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2025年05月05日07:43:03 科學 1079


一、形態特徵


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5厘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寬楔形,下延至葉柄,全緣或具不規則波狀粗齒,兩面均被稀疏柔毛,葉脈在背面隆起。


花序為蠍尾狀聚傘花序,腋外生,由3-6朵花組成,總花梗長約1-2.5厘米,花梗長約5-8毫米,被柔毛。花小,白色,直徑約6-8毫米;花萼杯狀,綠色,5淺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1.5-2毫米,先端鈍,外面被柔毛;花冠輻狀,5深裂,裂片披針形,長約3-4毫米,先端尖,開放時向外反折;雄蕊5枚,著生於花冠筒喉部,花絲短,花藥黃色,長圓形,長約1.5毫米,頂孔向內開裂;子房卵形,直徑約0.5毫米,花柱長約1.5毫米,柱頭頭狀。


漿果球形,直徑約8-10毫米,成熟時呈紫黑色,光滑無毛,內含多數種子。種子扁圓形,直徑約2-3毫米,黑色,表面具網狀花紋。


二、分布範圍


龍葵原產於中國,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在華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區均有生長。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能夠在多種環境條件下生長繁殖,常見於田邊、路旁、荒地、庭院、村落周邊等場所。


在世界範圍內,龍葵的分布也較為廣泛,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等許多國家和地區都有其蹤跡。它通過種子傳播、人為攜帶等方式擴散到世界各地,成為一種世界性的雜草。


三、主要危害


(一)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龍葵是農田中的惡性雜草之一,它具有生長迅速、繁殖能力強的特點,與農作物爭奪水分、養分和光照等資源,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在農田中,龍葵的根系發達,能夠深入土壤深層吸收水分和養分,導致農作物根系發育不良,生長緩慢。同時,龍葵的植株較高,葉片茂密,遮擋陽光,影響農作物的光合作用,降低農作物的光合效率,從而減少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例如,在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田中,龍葵的大量生長會使農作物的產量降低10%-30%,甚至更高。此外,龍葵還是多種農作物病蟲害的中間寄主,能夠傳播病毒病、蚜蟲等病蟲害,進一步加重農作物的危害程度。


(二)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龍葵的入侵會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它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分泌一些化感物質,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長和繁殖,破壞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在一些荒地、山坡等自然環境中,龍葵的大量繁殖會形成單一的種群優勢,排擠本地植物的生長空間,導致本地植物種類減少,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此外,龍葵的種子具有較強的休眠特性,能夠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一旦環境條件適宜,就會萌發生長,形成新的種群,增加了生態恢復的難度。


(三)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危害


龍葵的全株含有龍葵鹼等有毒成分,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實和葉片中含量較高。人類誤食後可能會引起中毒癥狀,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在農村地區,兒童由於好奇心強,容易誤食龍葵的果實,因此需要特別注意防範。


四、應用價值


(一)藥用價值


龍葵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其全草均可入葯。中醫認為,龍葵性寒,味苦、微甘,有毒,歸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利尿通淋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癰腫毒、咽喉腫痛、濕熱黃疸、淋濁帶下、水腫尿少等病症。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龍葵中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如生物鹼、黃酮類、多糖等,具有抗腫瘤、抗炎、抗菌、抗氧化、免疫調節等作用。例如,龍葵鹼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黃酮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能夠清除自由基,減輕氧化應激損傷。


(二)食用價值


在一些地區,龍葵的嫩梢和嫩葉可作為蔬菜食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經過充分的加工處理,去除其中的有毒成分。一般來說,可將龍葵的嫩梢和嫩葉用沸水焯燙後,再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以降低龍葵鹼的含量。經過處理後的龍葵口感鮮嫩,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


(三)其他價值


龍葵的果實成熟後呈紫黑色,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用於園林綠化、庭院裝飾等。此外,龍葵的種子含油量較高,可用於榨油,作為工業用油的原料。


五、消滅辦法


(一)農業防治


1. 合理輪作:通過合理的輪作制度,改變農田的生態環境,減少龍葵的發生和危害。例如,在龍葵發生嚴重的地塊,可與水稻、小麥等禾本科作物進行輪作,抑制龍葵的生長繁殖。


2. 深耕翻土:在播種前或收穫後,進行深耕翻土,將土壤中的龍葵種子翻入深層土壤,使其不能萌發。深耕深度一般應在20厘米以上。


3. 清除田間雜草:及時清除田間、地頭、溝渠邊的龍葵植株,減少種子來源。在龍葵開花結果前進行清除,效果更佳。


4.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農作物,提高農作物的群體競爭力,抑制龍葵的生長。例如,在玉米、大豆等作物田中,適當增加種植密度,可減少龍葵的光照和生長空間。


