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2025年04月01日13:20:25 科學 6018

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首批10名隊員於3月30日傍晚抵達緬甸仰光機場,3月31日當地時間10點15分到達曼德勒。31日晚8時許,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好不容易聯繫上領隊徐俊。他表示,從抵達重災區的那刻起,隊員們幾乎沒有休息過,連吃飯都是見縫插針輪流的。「今天一共探測了4個點位,目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已累計探測4個點位

期待有奇蹟發生


三棲的隊員們在scc處申領到國際救援隊編碼chn-19後,在win star酒店附近開展搜救工作。現場,救援隊的技術指導員歐科在分析建築物的立柱和承重柱受損情況,判斷安全進入的位置。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曼德勒當地網路信號極差,記者31日聯繫到領隊徐俊時,對方已經參與搜救了整整八九個小時,聲音略顯疲憊。「今天非常關鍵,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如果今天探測下來沒生命跡象的話,明天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的,所以我們今天會通宵搜救。從上午10點開始,我們爭分奪秒,輪流下來吃飯,就是為了節約時間。」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在搜救過程中,有一位華人小夥子告訴搜救隊員,自己的哥哥被埋在廢墟里了。隊員們對整個廢墟進行探測,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這個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手都在抖。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徐俊和在場的所有隊員。「雖然黃金72小時已過,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徐俊透露說,他們被分配到的是災樓作業。隊員們領到的其中一個任務點是華僑開的長城賓館,有三五名中國人失蹤,推測可能被壓在廢墟下,但使用了各種探測設備無果。徐俊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看到有大型機械設備進場,最近幾天準備拆樓,一旦拆樓,埋在樓內的受災者沒有生還希望。「今天我們在搜救的時候已經能聞到很濃烈的味道。此前各大救援隊已經反覆掃過幾遍,目前為止沒有探測到樓內有生命體征,接下來找到活體的希望很渺茫。」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雖然傳回國內的視頻和照片里,曼德勒很多地方倒塌了。但徐俊解釋說,那裡的房屋都是一棟一棟的,85%以上的建築沒有被夷為平地,只有百分之十幾的坍塌了。


重災區網路處於癱瘓狀態

又有一支上海救援隊出發


緬甸(中國)雲南商會執行會長、曼德勒總領館協助與保護志願者楊興繼告訴記者,在中國救援隊沒有抵達曼德勒前,當地消防隊、施工隊、民眾開展自救。「當地不像國內有完善的身份證系統,有點類似國內第一代手寫的身份證,失蹤人口有些還無法統計。」


楊興繼介紹說,中國救援隊很不容易,目前曼德勒機場還沒有恢復,救援隊從仰光開車到曼德勒至少需要12個小時。「這兩天,有中國救援隊在驅車前往曼德勒的途中看到房屋倒塌,就停車施救。昨天緬甸還發生了餘震,路況情況多變,網路時有時無,曼德勒的網路幾乎處於癱瘓狀態。」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目前,楊興繼還在抓緊負責國內捐贈物資的對接。因為事情太多,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休息了。


由於曼德勒信號實在太差,為了確保通信,上海浦東三棲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中心的隊員顧封留守在上海做對接。「我們有的隊員之前在土耳其參加過國際救援,已經有了經驗,相對比較容易開展工作。我固定留在上海,還有6-8名隊員已經做好了報備工作,隨時待命。」


根據截稿消息,3月31日晚,上海藍天救援隊的6名隊員在領隊夏亮的帶領下啟程前往緬甸重災區。上海藍天救援隊隊長楊春明表示,「理論上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希望在我們一起努力後,有像當年汶川地震有倖存者長時間被埋後被發現的奇蹟發生。我們不打算放棄。」



青年時評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確認沒有探測到生命跡象後,小夥子對著廢墟連磕了三個頭……「但是我們仍然期待有奇蹟發生」 - 天天要聞


淋過雨,更願意為他人撐傘

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張逸麟


緬甸7.9級地震,牽動著全世界關注的目光。中國救援力量迅速深入災區實施救援。當地時間3月30日凌晨,公羊救援隊經過4個小時奮戰,終於在廢墟中尋獲一名尚有生命體征的少年,可惜少年在急救車轉運醫院的途中不幸去世。3月31日0時40分,中國救援力量在長城飯店搜救出第一名倖存者;5點37分,中國救援力量在曼德勒市sky villa公寓救出一名幼童,孩子在廢墟中被埋壓超60小時,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6點20分許,在同一片地區再次搜救出一名被埋壓超過60小時的孕婦,該孕婦獲救時生命體征良好……人們期待,生命的奇蹟延續。


