,這點我們都感觸很深。

人類將在百年內完成火星的地球化?火星的未來會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不過,在地球上人們討厭的溫室氣體,到了火星上就會變成寶貝,可以在火星上建立大量工廠,為人類服務的同時,還可以肆無忌憚地排放各種溫室氣體。

但人類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畢竟非常渺小,更何況是讓整個火星升溫。用排放溫室氣體的方式讓火星升溫,速度是非常緩慢的,需要上百年時間才能有明顯的改變。

在大氣層的保護下,不斷升溫的火星會從乾燥死寂的星球,逐漸演變為溫暖濕潤,充滿生機的星球。

火星開始逐漸向地球靠攏,天空變得更藍,河水開始在表面流淌,火星的火星開始出現星星點點的綠色。

有了大氣層之後,人們的出行會變得更加便捷,不需要穿著厚厚的太空服,甚至只需要戴上氧氣罩就可以了,火星大氣中氧氣含量不足以讓人類自由呼吸。

人類將在百年內完成火星的地球化?火星的未來會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不過不管如何改造火星,人類都很難把火星改造成與地球一模一樣的星球,畢竟火星質量就與地球有很大不同,引力也會差別很大,在不同的引力下生活感受會完全不同。

為了更好更快地適應火星生活,人類會通過基因工程優選我們的後代,通過操控基因讓出生在火星上的人類更快地適應火星。

屆時他們將變成真正的火星人,皮膚不會像地球人那麼脆弱,對紫外線的抵抗能力會顯著提升,甚至不會像地球人那樣如此依賴氧氣。

無論如何,改造火星的過程註定充滿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尤其對前幾代火星拓荒者來講,更是困難重重。

人類將在百年內完成火星的地球化?火星的未來會是這樣的 - 天天要聞

但想想我們的後代,為了我們的後代能更好地在火星上生活,無論面對多麼大的困難,人類都會勇敢地去克服!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 天天要聞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5月5日,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由春到夏,萬物從復甦到成長,由萌芽至蓬勃,綠色鋪滿大地。立夏時節,螻蟈鳴,蚯蚓出,藤蔓蜿蜒攀牆,大自然以熱烈的姿態迎接盛夏。暑氣初顯,宜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規律,適時調節生活節奏,確保有充足的睡眠。對於夏季運動的原則,《黃帝內經》提倡「無厭於日...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CNMO科技消息】我們常說地球是藍色星球,但其實這種顏色並不是一直如此,也不會永遠不變。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過去曾經是綠色的,而如果未來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它們甚至可能會變成紫色。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了數十億年來海洋顏色的變化過程,發現這和海水的化學成分以及光線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關。在3.8到18億年前...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結晶是無定形基元有序堆積形成晶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過程之一。結晶過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長路徑,成核過程中自由能最高點對應的晶核尺寸被稱為臨界晶核尺寸。小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往往會在熱漲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則會進一步生長成為穩定的晶體。很多情況下,臨界晶核的形成是結晶...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說吧你有多久沒稱體重了什麼?你說你看到秤上飆升的數字就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想要暈倒懷疑是對稱體重這項活動嚴重過敏?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 天天要聞

開屏見「好」|他帶瀕臨倒閉藥廠扭虧為盈,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開屏見「好」》欄目,聚焦山東好人好事,讓普通老百姓上封面、上開屏、上首屏,用最突出的位置推介「身邊的榜樣」,講述精彩山東故事。本期人物是「五一特輯·致敬奮鬥者」系列。4月28日上午,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齊都葯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鄭家晴獲評全...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一、形態特徵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 天天要聞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69期】國 內 航 天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近日,葉培建院士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小學,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講堂。這場溫暖的相遇,源於葉培建院士心底的雙重牽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葉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顧問的每一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無數個日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