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2025年05月05日08:02:10 科學 1456

說吧

你有多久沒稱體重了

什麼?你說你看到秤上飆升的數字

就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想要暈倒

懷疑是對稱體重這項活動嚴重過敏?

那也許今天

就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時候了

因為今天,立夏到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立夏稱人」

是我國多地由來已久的習俗

以前,人們會在這天

於房梁或樹杈間,懸起一桿木杆秤

然後依次坐到秤鉤上掛著的籃筐內

一邊秤,一邊講著吉祥話


稱人時

很有意思的一個講究

就是秤砣只能向外移,不能向內移

寓意「只增不減」,祈望健康長壽

據說,在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

就不怕夏熱消瘦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儘管現在電子秤早已普及

人們也不再追求增重

但希望身體康健的心愿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立夏的儀式感!


芳菲隨春去,蔥蘢入夏來

風暖晝長,草長鶯飛

不知不覺間

立夏,到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作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當我們向夏天招手也就意味著要和春天告別了對於告別人們總是不舍的

立夏時節

江浙一帶的人們

通常會擺酒宴送春歸去

俗稱「餞春」


清代袁學瀾撰寫的

蘇州民俗志《吳郡歲華紀麗》中

就有「餞春宴」的記載

一筵食畢,春垂簾,翩然遠去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餞春是送別

又何嘗不是新的開始?

季節輪換

總有新的故事值得期盼


如果說

春是「生」的季節

是花的奼紫嫣紅

那麼夏便是「長」的季節

是葉的綠意蔥蘢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春爭日,夏爭時

「萬物至此皆長大」

蛙聲蟬鳴,滿目繁茂

生命的熱烈在立夏盡顯無疑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每一幀都是風景

每一瞬皆是心動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一些農作物和果蔬

也開始逐漸進入成熟期

此時節,正是人們「嘗新」的好時機

民間有俗語:「立夏嘗三新」


「三新」也叫「三鮮」

但具體指的是什麼

因地域不同各有差異

莧菜、蠶豆、黃瓜等「地三鮮海螄鰣魚河豚等「水三鮮」也有櫻桃、杏子、枇杷等「樹三鮮」總之就是應季而食,舒服度夏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嘗新」的習俗

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

古人在這天向祖先和神明

供奉時令鮮果和蔬菜

感謝天賜豐盈


時至今日

人們意在通過「嘗新」

慶祝初夏的豐收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還有一種初夏的味道

青梅

一顆顆圓潤飽滿的青梅掛滿枝頭

光是想像就已經瘋狂分泌口水

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望梅止渴」

不對,連「望」都不用「望」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如果還不滿足

可以再來上一碗

赤豆、黃豆、黑豆

青豆、綠豆等五色豆

拌合白粳米煮成的「立夏飯」

為你今天的「稱重」活動

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

立夏最期待的項目

應該就是斗蛋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

破者認輸

勝出的「蛋王」

自然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就像繁茂的立夏帶給人的感覺

永遠熱烈,永遠蓬勃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在這個萬物灼灼成長的時節

去盡情擁抱夏天吧

賞綠肥紅瘦

看雲捲雲舒


寶藏青年願:

這世間的浪漫美好

都能與你相遇

帶給你向上、綻放的力量

活成連自己都會被驚艷到的模樣




來源新華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 天天要聞

跨越約4億公里距離,耗費10年時間,「天問二號」開始探測小行星

中國行星探測將迎來里程碑的一刻,「天問二號」任務發射窗口期正式敲定,準備在5月29日實施發射,開始進行中國首個小行星與彗星聯合探測任務。這次任務將耗費10年時間,探測器將飛越4億多公里,為我國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問二號」將採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其任務主要有兩大核心:一是對近地小...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 天天要聞

面對AI抗命,該不該「如臨大敵」

(一)新華社援引英國媒體報道,美國一家研究機構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針對各AI大模型的測試結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關閉」指令後,不僅拒絕執行,還篡改了代碼以免被關閉。只看這條簡短的新聞,很多人心頭一驚。「AI擁有自主意識」是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 天天要聞

集裝箱造糧倉 機器人當「管家」——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側記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鄭旋機器人能當糧倉「管家」了!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在糧油重大科技創新展覽上,河南工業大學帶來的多款糧食倉儲機器人,引來大家圍觀。(5月27日,全國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在長沙啟幕。鄭旋 攝)「別看它們小巧,行動卻非常靈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對...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緣」

2025年,其實是觀賞火星的好時辰。1月12日,地球迎來了久違的「火星沖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陽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條直線的現象),這是2022年以來這顆紅色星球離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時候,星等高達-1.3等,在此前後一個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觀賞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見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聞

新民·科技前沿|從科幻到現實,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編者的話】備受矚目的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天問二號」探測器,已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加註等工作後,順利轉入發射區,計劃5月底擇機實施發射,開啟宇宙之旅。它的前輩「天問一號」出色完成了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等火星探測任務,其繼任者「天問三號」也將開展火星採樣返回任務。啟程在即的「天問二號...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看見那頭「熊」,一個年輕記者找回了「飢餓感」

在寫這篇報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點周刊》副主編從玉華在《非虛構:時代記錄者與敘事精神》中寫下的一篇手記:此前讀書時,從老師對如何寫一頭「熊」的講述讓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領域,甚至對動物也無甚興趣,不懷期待地去了成都,出發前連同編輯在內的預期都是「因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個二流稿子了,沒...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 天天要聞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多吃糙米現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美國一項研究表明,糙米中有可能含有較多的有毒物質砷,尤其是無機砷的含量較高。原因在於,大米的外殼,包括米糠會吸附較多的無機砷。糙米保留了稻穀的胚芽和麩皮,也留住了許多營養物質,如膳食纖維、蛋白質、煙酸和葉酸等。視覺中國|圖砷(Arsenic)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種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