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2025年07月11日16:23:03 健康 1172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 福利禮包贈送中】每天將在收藏、點贊並評論留言的讀者中抽出幸運中獎者,歡迎大家參與活動!

「我弟上周才在外面幹活,沒中暑,也沒喊不舒服,結果突然高燒、抽搐,送到醫院就直接進了ICU。」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提問的是個瘦高個男人,在急診室外站著,神情獃滯,左手還掛著工作牌。

問題不是熱射病來得快,而是人們根本沒意識到它的「病」不在發熱,而在多器官的快速崩潰。很

多人以為熱射病是中暑的一種,是捂一捂、喝點水能扛過去的事。

可臨床上,一旦進展到熱射病階段,體溫升高只是表象,真正引發死亡的,是身體內部關鍵系統的快速瓦解。尤其是三個器官,一旦受損嚴重,就幾乎無路可退。

最先受影響的是中樞神經系統。這不是感冒發熱時的頭昏腦脹,而是直接進入意識障礙、抽搐、昏迷的過程。

高溫狀態下,大腦的代謝活動劇烈加快,同時腦血流減少、氧氣供應不足,神經細胞很快失控。醫學上稱為「熱性腦病」,最典型的表現是高熱合併意識障礙。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超過80%的熱射病死亡病例,在最早6小時內就表現出神志混亂甚至昏迷,而這類病人中只有不到一半最終恢復完全認知。

也就是說,大腦在熱射病面前是最脆弱的防線,一旦突破,恢復空間非常有限。

大腦的問題還不止是「意識」。高溫環境會誘導興奮性神經遞質大量釋放,引發腦細胞電活動紊亂,出現癲癇樣抽搐。

抽搐帶來的肌肉強直和代謝劇烈,會讓核心體溫進一步上升,形成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

高熱下的神經損傷不可逆,即便通過降溫措施降低了體溫,也不能完全阻止腦水腫的發生。

一旦顱內壓升高,患者進入深昏迷狀態,後續不論是有創降溫、冷鹽水灌注還是藥物干預,生存率都會大幅下降。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第二個崩潰點是肝臟。高熱狀態讓肝細胞直接受到熱損傷,同時,系統性炎症反應也會攻擊肝組織。

熱射病患者的肝功能常在短時間內急劇下降,表現為轉氨酶飆升、凝血功能障礙、黃疸加重。

肝臟的失敗帶來的是毒素清除能力喪失。氨、膽紅素、內毒素積聚,會引發肝性腦病,讓患者再度進入深度昏迷。

同時,凝血因子的合成障礙導致全身出血風險增加,不只是皮膚淤斑,嚴重時會出現消化道出血、肺泡出血甚至顱內出血。

肝臟不是一塊代謝器官,它是整個身體毒素過濾和合成系統的樞紐,一旦功能崩潰,其它系統就跟著塌。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第三個關鍵器官,是腎臟。很多人以為多喝水就能緩解高溫損傷,實際高熱狀態下的脫水和肌肉溶解才是腎臟損傷的直接來源。

熱射病患者往往合併「橫紋肌溶解」,即肌肉細胞在高熱和代謝紊亂下破裂,大量肌紅蛋白釋放到血液中。

這些肌紅蛋白過濾到腎小球後,會在腎小管中形成沉積,直接堵塞濾過系統。沒幾小時,腎功能就出現明顯下降。

肌紅蛋白還會在腎小管中形成氧化反應,加速腎小管上皮壞死,形成急性腎損傷。很多患者出現無尿、血肌酐飆升、鉀離子失控。

鉀高到一定程度就會引發致命性心律失常。這類患者即使接受透析,也未必能搶回來,因為腎衰只是表面,背後是整個體液、電解質、代謝網路的全崩潰。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數據上看,伴有橫紋肌溶解和急性腎損傷的熱射病患者,其死亡率比未發生腎損傷者高出4倍以上。

這三個器官不是獨立壞的,而是聯動損傷。一旦進入「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死亡率接近70%。發熱只是起點,衰竭才是結局。

從發熱到多器官功能障礙,有些病例只需要12小時。沒有提前識別,沒有及時干預,就算在ICU里全套生命支持也未必能救回來。

一個更值得反思的點是,很多熱射病患者最早的癥狀根本不是「熱」,而是疲勞、乏力、嗜睡、注意力下降。

這些癥狀非常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歸結為「最近太累了」「沒休息好」。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他們往往在感知異常之前,體溫已經升到39℃以上。這種「神經覺察延遲」是熱射病危險性高的關鍵因素。

高溫環境下的腦部判斷能力下降,導致行為遲鈍、動作緩慢,而這時候如果周圍沒人介入干預,惡化幾乎不可逆。

熱射病不是老年人才有,也不是只有在工地或高溫車間才會發生。

長時間高濕度環境、不通風的室內、高強度運動、精神壓力疊加,都可能成為觸發點。

近年來的病例顯示,健身房內、騎行賽事、封閉辦公室里,都有發生熱射病的記錄。

而很多人最後倒下的時候身上沒汗,皮膚乾熱,是典型的「汗腺功能失調」,這不是緩解,而是代償機制崩潰的表現。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一直以來,大眾把熱射病當成重度中暑,這種觀念本身就有誤導性。熱射病是器官系統性失控的急症,不是喝水降溫能扛過去的狀態。

它不是「再堅持一下」,而是「快退出」。延遲識別幾小時,死亡風險翻倍。

有研究表明,體溫維持在40.6℃以上超過30分鐘者,其死亡率為63%;若在20分鐘內完成核心降溫,死亡率可降至20%以下。這種差異,就是識別和響應速度決定的。

很多人都沒意識到:人的自我冷卻能力,是有限的。當環境溫度高於體溫時,汗液蒸發是唯一散熱手段,而高濕度環境會直接終止這一機制。

高溫+高濕的城市夏季,不比沙漠安全。而那些看起來年輕、體力好、沒基礎病的人,往往正是最不警惕熱射病的群體。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一個人在高溫下體溫升高至39℃以上、感到意識模糊,卻在短時間內退燒並清醒過來,這是不是意味著熱射病風險已經解除?是否還需要觀察和治療?

這個現象在臨床中並不少見。很多熱射病前驅狀態的患者,在短暫降溫處理後體溫恢復正常,意識改善,於是自行離開或拒絕留觀。這種行為非常危險。

體溫下降不等於器官功能恢復。中樞神經、肝、腎等關鍵系統在高熱狀態下已受損,即便體溫恢復,也可能在數小時內繼續惡化。

特別是熱應激誘導的炎症反應會持續釋放細胞因子,形成繼發性損傷。

大量研究顯示,熱射病患者在24小時內死亡者中,有近一半在初期有過「好轉表現」,但最終死於晚發性器官衰竭。

最安全的做法是,在體溫異常回落後至少觀察24小時,監測肝腎功能、電解質、凝血指標、肌酸激酶等,評估是否存在進行性器官損傷。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這不是「是否需要」,而是「必須這樣做」。不然就不是搶救延誤的問題,而是主動放棄診斷時機。

高溫下,最大的問題不是熱,而是人對熱的判斷能力早就錯了。等感覺到嚴重,往往已經來不及。真正防得住的,是提前看到看不到的那一步。

對此,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玫瑰][玫瑰][玫瑰]

參考資料

[1]肖澤法,郭飛.熱射病相關的急性器官損傷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醫生,2024,62(34):126-130.

熱射病患者最後都是怎麼死的?醫生嘆氣:最怕3個器官衰竭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著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