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婦女因難產暈厥,被誤認為已死下葬,300年後才知墓中慘狀!

問題:如何才能每天讀到這樣的故事?

回答:點擊右上方「關注」小編頭條號!

人的一生很不容易,生老病死、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聚散分離,樣樣滋味都得嘗一遍。

而作為女性,更是了不起,還得承受生育之痛,宮開十指,疼痛等級幾乎是人類忍耐的極限。

現代隨著醫學的發達,生育孩子起碼生命危險已經降到最低,但是在醫學水平落後的古代社會,女子生孩子等同於在鬼門關走一趟。

清史稿記載,康熙的孝誠皇后都死於難產。在古代,貴為一國之後都逃脫不了難產而死的命運。女子在生產過程中,其實是很容易發生意外的。

民間更是有無數的女子,因生產而死,只是她們並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罷了。

清朝初期,就有一個婦女因為難產,痛暈過去。家人在看其呼吸微弱,誤認為已經死去,便將她直接入棺下葬。而直到200多年後,人們才發現墓中的凄慘景象。

1999年,齊齊哈爾市的扎龍村,有一片荒涼的大墳地,因為十分荒蕪、過於陰森,因此人跡罕至,幾乎沒人敢去那裡。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修路架橋是富民之舉,因此為了共同致富,村裡號召大家修通鄉村道路。

修路需要填埋加固,而周邊都是農田,自然不能取土。於是村裡決定就到那片荒廢的墳地附近挖土。

這一挖不要,村民們直接挖出了青磚石,緊接著就挖開了一個黑漆漆的地洞,順著地洞往下挖,竟然挖到了一個古墓。

古墓一出,扎龍村立即向齊齊哈爾市報告,市裡馬上派來考古隊進行搶救性發掘,以解開墓葬之謎。

考古隊發掘出古墓,發現墓中有兩具棺材,打開其中一具棺材之時,現場的人卻被裡面的場景嚇了一跳。

原來,棺材中並不是白骨,而是一具形如木乃伊的女性乾屍。此乾屍,高160cm左右,整個身體黑漆漆的,更恐怖的是面目表情十分猙獰,嘴是圓張著的,四肢呈現十分扭曲的狀態。

而且在其兩腿之間存在一些黑色的、粘連在一起的不明物質,棺內散發著一股十分刺鼻的氣味。

這種下葬狀態十分奇特,與一般墓中骸骨安詳的姿態明顯不同,從中可以看出死者生前十分痛苦,一定是經歷了恐怖的折磨和掙扎,才保持了如此奇特的死亡姿勢。

專家緊接著又打開另外一具棺材,這一具棺材內死者卻十分安詳,棺材內只有散落的白骨,且為男性骸骨,因此初步判斷此墓葬為一男一女合葬墓。

後來經過考古專家的進一步研究分析,我們才得知,為什麼同一墓室之中,會有兩種不同形態的骸骨。

我們知道人死後,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在兩年內腐爛變成一堆白骨,時間再長一些白骨也會慢慢鈣化成為一抔灰燼。

那麼為什麼這個女子屍體會變成可怕的木乃伊狀呢?原來,經過勘查發現,女子棺材用磚墊的離地較高,有有一個相對乾燥的環境。

然而更為關鍵的是,這具女屍生前在棺中有拚命掙扎的痕迹,導緻密封的棺材短時間內氧氣耗盡,只留下二氧化碳。後來隨著屍體水分消失器官枯竭,才在種種巧合之下,形成了後來的木乃伊。

隨著考古發掘的進一步深入,專家們揭開了墓主身份之謎。原來根據墓志銘以及墓葬的規格,以及其他各類蛛絲馬跡判斷,墓中男性是清代一個「三品武官」,死去時年齡在60歲左右。

而根據棺木及墓室銘文判斷,女性墓主先下葬時僅25歲左右,且是先於男性墓主25-30年左右進入墓室。且墓碑上用滿文刻上了「誥封墨爾根覺羅氏婦之列棺」字樣。

由此判斷,女性墓主是這個男性墓主的先夫人。

此時,先前在女性墓主兩腿間發現的黑色物質在檢測後,被證實為是人的胎盤。後來,齊齊哈爾市醫學院的解剖專家劉醫師,在仔細觀察女性墓主死後狀態後,分析認為:女性墓主骨盆口窄小,而此類女子生產時會更加的艱辛,如果再遇上嬰兒胎位不正、臍帶繞頸等問題,便很容易碰上難產。

結合墓中棺材中屍體的種種異像,以及後來在棺蓋上發現的明顯抓痕。專家幾乎可以判定女性墓主應該是因為難產昏厥假死,卻被家人誤認為已經死去,從而導致「活體入棺」的悲劇。

古代的生產醫術落後,加之女性生產幾乎只靠略懂甚至不懂醫術的穩婆接生。女子生產如果遇到難產,便會九死一生,而人們也看慣了難產而死的先例,因此對於女性墓主那種昏厥假死之相,自然而然認為其已經死去。

這名清朝女子墓中慘景讓人不寒而慄,好在現在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這種難產假死的情況不會再發生。

無論怎樣,從古至今,為了生息繁衍,承擔生育之職的女性付出太多,母愛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