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對頭臨床試驗證實:替爾泊肽肥胖治療效果是司美格魯肽的1.5倍

2025年05月15日21:00:21 健康 2079

01

2025年5月11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上發布了一項重要的3b期臨床試驗結果,題為「tirzepatide as compared with semaglu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該研究直接對比了兩種藥物——替爾泊肽與司美格魯肽,在治療肥胖方面的效果。結果顯示,替爾泊肽在減重方面表現出色,其效果幾乎是司美格魯肽的1.5倍

頭對頭臨床試驗證實:替爾泊肽肥胖治療效果是司美格魯肽的1.5倍 - 天天要聞

02

這項為期72周的開放標籤對照試驗共招募了751名參與者,年齡在18歲及以上,bmi達到或超過30,或者bmi至少為27且伴有至少一種肥胖相關併發症(如高血壓、血脂異常),但未患有2型糖尿病。參與者被隨機分配接受最大耐受劑量的替爾泊肽(10 mg或15 mg)或司美格魯肽(1.7 mg或2.4 mg),每周一次皮下注射。

研究的主要終點是從基線到第72周體重百分比的變化,次要終點包括至少減少10%、15%、20%和25%的體重以及腰圍變化。

經過72周的治療後,替爾泊肽組平均體重減少了20.2%(約22.8千克),而司美格魯肽組則減少了13.7%(約15千克)。這意味著,替爾泊肽的減肥效果是司美格魯肽的1.5倍。此外,在腰圍方面,替爾泊肽組平均減少了18.4厘米,相比之下,司美格魯肽組僅減少了13.0厘米。

頭對頭臨床試驗證實:替爾泊肽肥胖治療效果是司美格魯肽的1.5倍 - 天天要聞

進一步分析顯示,替爾泊肽組中有更高比例的參與者達到了至少10%、15%、20%甚至25%的體重減少目標,這表明替爾泊肽不僅在總體減重方面更有效,也在幫助患者實現顯著體重下降方面表現優異。

關於安全性,兩組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胃腸道事件,大多數為輕至中度,並主要發生在劑量遞增期間。值得注意的是,替爾泊肽組報告了更多的注射部位反應,但並未出現嚴重的注射部位問題。這一發現提示,在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時,醫生需要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和可能的副作用。

替爾泊肽作為一種雙重激動劑,能夠同時激活gip(葡萄糖依賴性促胰島素多肽)和glp-1(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而司美格魯肽僅作用於glp-1受體。研究表明,這種雙重受體激活可能是替爾泊肽在減重方面更為有效的關鍵原因。

03

綜上所述,對於沒有2型糖尿病但存在肥胖問題的成年人而言,替爾泊肽在減少體重和腰圍方面明顯優於司美格魯肽。這項研究為肥胖症患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更為有效的治療選擇,並為進一步探索替爾泊肽及其他類似藥物的潛力奠定了基礎。未來的研究將繼續關注這些藥物的長期效果及其對其他健康指標的影響,以期為全球肥胖問題找到更多解決方案。

參考

aronne, louis j., et al. "tirzepatide as compared with semaglut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obesity."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5).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著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著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著,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著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 天天要聞

今年小滿是凶日,5月21日小滿,提醒中老年人:牢記這4大禁忌

您發現了嗎?今年立夏後的天氣像坐過山車——清晨薄霧未散,午間驕陽似火,傍晚又飄起細雨。這種忽冷忽熱、濕氣瀰漫的初夏,正是身體最"遭罪"的時候。而即將到來的5月21日小滿節氣,更像一扇隱形的健康門:推得對,安然度夏;推得錯,可能給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 天天要聞

花生是心臟的「減速器」?醫生忠告:這4種花生,建議多吃

花生一直是爭議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說它油脂高、熱量大,吃多了發胖、不消化,還對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說它是長壽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這種說法各有一套邏輯,沒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內科醫生開始重新關注花生的作用,特別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調節、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 天天要聞

這5種食物,正慢慢「損傷」血管,不想惹上血栓,盡量少吃些

很多人擔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實不是「突然形成」的。它從不是一塊血塊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內皮細胞長期受損、局部炎症慢慢積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幾種機制交織在一起,最終才出問題。而傷害這一整套系統的,不是劇烈運動,不是情緒波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