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醫靠 骨頭湯、膏藥、拔火罐…… 這些偏方真能治老年骨病嗎?

2025年06月08日01:32:09 健康 1613
老有醫靠 骨頭湯、膏藥、拔火罐…… 這些偏方真能治老年骨病嗎? - 天天要聞

>>開欄語

年紀大了,身子骨像是有了「脾氣」:腿腳不靈便了、血糖忽高忽低、晚上總睡不好……到底是正常老化還是真生病了?

即日起,老年科醫生走進《華商報·頤養周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講清楚老年人最關心的健康問題。身體有疑惑,來這兒問醫生——老朋友,有「醫」靠。

無論是三高管理、關節保養、還是常見病的識別與護理,我們都希望給您一份專業又貼心的「健康說明書」,陪您科學養生、安心變老。

「骨頭湯補鈣」、「老寒腿貼個暖寶寶就能好」……

這些年,關於老年人骨關節病的「偏方」在網路上流傳甚廣,不少老人信以為真,卻忽視了科學診療的重要性。

本期《老有「醫」靠》,我們邀請到西安市中心醫院老年骨科中心主任、醫學博士楊寅,來為大家揭開骨科相關「偏方」的真相。

其實鈣含量很少

不少老人認為「吃啥補啥」,骨頭鈣含量豐富,喝骨頭湯不僅可以補鈣還可以強健骨骼,從而預防骨質疏鬆。喝骨頭湯真的補鈣嗎?

對此,楊寅表示:「骨頭裡的鈣其實很難通過燉湯釋放出來,就算喝上一大碗,補進去的鈣也微乎其微。此外,骨頭湯中含有大量脂肪,長期食用可能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如高血脂、肥胖等。因此,不建議將喝骨頭湯作為補鈣手段。真正有效的補鈣方式,還是靠科學飲食、合理用藥和日晒等方式來實現。」

只能緩解疼痛

對於一些骨質疏鬆引發的腰背酸痛,不少老人會選擇貼膏藥緩解。他們認為外貼膏藥既方便、又「見效快」,還能少吃藥、不傷胃。

楊寅解釋:「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慢性疾病,貼膏藥只能暫時緩解局部疼痛。某些膏藥中的消炎止痛成分可以在短時間內緩解疼痛,改善局部的不適感,但對疾病本身沒有治療作用。貼膏藥對骨質疏鬆是治標不治本,真正有效的治療還是依靠骨密度檢測後的個體化藥物干預。」

對緩解疼痛確有幫助

「膝蓋一受涼就疼,是不是貼個暖寶寶就能好?」這是不少老人的疑問。不少老人一到天涼就膝蓋酸脹、行走不便,甚至夜裡都會被疼醒,俗稱「老寒腿」。

楊寅指出,所謂「老寒腿」多屬於膝骨關節炎,天氣變化或受涼容易誘發疼痛。貼暖寶寶雖不能根治病灶,但對緩解疼痛確有幫助。暖寶寶通過外部加熱,有助於促進膝關節周圍血液循環,從而緩解局部不適,預防疼痛加重。

「但暖寶寶只是輔助措施,不能把它當作治療方法,關節真正的退變還是需要系統管理,比如藥物治療、康復鍛煉,必要時手術干預。」楊寅說。

只能作為輔助手段

不少老人迷信拔火罐、刮痧能「根治」關節炎,認為「火氣一拔、寒氣一掃,疼就能好」。每逢膝蓋酸痛、關節僵硬,就會想到「出出寒氣」「通通經絡」,甚至有些人每周定期去做拔罐、刮痧,當作一種「養骨」方法。

對此,楊寅指出:「作為傳統中醫理療方法,拔罐和刮痧主要用於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它們作為輔助手段短期改善癥狀,但不能替代規範的治療。尤其對於骨關節炎,它們只能作為輔助手段,不能寄望其『根治』。」

效果主要靠「熱」

市面上許多中藥泡腳產品宣傳「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聲稱可以緩解關節疼痛、改善循環,吸引了不少中老年消費者。

對此,楊寅解釋稱:「中藥泡腳的主要作用其實是熱療——靠熱水帶來的溫熱效應。熱水泡腳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有助於炎症代謝,對緩解輕度關節疼痛有一定幫助。但中藥本身透皮吸收有限,作用並不大,不能對關節產生明確的治療效果。」

楊寅表示,中藥泡腳更多是一種輔助性的保健方式,但對於已經發生退變的骨關節問題,仍應依靠系統的醫學診斷與正規治療。

不能盲目追求「越硬越好」

在不少老年人觀念里,床鋪越硬,對腰椎就越好。有人甚至認為「睡硬板床能治腰痛」「軟床越睡腰越壞」,於是把床墊撤掉,鋪上木板,覺得這樣才「養腰護腰」。

楊寅提醒:「其實,這是一個常見的誤區。其實,每個人對床的軟硬感受不同。有些人腰椎間盤突出,需要支撐力強的硬床墊;但過硬的床反而可能壓迫身體,導致肩膀和髖部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反而造成新的不適。」

「每個人對床的軟硬感受不同,關鍵是找到『軟硬適度、自己舒服』的床。睡醒後腰不酸、不痛、精神好,那就說明這張床適合你。」楊寅建議,尤其是老年人,選擇床墊應注重支撐性與舒適性的平衡,而不是盲目追求「硬」。

身體有病,科學對待最重要,偏方不能替代科學治療。楊寅醫生建議,老年人遇到骨骼、關節相關的癥狀時,應儘早就醫,進行專業評估。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袁金會

楊寅 主任醫師/醫學博士 西安市中心醫院老年骨科中心主任

楊寅,醫學博士,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西安市中心醫院骨二科主任,骨科規培基地主任。從事骨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擅長骨科創傷骨折、手部疾患及周圍神經卡壓症、老年骨關節病變等的診療,掌握顯微外科技術,能進行斷指再植、脊柱微創、關節置換、畸形矯正等手術。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裡面,藏著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慧(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