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中成藥修改說明書!杜絕尚不明確,藥師指導要明確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劉靜怡)6月2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國家葯監局關於修訂瓜蔞皮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修訂要求包括增加警示語,並明確「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項目應當包括的內容。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注意到,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葯監局多次發文要求多種中成藥說明書進行修訂。對此,多位專家指出,「尚不明確」這種表述常出現在中成藥說明書里,國家葯監局此舉除了意在推動中成藥合理用藥,同時也是要提醒大眾不要自行濫用。

官網截圖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教授、國家中醫藥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鄧勇鄧勇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指出,「尚不明確」這種表述常常出現在中成藥說明書里,由於中醫是一門經驗之學,一些經典名方的療效難以像化葯一樣,可以經過臨床試驗、通過數據分析進行量化,而更多是經驗運用。「中藥和西藥的形成機理、療效的判斷方式並不相同,此外,中藥的不良反應不像化葯一樣明顯。」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22年)》指出,2022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涉及懷疑藥品218.5萬例次,其中中藥佔12.8%,涉及的中藥中,例次數排名前5位的類別分別是理血劑中活血化瘀葯(23.4%)、清熱劑清熱解毒藥(12.3%)、祛濕劑中清熱除濕葯(7.6%) 、祛濕劑中祛風勝濕葯(5%)、補益劑中益氣養陰葯(4%)。

6月24日,貴州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當地群眾採購中藥材。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報告指出,從總體情況看,2022年中藥佔總體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比例呈下降趨勢,但仍需要注意安全用藥。「隨著中藥臨床使用日趨廣泛,應提高中藥安全使用意識。」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戴海斌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採訪時指出,中藥成分複雜,給中成藥不良反應的判斷增加了難度。

「不良反應標註『尚不明確』並不說明該藥品就沒有不良反應。是葯就有三分毒,此外,除了藥品本身的不良反應,中西藥混用也會導致出現不良反應。」戴海斌指出。這提醒大家一定要在醫生和藥師的指導下合理使用中成藥,千萬不要自行亂用、濫用中成藥。

鄧勇指出,修訂中成藥說明書的用意,總體來說,還是要促進中成藥的使用規範和產業的合規發展。「中藥企業需要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加大科研力度、做好說明書修訂工作,及時跟進中藥安全信息;此外,推動修訂說明書也需要相關部門考慮政策的可執行性和目的性,綜合考慮企業狀況和老百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