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後,7天里會經歷什麼?

本報訊(文/記者 劉青 圖/今日頭條免費圖庫)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今後感染新冠病毒的輕症或無癥狀患者可以選擇採取居家隔離治療。那麼,感染後,一般會相繼出現哪些癥狀?到底應該如何科學用藥?

對於廣大市民關心的問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濟困醫院(自治區第四人民醫院)專家譚金華根據國家最新診療方案及臨床診療經驗,整理了這份「新冠發病7日圖」,有需要的可以收藏。

譚金華介紹,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是當前國內流行的主要病毒毒株,在臨床表現癥狀上具有連續性。發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現咽乾咽痛、咳嗽、發熱等,但也會因人而異。對年輕人來說,發熱一般不會超過3天。後續還會出現一些相關癥狀,但明顯比初期癥狀緩解很多。

發病第一天:癥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乾咽痛、身體乏力。

發病第二天:開始出現發熱癥狀,部分年輕人高燒至39℃左右。同時咽部不適感加重。

發病第三天:癥狀最重的一天。高熱39℃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

發病第四天:體溫的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熱。但仍然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涕、咳嗽。

發病第五天:體溫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

發病第六天:不再發熱。咳嗽、流涕等癥狀加重。前期病毒導致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可能出現核酸轉陰。

發病第七天:所有的癥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

譚金華表示,普通中青年的發病過程適用於以上情況,接種過新冠疫苗並完成加強免疫的人群病程更短、病情更輕。而部分老年人,尤其65歲以上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腫瘤疾病等基礎病的人群,感染後病情更為複雜,建議首選醫院觀察治療。

譚金華還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在家出現高熱超過3天了仍沒有緩解,甚至其他癥狀越來越重,有明顯呼吸急促、喘憋,尤其是活動後憋氣的情況,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編輯/田疆 審核/夏莉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