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天眼」發現罕見掩食脈衝星

2025年05月23日03:02:14 科學 1204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泉)我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毫秒脈衝星PSR J1928+1815,它有六分之一的時間被伴星遮擋(即掩食),且伴星質量遠超一般掩食脈衝星的伴星。此類掩食脈衝星非常罕見,對開展恆星演化、緻密星吸積、雙星併合引力波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這一發現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韓金林團隊完成,成果論文5月23日凌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中國天眼」發現罕見掩食脈衝星 - 天天要聞

「中國天眼」發現罕見掩食脈衝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供圖)

「浩瀚的銀河系中,大多數恆星都是成對出現、共同演化。雙星之間是如何進行物質交換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長期以來是天文學的前沿課題。」韓金林說。

雙星演化理論認為,質量較大的恆星一般會率先演化,塌縮成密度極高的緻密星,如脈衝星或黑洞。質量小的伴星物質會被緻密星吸積,並因質量流失而體積膨脹,甚至脹大到把緻密星「攬入懷中」。此後,雙星在一個公共包層中演化約一千年。公共包層演化後,留下快速自轉的緻密星與高溫氦星,在非常緊密的軌道上相互繞轉。

「然而,公共包層演化後產生的這類特殊雙星系統的存活時間僅約一千萬年,然後伴星就演化成白矮星,進入新的階段。這點時間對於138億年的宇宙而言,稍縱即逝。據估算,這樣的雙星系統在銀河系中只有幾十個,極為罕見,因此很難捕捉。」韓金林說。

2020年,團隊利用「中國天眼」對銀河系進行脈衝星深度搜索時,發現了PSR J1928+1815,自轉周期為10.55毫秒,它與伴星相互繞轉的軌道周期僅為3.6小時,且伴星質量至少有1個太陽那麼大。

「綜合這些結果推斷,它的伴星應該是高溫氦星。脈衝星信號掩食是氦星甩出的星風物質遮擋引起的。」韓金林說,這個脈衝星和伴星應該是經歷過共同包層演化之後的特殊雙星。

《科學》審稿人認為,這一發現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將幫助科學家更好開展雙星系統公共包層演化研究,並有望為恆星群體演化、緻密星吸積、引力波源預測等多領域科學研究提供觀測依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天眼」發現罕見掩食脈衝星 - 天天要聞

「中國天眼」發現罕見掩食脈衝星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記者張泉)我國科學家利用「中國天眼」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毫秒脈衝星PSR J1928+1815,它有六分之一的時間被伴星遮擋(即掩食),且伴星質量遠超一般掩食脈衝星的伴星。此類掩食脈衝星非常罕見,對開展恆星演化、緻密星吸
打造醫藥創新生態,港科大攜手兩大山東上市葯企共促產學研融合 - 天天要聞

打造醫藥創新生態,港科大攜手兩大山東上市葯企共促產學研融合

香港科技大學(港科大)近日與山東兩大醫藥上市公司:綠葉製藥集團(綠葉製藥)與博安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博安生物)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推動生物醫藥領域的前沿協作、成果轉化及人才培育,以支持港科大發展醫療科技及申辦「香港生命健康研發院」等策略舉措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如何?這份「成績單」亮了 - 天天要聞

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如何?這份「成績單」亮了

今天(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萬物共生 和美永續」。 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 目前,全國2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進入恢復性增長階段,100餘種瀕危野生植物得到搶...
湖北首次運用AI技術驗收配電架空線路 - 天天要聞

湖北首次運用AI技術驗收配電架空線路

湖北日報訊(記者王欣、通訊員余健兵、何瑤)5月21日,在孝感市安陸市木梓鎮10千伏江河線驗收現場,一架配有毫米級定位模塊的無人機從江河線1號桿快速向電力線路和桿塔飛去,通過搭載的高清攝像頭逐基採集桿塔、設備數據,並自動回傳至後台系統,通過A
低調的武漢,真的要出圈了 | 大剛觀察 - 天天要聞

低調的武漢,真的要出圈了 | 大剛觀察

你對武漢的印象是——製造業大市?大學之城?還是「九省通衢」的便捷?抑或是春晚分會場上光谷發出的「科技之光」?一如春晚分會場上的「賽博光谷」,在很多人眼中,武漢是一座「硬核」的工業城市。這一次,我們嘗試換一個角度去看武漢。5月21日,武漢召開全市文化旅遊發展大會。會上發布了《武漢市加快把文化旅遊業培育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