這次緬甸出現嚴重地震災情,中國海關打開了綠色通道,確保救援力量能夠第一時間快速通關到達救援現場。3月29日清晨,距離災情發生不到20個小時,第一支中國救援隊——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攜帶應急救援物資抵達緬甸仰光。29日晚間,包括來自民間的藍天救援隊、公羊救援隊等第二批救援隊也抵達災區,並在深夜立刻開展搜救。


跨境救援難度遠超國內救援,緬甸國內形勢複雜,缺乏大型救災工具,我們的救援隊一直在與時間賽跑,許多隊員已經幾十個小時沒有合過眼,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和過硬的素質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受災嚴重的sky villa公寓探測到還可能有數十個人等待救援,藍天和公羊兩支救援隊從兩個方向開展搜救,向埋在地下的待救者投送物資,用吶喊激發他們求生的慾望,條件再難絕不放棄任何希望。


從重慶山火到西藏日喀則地震,中國救援力量的反應、效率已呈現在世人面前。但我們也要理解,救援隊員從不是什麼天神下凡,他們也是凡人肉胎,也要冒著餘震、高溫、疫情的風險,而最痛苦的事,無疑是在廢墟中奮盡全力,卻仍然目睹生命在眼前逝去,不得不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打擊。有網友曾說,投入這麼多的力量,最終也救不了幾個人,這樣是否值得。可生命無價、生命至上的原則,跨越國界,跨越利害,跨越身體與意志的極限,他們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創造生命的奇蹟,都在磨鍊中國的救援力量,也都在維護著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汶川大地震,也經歷過玉樹、積石山、日喀則地震。淋過雨,更願意為他人撐傘,出境的中國救援隊就是傘架,支撐著我們的人道關懷和大國擔當。大眾對他們的關懷、理解和支持,也能凝聚力量牢牢握住傘柄,讓這柄傘撐得更高,幫助到更多受災的人們。


和平年代,救災就是戰場,是為苦難中的生命帶去希望的光。向我們的英雄致敬,希望他們在救人的同時也保護好自身的安全,平安歸來。


責任編輯:粟瑤

校審:姚佳森

終審:沈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 天天要聞

百草譜(五十一)龍葵

一、形態特徵龍葵屬茄科茄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通常在30-100厘米之間。其莖直立生長,呈圓柱形,具有縱棱紋,多分枝,幼枝被稀疏柔毛,老枝逐漸光滑。葉片互生,卵形或心形,長2.5-10厘米,寬1.5-5.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 天天要聞

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

今天是太空與您相伴的【第2569期】國 內 航 天葉培建院士為大山孩子點亮航天夢近日,葉培建院士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普格縣附城小學,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航天精神大講堂。這場溫暖的相遇,源於葉培建院士心底的雙重牽掛。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葉院士擔任總指揮、總設計師和顧問的每一次任務,都取得了圓滿成功,無數個日夜的...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闢謠:網傳簡歷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布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 天天要聞

西安突然狂風暴雨閃電,網民說他拍到了龍!專家回應:可能不大需研究

一、狂風雷暴突襲古城,多名網友稱「天上游龍飛舞」5月2日晚,西安市民經歷了一場猝不及防的強雷雨突襲。隨著夜色降臨,原本平靜的天空突然響起一連串震耳欲聾的雷鳴,電閃如晝、狂風呼嘯,有人形容那場景彷彿酒吧蹦迪現場,天空中不時炸出白光,讓整座城市在一瞬間被照亮。然而,就在這場雷暴中,多個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引發...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 天天要聞

今日立夏:生若夏花,萬物皆大

IT之家 5 月 5 日消息,今天是 5 月 5 日,也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夏 —— 屬於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立夏的到來,意味著我們已經來到了夏天。通常每年 5 月 5 日或 5 月 6 日是公曆的立夏。「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 天天要聞

五一勞動節的遐想

五一勞動節,這個屬於勞動者的節日,總是能讓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對於我而言,勞動不僅僅是體力的付出,更是腦力的拼搏,是在科研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突破的過程。回顧我的科研生涯,那是一段充滿挑戰與機遇、汗水與收穫的旅程。1985 年,我全身心投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