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國在月球上的國旗以及與美國的國旗對比的時候,美國又遭到了網友們的質疑。
沒錯,這件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多次了。
為何美國登月會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懷疑?
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時間是1969年的7月20日,阿波羅11號成功登陸月球,而航天員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也成為世界上最早登陸月球的人類。
登月後並沒有發現可生存的月球有機物,也無古微生物的證據。但根據樣品的同位素分析,得出月球年齡約46億年。
21世紀,人類更嚮往的是宇宙,大多數人想要去往月球走走。
而如今到了2022年,半個世紀過去了,自從美國在1972年載人登月計劃戛然而止後,就沒有展開任何活動。
而後一直被人懷疑他們登月是假的,只是在好萊塢的攝影棚拍攝的。因為很多人真的不相信,以當時的科技真的能達到登月。
這又是什麼情況呢?
在這當中有很多人認為阿波羅登月方案不是很靠譜,它的安全性都達不到50%。再加上阿爾忒彌斯1號一鴿再鴿,很多網友越來越不信阿波羅登月的真實性。
其中最讓陰謀論者「驚喜」的是,在阿姆斯特朗插美國國旗的時候,這面展開的旗幟,看上去是在隨風飄揚。
為何月球上的美國國旗看起來似乎在飄揚?
很多人都說在月球上既沒風又沒空氣,為何他就飄揚。 而我國嫦娥五號月球上的月面上展開的旗幟,卻是非常平整。
這下再解釋也說不通了。
美國登月是否是假的?
事實上阿波羅登月是真實存在的。
其一、美國對阿波羅計劃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阿波羅計劃始於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結束,歷時約11年,耗資255億美元。
約佔當年美國GDP的0.57%,約佔當年美國全部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20%。提供了驚人的就業長期增長。
在工程高峰時期,參加工程的有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總人數超過30萬人。
其二、美國通過阿波羅計劃獲取了大量的月壤;
美國前後6次登上了月球,總共帶回來382千克月岩。 當時美國還贈送給了我國1克月球土壤的樣本,正是這1克月壤,拉開了我國登月工程的序幕。
這1克月壤真的太珍貴了,我們不能完全用於研究,科學家們將其掰成兩份,一半用於放置在博物館供人們觀看,另外一半用於科研。
美國贈給我們1克月壤,以前是需要用放大鏡放大看的。
而如今,我國嫦娥五號成功從月球帶回1731克月壤,想怎麼看就怎麼看,無疑我們在這方面取得了進步。
美國在月球上的國旗可以飄揚,其實當初他們在設計國旗的時候,就考慮到了月球的無風條件。
因此國旗的旗杆被設計成了數字七的模樣,國旗不但側面和旗杆相連,上邊也和旗杆連在一起,所以組裝好之後才是展開的樣子。
看上去皺巴巴的原因就像在風中飄揚,其實是因為它的兩面沒有固定,所以很難平整地展開。一方面應該要考慮國旗的材質問題了。
說到材質問題,其實非常的便宜,造價只要5.5美元,它就是用普通的尼龍製作的,而且它在極端溫度環境下耐受能力是有限的。
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耐磨性高於其他所有纖維,比棉花耐磨性高10倍,比羊毛高20倍,在混紡織物中稍加入一些聚醯胺纖維,可大大提高其耐磨性;當拉伸至3~6%時,彈性回復率可達100%;能經受上萬次折撓而不斷裂。
而我國的國旗卻不一樣,它是由耐高低溫、防輻射、防紫外線的新型複合材料做成,可以在月球上保持鮮艷。
月球的晝夜溫度變化有多大,我想大家都知道了。
夜間溫度在零下200℃,白天的地表溫度可以達到150℃,在這麼極端的條件下,尼龍怎麼受得了呢?
其實在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插旗杆時,發現月球地表土質較為堅硬,所以就施加了更大的力,這也讓旗杆產生了鐘擺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