(二)物理防治


1. 人工拔除:在龍葵幼苗期或生長期,進行人工拔除,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防治方法。人工拔除時要注意連根拔除,避免殘留根系再生。


2. 覆蓋地膜:在農作物播種後,覆蓋地膜,可抑制龍葵種子的萌發和幼苗生長。地膜覆蓋還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地溫,促進農作物生長。


3. 秸稈覆蓋:利用農作物秸稈進行覆蓋,可減少土壤裸露,抑制龍葵的生長。秸稈覆蓋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


(三)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目前防治龍葵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效果快、效率高的特點。在使用化學藥劑時,要根據農作物的種類、生育期和龍葵的生長階段,選擇合適的藥劑和使用方法,避免對農作物造成藥害。


1. 芽前處理:在農作物播種後出苗前,使用芽前除草劑進行土壤處理,可抑制龍葵種子的萌發。常用的芽前除草劑有乙草胺莠去津二甲戊靈等。


2. 苗後處理:在農作物出苗後,龍葵幼苗期,使用苗後除草劑進行莖葉處理。常用的苗後除草劑有草甘膦百草枯氯氟吡氧乙酸等。需要注意的是,草甘膦和百草枯屬於滅生性除草劑,在使用時要避免藥液接觸農作物的葉片和根系,以免造成藥害。


(四)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種環保、可持續的防治方法,通過利用天敵昆蟲、病原菌等生物因子來控制龍葵的生長和繁殖。例如,可利用龍葵葉甲、龍葵鏽菌等天敵來防治龍葵。生物防治的優點是對環境友好,不會造成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但防治效果相對較慢,需要一定的時間和條件。


在實際生產中,應根據龍葵的發生情況和防治目標,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將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同時,要注意合理使用化學藥劑,避免長期單一使用同一種藥劑,以免導致龍葵產生抗藥性。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 天天要聞

天賜材料起訴永太科技 液體鋰鹽「商業秘密連環案」揭秘

財聯社7月2日訊(記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盤後,天賜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民事起訴永太科技(002326.SZ)等。這是自今年2月初,天賜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對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將另案處理」後,天賜方面就液體鋰鹽「商業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開曝光。在兩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以及作為鋰業「...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 天天要聞

晶圓鍵合工藝及鍵合設備市場情況

一、晶圓鍵合發展背景在摩爾定律的引導下,集成電路行業一直高速發展,晶體管特徵尺寸己經從90nm向7nm邁進。然而,由於隨著晶體管特徵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極限,量子效應和短溝道效應越來越嚴重,內部電子自發地通過源極和漏極,導致漏電流增加,進而限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 天天要聞

「地下動脈」托舉繁華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亮相

在近日舉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點板塊宣介會上,「真如翠谷」與「真如之心」兩大優質地塊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塊即銅川路水產市場原址,被譽為真如副中心「最後一塊拼圖」,目前已完成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隨著這一核心地塊即將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車行通道(以下簡稱「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貫通也將提上...
多面性的雙氧水 - 天天要聞

多面性的雙氧水

‌‎‎‌‎‎‌‎雙氧水,學名過氧化氫(H₂O₂),是一種常見且獨特的化學物質。它在日常生活、工業生產以及科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然而,正如許多化學物質一樣,雙氧水具有著複雜的性質和多面的特性,這些特性既可能帶來巨大的益處,也可能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 天天要聞

邁威生物躍過「J曲線」轉折點

邁威生物為爆發中的創新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兩項BD合作,與齊魯製藥就長效G-CSF產品8MW0511達成的合作(3.8億元首付款+1.2億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業化的經典雙贏;而與谷歌系抗衰老巨頭Calico圍繞IL-11單抗9MW3811的聯手(2500萬美元首付款+5.71億美元里程碑款),則彰顯全球視野下的價值挖掘能力。兩項...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 天天要聞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決戰百日推動競賽任務落地見效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國石油長慶油田採油十廠緊扣全年任務目標,以「大幹100天 決勝上半年」勞動競賽為載體,全面掀起奪油上產熱潮。廣大幹部員工迎難而上、奮勇拼搏,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實績回應挑戰,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環保平穩受控,經營業績穩健向好,為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奠定堅實基礎。中國石...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 天天要聞

武漢一救援隊把無人機「開發到極致」,實現「套圈」式救人,台灣同胞:技術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期間,第四屆「漢江灣」漢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動在硚口區漢江灣上演。武漢雲豹救援隊聯合台灣苗栗縣水上救生救難協會、苗栗縣救難協會、桃園市水上救難協會,首次以完整建制展開跨海峽救援協作綜合演練。 聯合救援協作綜合演練現場。圖/九派新聞 上午9時,隨著信號彈升空,雲豹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