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鉤藤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因其平肝息風、清熱解驚的功效而被廣泛應用於治療頭痛、頭暈、心煩等癥狀,這些癥狀在高血壓患者中尤為常見。
近期,《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深入探討了鉤藤中的活性成分——鉤藤鹼(rhy)對高血壓及其相關血管功能障礙的潛在療效。
02
該研究聚焦於鉤藤鹼作為sirt3激動劑的作用機制,特別是其如何影響內皮祖細胞(epcs)的線粒體損傷及高血壓相關的內皮功能障礙。通過一系列實驗,研究人員試圖揭示鉤藤鹼在改善高血壓方面的潛力,並為開發新型治療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在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模型中,給予鉤藤鹼治療後,觀察到大鼠血壓顯著下降。同時,血管對乙醯膽鹼的舒張反應得到恢復,一氧化氮(no)水平上升,而收縮因子內皮素-1(et-1)水平降低。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鉤藤鹼能夠抑制內皮退行性變,減少膠原沉積,減輕血管壁肥厚,從而改善血管病理狀態。
免疫熒光分析表明,鉤藤鹼治療後,shr主動脈中cd133+cd34+ epcs的數量增加,提示其可促進epcs的動員。此外,在體外實驗中,鉤藤鹼顯著逆轉了epcs遷移、黏附和血管生成能力的下降。這些發現表明,鉤藤鹼不僅能夠恢復epcs的功能,還能促進它們向受損血管部位移動,增強外周血中的epcs數量。
利用seahorse xfe96分析儀檢測發現,鉤藤鹼能顯著提高epcs的氧耗率(ocr)和細胞外酸化率(ecar),表明其增強了線粒體代謝功能。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進一步證實,鉤藤鹼促進了線粒體長度和體積的增加,改善了線粒體動態平衡和嵴形成,維持了線粒體的整體功能。
鉤藤鹼還表現出顯著的抗凋亡作用。它提高了線粒體膜電位(mmp),降低了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 3的表達,同時促進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達。更重要的是,鉤藤鹼抑制了由ang ii誘導的bax從細胞質轉入線粒體的過程,阻止了細胞色素c從線粒體釋放至細胞質,從而阻斷了線粒體凋亡通路。
研究揭示,鉤藤鹼能夠劑量依賴性地增加sirt3的表達,並延長其半衰期,增強其去乙醯化活性。分子對接和表面等離子共振(spr)實驗進一步證實了鉤藤鹼與sirt3的良好結合,證明其直接激活sirt3的能力。此外,細胞熱位移分析(cetsa)也顯示鉤藤鹼提高了sirt3在epcs中的熱穩定性。
鑒於線粒體超微結構異常是ros過量產生的主要誘因,研究進一步探討了鉤藤鹼對氧化應激的影響。結果表明,鉤藤鹼通過激活sirt3-sod2通路,顯著降低了epcs中的細胞ros和線粒體ros水平,維持了線粒體的氧平衡。rnai技術沉默sod2表達後,鉤藤鹼對ros和線粒體ros的抑制作用以及對bcl-2和bax表達的調節作用均被逆轉,強調了sod2在鉤藤鹼作用機制中的關鍵地位。
03
本研究首次展示了鉤藤鹼作為一種強效sirt3激動劑,對epcs線粒體損傷具有顯著保護作用,並能有效改善高血壓相關的內皮功能障礙。這些發現為開發基於鉤藤鹼的新型高血壓治療藥物提供了有力支持,也為探索更多心血管疾病的治療靶點開闢了新路徑。未來的研究將進一步驗證鉤藤鹼在臨床應用中的潛力,以期為高血壓患者帶來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
lin, lin, et al. "rhynchophylline as an agonist of sirtuin 3 ameliorates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via antagonizing mitochondrial damage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