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與壽命有關嗎?醫生給出答案

張姐是一名家庭主婦,孩子大了不用自己帶,生活十分清閑,心情也放鬆。老話說「心寬體胖」,這兩年張姐的身材像被吹了氣一樣,開始橫向發展。她最近去醫院做了全身體檢,多項檢測結果都處於臨界值,把她嚇壞了。醫生告知若再不少吃點,身體就要出大問題了。

張姐十分疑惑,人家都說「能吃是福」,她吃得香睡得好,身體怎麼會出問題呢?

「能吃是福」還是「少吃為妙」,飯量多少與壽命有關嗎?不妨了解

老人總愛說,人一輩子吃的飯是有數的,該吃的飯吃完了,人也就走了。其實這只是當初生活條件不好,吃不飽肚子,用這樣的話自我安慰,並沒有科學依據。飯量與壽命之間沒有絕對的聯繫,但是食物是身體運轉的動力,飯量大小會間接影響生命質量,進而損耗身體。

如果像張姐一樣飯量太大,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過重,對身體沒有好處。其次隨著年紀的增長,身體代謝就會減慢,增加肥胖風險,「三高」等問題也會隨之出現,可見「能吃」並不是福氣。

反之如果吃得太少,攝入的能量不夠,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等問題,同樣影響身體的正常運轉。

國外一項研究顯示,每餐飯吃到七八成飽時,身體的代謝恰到好處,體內循環機能好了自然容易長壽。咱們國家也有「三餐不過飽,無病活到老」的俗語,可見每餐飯吃到七八成飽最為合適。

吃飯做到這3點,長壽與你相伴

1、粗細糧搭配食用

想要控制好飯量,建議大家日常將粗糧細糧搭配食用。相比精細糧食,粗糧中含有的膳食營養更為全面,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增加飽腹感,吃得少又能頂飽,是日常養護身體不錯的選擇。

大部分粗糧不易消化,平時可以在三餐之外囤一些粗糧製作的零食,味道好易吸收,比如七度方五黑糕。它是用黑豆黑米等穀物,結合桑葚黑枸杞等製作的糕點。粉質研磨細膩,老人孩子都能放心吃。

此外,七度方五黑糕中沒有任何多餘的人工添加成分,調味時選用天然蜂蜜,減輕糕點的甜度。吃起來更加凸顯穀物的清香,營養又解饞。兩餐之間當零食吃幾塊,既能緩解飢餓感,又能補充能量,一舉兩得。

2、吃飯時細嚼慢咽

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吃飯也只能「見縫插針」,或者邊看電視邊吃飯,一心二用,很容易控制不好飯量。加上食物嚼得不夠細碎進入肚子里,自然會加重消化負擔。

食物咀嚼不夠充分,消化系統分解不出來足夠的消化酶分解食物。就會引發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甚至便秘等一系列連鎖反應。食物是滋養身體的基礎,消化不好,牽一髮而動全身,會給身體造成多種傷害。

總之,吃飯時盡量避免干別的事情,每口飯建議咀嚼30次左右,把精力都放在享受食物上面,細嚼慢咽身體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3、飯前喝一杯水

很多人吃飯很難控制量,一不小心就吃撐。那不妨在吃飯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喝杯水,補充水分的同時還能增加飽腹感,被動幫助自己控制飯量。一段時間後不僅身體輕盈,精神狀態也更好。

如果覺得喝水味道太過寡淡,可以沖泡一杯三川歸黑豆漿粉。黑豆和黑米的「王炸組合」,讓豆漿的口感綿密清爽。有了麥芽糖醇的加持,大大降低豆漿的熱量,頂飽解饞的同時還不用擔心會長肉。

除此之外,三川歸黑豆漿粉的包裝也很講究,定量小袋獨立包裝方便攜帶。不管在哪吃飯,只要有熱水,飯前沖泡一杯豆漿當飲品簡單又快手。幫你補充營養、控制飯量,順便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人生在世,誰也逃不過一日三餐。總而言之,大家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調整飯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離長壽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