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進展的「快與慢」,全靠『它』的攝入量來決定

提及到「白蛋白」大多數腎友並不陌生,白蛋白是腎友抽血化驗當中肝功能的一項指標,具有預防水腫、調節機體滲透壓、體外生理環境及對細胞有保護等作用。


白蛋白與蛋白質的攝入是息息相關的,攝入的過多或者過少對腎友都不利,那腎臟、白蛋白、蛋白質三者有哪些關聯呢?


一、白蛋白和蛋白質與腎臟的關係?


白蛋白與蛋白質是緊密相連的,白蛋白是由肝臟合成,可以維持機體內滲透壓的平衡,以及液體平衡,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白蛋白是蛋白質中最重要的一種。



如果腎友缺乏蛋白質的攝入,白蛋白也會出現降低的現象(正常為>40g),當蛋白質長久攝入不足時,腎友就會出現低蛋白血症,導致低蛋白性水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差等現象。


腎臟疾病會引起腎小球毛細血管病變,尿液裡面就會出現很多蛋白質物質,當蛋白質的代謝廢物排不出去時,說明腎臟受損較為嚴重,已經出現腎功能不全的現象。


二、如何攝入蛋白質,才不會加重腎臟負擔?


蛋白質的攝入與腎功能的分期,以及攝入蛋白質類食物的質量有關。詳見下圖及示例:



例如:一名男性透析腎友身高176cm,體重63kg,則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質為:

公式

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質


男性:[(身高-100)×0.9] ×推薦蛋白質攝入量

女性:[(身高-100)×0.9-2.5] ×推薦蛋白質攝入量

(身高-100)×0.9×推薦蛋白質攝入量(1~1.2)=(176-100)×0.9×(1~1.2)=68~82g/d


其中優質蛋白質為34~41g,也就是全天蛋白質的一半。


三、優質蛋白質對於腎友來說有哪些好處?


1、攝入到人體當中所產生的含氮廢物較少(尿素氮、肌酐);

2、優質蛋白類食物當中所含有的氨基酸等模式,與人體所需要的非常相近;

3、進入人體當中消化吸收利用率較高。



日常生活當中米、面裡面也含有蛋白質,但它們當中所含的蛋白質稱為非優質蛋白,效果與優質蛋白質截然相反,攝入過多會加速損毀腎臟功能,尤其是對於腎病處於1~3期的腎友,更要減少攝入非優質蛋白質的量。


四、如何計算全天攝入到體內的蛋白質量?


1:根據上述第二點所提即到的公式(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質),先計算出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質量;

2:在根據食物當中所含的蛋白質的量計算。



例如:一名腎友根據上述公式所算出的全天所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為60g,則全天所攝入的食物量約為:



優質蛋白的攝入量為:雞蛋+牛肉=11.8+20.1=31.9

(優質蛋白質攝入的量佔全天蛋白質攝入的50%)


非優質蛋白的攝入量為:大米=7.5×4=30g


全天所攝入的蛋白質為61.9g


以上是有關腎臟與蛋白質和白蛋白的關係的解讀,歡迎大家留言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