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節儉迎春節,有利於節用裕民

春節前夕,廣西河池市南丹縣的一位網友和政府部門的互動引起了關注。這位網友通過河池融媒問政平台建議,迎春裝飾中,不必像往年一樣滿樹單個懸掛,每棵樹選擇適當位置懸掛三五串燈籠即可。南丹縣城市管理執法局很快答覆稱,採納網友建議,已要求各實施企業按三至五個不等連串懸掛小燈籠,不再像往年一樣滿樹單個懸掛,這樣更為經濟適用高效。

燈籠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喜慶元素,春節期間,不少地方在街道綠化樹上掛燈籠早已成為約定俗成的習慣。但怎麼個掛法,其中大有講究。

這位網友為什麼反對過去那種滿樹單個懸掛燈籠的做法?因為「這種懸掛方式過於粗暴缺乏形式感,顯得零亂又浪費材料,懸掛拆除都要耗費大量人力,耗時長又影響交通」,而有關部門之所以採納其建議,無疑也是認識到了這一點。

同樣以掛燈籠的方式慶祝春節,哪一種更經濟、適用、高效,看來找到共識並不難。

無獨有偶,辦節追求經濟適用高效,近期,全國多地都出現了類似的表態。

來自內蒙古二連浩特市政府網站消息稱,今年春節氛圍營造工作充分考慮環保和節能因素,選用高效、低能耗的照明設備,實現美化城市與綠色環保的雙重目標。同時,利用2024年拆除燈組骨架造型,重新設計添加新元素,將「利舊」與「創新」「觀賞」與「互動」「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湖南沅江市政府網站則發文介紹,對於此次春節氛圍營造工作,堅持「經濟適用,綠色節約」的原則,僅使用燈籠與鮮花進行節日裝扮,杜絕鋪張浪費……

為什麼各地紛紛表示要節儉迎春節?

一方面,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各地政府在籌備春節慶祝活動時更加註重使用環保材料和節能設備。類似選擇翻新改造舊設施或利用廢舊材料製作裝飾品的辦法,既減少了資源的浪費,又向社會傳遞了綠色低碳的理念。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希望通過合理規劃和精簡不必要的開支來節省公共財政資金。在南丹這個案例里,同樣在街道上布置景觀,不再採用滿樹單個懸掛紅燈籠的方式,而是選取適當位置集中懸掛,這樣既可以降低安裝和拆除的成本,也有助於減少對交通的影響,何樂不為?

對各地節儉迎春節的做法給予肯定,與此同時,其中有兩個問題也需要辨析。

一是地方政府節儉迎春節並不會對當地節日氣氛的營造帶來消極影響。節日當然要喜慶,但並不是越鋪張效果越好,就像南丹縣有關部門所說,很多時候,更經濟的方式可能更高效。

二是地方政府節儉迎春節並不會抑制民間的消費。政府迎節使用的是公帑,當然需要節儉。而民間對消費的需求多種多樣,只要合法,多元供給、充分滿足各種層次的消費需求,正是社會充滿活力的象徵。

當然,政府節儉迎春節絕不僅僅是政府的事,終究會產生後續效應。

新年伊始,在如何迎節的問題上開始斤斤計較,充分說明政府過緊日子不是喊口號,過緊日子不但要落到實處,而且正在成為一種常態。

只要從新年開始,地方政府實打實地厲行節儉,而且不憚瑣細,那麼經過銖積寸累,就一定會在年末的公務支出等總量指標上反映出來。

當地方政府厲行節約,辦事追求經濟、適用、高效的時候,自然就能省下更多的錢注入民生福祉,從而實現節用裕民,其中的邏輯顯然並不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