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又名祿豐古猿化石產地,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城北9千米的上石灰壩村後廟山坡南坡上。
- 1956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首次發現,出土有西瓦古猿頭骨1具;臘瑪古猿頭骨3具,帶有若干牙齒的上、下頜骨破片30多件;單個牙齒400多個。
-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的發現為研究人類起源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 1988年1月13日,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
- 臘瑪古猿生活在約上新世早期。
- 1975年,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被首次發現。
- 1980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對臘瑪古猿化石地點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野外發掘工作,在發掘的過程中,採集了比較豐富的臘瑪古猿、西瓦古猿和其它動物化石;
- 同年12月1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臘瑪古猿化石地點G區砂層中部發現了一個臘瑪古猿頭骨(PA.676號),這是臘瑪古猿頭骨在世界上的首次發現。
- 1982年5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的聯合發掘隊在臘瑪古猿化石地點晚中新世褐煤層中發現古猿上頜骨化石(帶12枚牙齒)1件。
遺址特點
-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西側有一條從北向南的西河,河西主要分布著中生代侏羅紀的暗紫色地層;河東主要分布有前震旦紀的昆陽群地層。
- 表面有厚的風化殼,含古猿化石的褐煤層覆蓋在前震旦紀昆陽群地層之上,剖面近於南、北向,長度約50米,出露厚度為5米。
文物遺存
除尺寸略大些外,其形態特徵基本一致,為臘瑪古猿[3],定名為:臘瑪古猿祿豐種。
下臼齒
- 左下第一臼齒,是小龍潭化石點的首次記錄,齒冠保存完好,齒根斷缺,齒冠輕度磨耗,頰側齒尖較舌側齒尖磨耗深,頰側的下原尖和下次尖的尖頂齒質暴露,呈小圓坑。
臼齒化石
- 左下第二日齒,磨耗較淺,特徵更為明顯,在下後尖後緣嵴有前後兩條刻溝,後者較深,明顯存在一個小尖。
上頜骨
- 上頜骨因受煤層擠壓而變形,左右頜骨略錯位並粘在一起。兩側齒列仍附於頜骨上,牙齒排列基本正常,保留了12枚牙齒,即左側的外側門齒、犬齒、第一、二前臼齒和三臼齒;右側的犬齒、第一、二前臼齒和第一、二臼齒。
頜骨化石
- 左外惻門齒,側門齒斜置於齒槽中,牙冠較小,側面視牙冠為三角形。輕度磨耗,牙尖磨平,齒質未露。舌結節發達。在舌面從冠頂沿中軸方向向舌節結處有一粗的指狀突,將舌面分為近中和遠中兩個凹。唇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
- 犬齒,左右各一。齒冠和齒根保存完整,頂面視齒冠為圓角三角形,側視則為近似等腰三角形。
- 第一前日齒,左右各一。齒冠和齒根保存完好。冠面為圓角三角形。頰面明顯較舌面為寬。
- 上第二前臼齒,左右各一。左邊的一枚頰半外側破缺,右邊的保存完好。輕度磨耗。
- 上第一臼齒,左右各一。輕度磨斜,舌側尖磨耗度大於頰側尖。牙冠為近似的正方形,近中頰側角和遠中舌側角為直角,近中舌側角和遠中頰側角稍鈍,故齒冠又近於菱形。
- 上第二臼齒,左右各一。齒冠的頰舌徑大於近中遠中徑。齒冠的近中頰側角和遠中舌側角較尖銳,近中舌側角和遠中頰側角較圓鈍,故齒冠為菱形。
- 上第三臼齒,僅有左邊一枚。此牙形態獨具一格。原尖增大,佔據舌半約四分之三的位置,次尖則大為縮小,約佔舌半的四分之一。後尖和第五齒尖向中軸緊靠,故牙冠為近似的三角形。
研究價值
- 臘瑪古猿在人類祖先演化的歷史中很重要的地位,是人類分化出來的第一階段。
-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的發現不僅為研究人類起源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料,也對中國華南新第三紀哺乳動物的性質增加了新認識。
- 臘瑪古猿化石地點臘瑪古猿頭骨化石的發現,表明它是從猿演化到人的中間代表,具有早期人類的形態特徵,屬於人科,生存時代是800萬年前的上新世早期。
- 化石的發現填補了1500萬年前的開遠臘瑪古猿到170萬年前的元謀人之間的一個重要缺環,對於研究古猿在進化系統中的地位以及人類起源的時間地點等有重要的意義。
歷史文化
古猿文化
- 臘瑪(Rama)是印度梵文史詩《臘瑪耶那》中的祭神首領,臘瑪是人類最初的起源,古老、原生態的代名詞。祿豐是臘瑪古猿發掘地之一。
- 1980年12月1日,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博物館組成聯合發掘隊,挖出了一個臘瑪古猿頭骨,是世界上發現的第一個臘瑪古猿頭骨化石,轟動了世界學界。
- 恩格斯稱臘瑪古猿為「為正在形成的人」。
-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生劉易斯是臘瑪古猿的第一個發現者,發現地點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區,時間是1934年。
- 同類的化石在中國的祿豐臘瑪古猿化石地點,以及土耳其安那托利亞地區、匈牙利路達吧尼亞山區也有發現。化石主要是一些上、下牙齒。
- 臘瑪古猿主要生活在森林地帶,森林的邊緣、林間的空地是它們的主要活動場所。這是一種正向著適於開闊地帶生活變化的古猿。
- 野果、嫩草等植物是它們的重要食物。同時,它們也吃一些小的動物,把石頭作為工具,用它來砸開獸骨,吮吸骨髓。
- 由於臘瑪古猿的肢骨還沒有發現過,所以人們只能根據一些有關古猿的知識來判斷,推測它們身高約高1米,體重在15至20千克之間,能夠初步用兩足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