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慢慢「掏空」骨骼,惹上骨質疏鬆,這3種食物,盡量少碰

小麗的媽媽前幾天帶著孩子出去遊玩,看到公園中有滑梯,就帶著孫子去玩了起來,來玩滑梯的孩子很多,因為地方比較大,也有一些孩子在旁邊溜冰打球,小麗的媽媽站在一旁直盯著孫子,沒有注意到旁邊有個穿滑冰鞋的孩子撞了過來,結果就被絆倒了。

所以嚇得旁邊的人,趕忙將小麗的媽媽攙扶起來,並送往了醫院,小麗以為媽媽只是摔了一下,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但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小麗的媽媽出現了骨裂,需住院治療,醫生表示,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骨密度過低導致的骨質疏鬆

有資料顯示,超過50%的骨質疏鬆患者,在發生骨折前沒有任何癥狀,所以骨質疏鬆又被稱為「寂靜的殺手」,中老年人群稍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01

為什麼骨質疏鬆被稱為「寂靜的殺手」?

骨骼由有機基質和礦鹽組成,有機基質的85%~90%為一型膠原,其餘為多種非膠原蛋白和蛋白多糖,抗炎劑羥基磷灰石結晶,骨骼中的皮質骨80%~90%為礦化組織,松質骨的礦化組織只佔15%~25%,其餘部分為骨髓血管和結締組織

骨骼中的細胞包括骨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等狗,細胞包埋於基質中,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主要存在於骨表面,在骨轉換中發揮重要作用,成骨細胞負責骨基質的形成,俗稱「造骨頭細胞」。

破骨細胞的功能相反,負責骨吸收俗稱「吃骨頭細胞」,兩種細胞經常處於鬥爭狀態,必須維持動態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骨吸收超過骨形成,就可能發生骨質疏鬆,骨質疏鬆患者單位體積內骨礦物質減少正常,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骼變脆,容易發生骨折。

醫學界稱骨質疏鬆是一個靜悄悄的流行病,是因為這種疾病發生骨折前,往往沒有疼痛或其他癥狀,但實際上已經開始在人體內逐漸發展,直到發生了脊柱、髖部和腕部的骨折,才被察覺,因此被稱為「寂靜的殺手」。

從這種角度來看,如果具有骨質疏鬆的易患因素,不管有沒有癥狀或還沒有發生骨折,也應該進行骨密度檢查,或早期開始預防骨的丟失。

02

典型的臨床表現為:

疼痛

骨量小於正常的12%,可出現腰背痛髖骨及雙下肢疼痛,絕大多數患者疼痛出現在疾病的中後期。

骨痛的主要原因為:

1、在骨轉換過程中,骨吸收增加,骨小梁破壞,骨膜下皮質骨破壞,破骨細胞溶骨所致,以夜間痛為主要表現。

2、機械應力造成的微骨折,以勞累後疼痛為主要表現。

3、骨骼畸形所致的肌肉、韌帶受力異常,骨質疏鬆患者活動時,腰背部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造成腰背板肌肉疲勞、痙攣而疼痛。

4、嚴重的低骨量衰竭,長期卧床、制動所致。

5、脆性骨折所致,通常出現在輕微外傷後。

脊柱變形

嚴重者可有身高縮短和駝背,由於骨質疏鬆症容易發生在骨松質部分,而脊椎骨的椎體是由骨松質組成。

因此,骨質疏鬆症早期首先涉及的就是椎體,由於起支撐作用的骨小梁在數量上逐漸減少,椎體骨質在結構上變得疏鬆而脆弱,受壓可變形縮短,脊柱是人體坐立時的支柱,結果造成了身高縮短、駝背。

脆性骨折

當骨量小於正常的20%時可能發生脆性骨折,是指患者在站立的高度或高度之內,無明確外傷因素或日常活動(如打噴嚏或彎腰)的情況下導致的骨折,也稱為微小損傷性骨折。

03

不想慢慢「掏空」骨骼,惹上骨質疏鬆,這3種食物,盡量少碰!

1、蛋白粉:現在很多年輕人或中老年人為了提高身體免疫力,往往會補充蛋白粉,但是這種高蛋白質成分攝取過多,鈣的成分會從骨骼結構中溶解,對骨骼發育和軟骨組織的成型,有不良的抑制作用,反而會造成骨質疏鬆。

2、高鹽食物:經常吃高鹽食物對人體非常不利,不僅會引起高血壓,還會讓體內的鈣質加速流失,這主要因為高鹽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鈉元素,它可以加速鈣質溶解,還會抑制身體對鈣的吸收,導致身體鈣質流失更嚴重,最後誘發骨質疏鬆。

3、濃茶:濃茶喝多了也會加速骨質流失,因為茶裡面含有大量咖啡因,當攝入過多咖啡因,會使鈣在尿液中排出,使骨骼所需的營養得不到補充,抑制骨的吸收利用率,因此會造成骨量丟失影響骨骼健康,久而久之,也會誘發骨質疏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