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昌:不放棄每一位患者

2025年05月13日08:03:03 健康 1260
張永昌:不放棄每一位患者 - 天天要聞

他曾獲第二屆湖南省「最美醫生」稱號、2024年度「湖南省白求恩獎」。今年,他又因突出的業績和成就,被評為新時代青年先鋒,成為全國廣大青年的楷模。

今年39歲的張永昌是湖南省腫瘤醫院早期臨床研究中心主任、肺胃腸內科副主任,肺癌精準診療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肺癌新葯研發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年紀不大便擁有正高職稱的他,全年門診接待患者1.2萬人,出院患者達1.1萬人次。每天從清晨7點多直至夜晚11點,張永昌始終堅守崗位,在患者眼中如同不知疲倦的「鐵人」,秉持「從不放棄每一位患者」的準則。

2025年年初,張永昌獲得中國行業協會頒發的「年度好大夫」稱號,是腫瘤領域40歲以下唯一獲此殊榮的專家。面對晚期肺癌、病情危急的王女士,在眾多醫生感到棘手時,他研讀基因檢測報告,發現新融合基因,經靶向治療,王女士病灶縮小。2024年,門診複診患者中350名生存時間延續超5年,在不少患者心中,頭髮已現灰白、充滿溫情的張永昌就是當代「白求恩」。

聚焦科研的張永昌,是專家眼中的先鋒。他始終堅持從臨床診療實際出發,專註於臨床難題驅動的轉化醫學研究,一心只為延長腫瘤患者生命、提升患者生活質量。他日夜鑽研新技術、探索新舉措,經過近5年不懈努力,在肺癌新分子分型、精準診療策略、逆轉靶向耐葯策略這3個維度實現「三個首次」重大突破:首次發現互惠/非互惠融合介導肺癌靶向耐葯並制定解決方案;首次構建EGFR突變肺癌精準治療體系指導用藥;首次開發靶向耐葯新的臨床解決方案。

近3年,張永昌以第一通訊作者(含共同)身份,在《柳葉刀》及《臨床腫瘤學雜誌》(JCO)等權威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授權多項專利。他的研究成果成功改寫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及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肺癌臨床診療指南,讓數萬名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時間大幅延長,極大緩解了患者家庭經濟壓力與社會負擔。

憑藉這些突出成就,張永昌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得「湖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醫學會科技獎青年科學技術獎」,還獲得「創青春首屆全國衛生健康行業青年創新大賽組委會大獎」。

研發新葯,張永昌是學者心中的「排頭兵」。為突破醫療衛生領域的「卡脖子」難題,他全力推進科技部新葯創製重大專項,成功攻克肺癌臨床診治中的療效評價難題。作為負責人,他投身肺癌新葯BEBT-109及NHWD-870的研發,已獲國家葯監局新葯批件,目前這兩款1.1類新葯正開展三期臨床試驗。他牽頭研製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D-L1診斷試劑盒獲批上市,解決了免疫治療標誌物檢測的國產化難題,年創收超千萬元。作為第一主編,他在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的新葯研發專著《抗腫瘤新葯研發與評價》中向全球分享中國經驗。

作為肺癌內科領域首位「國家優青」,以創新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張永昌不會停歇探索的腳步。

來源:中國青年報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滑鼠手」被納入職業病,覆蓋範圍能擴大嗎? - 天天要聞

「滑鼠手」被納入職業病,覆蓋範圍能擴大嗎?

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要求,新版《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下稱《目錄》)新增「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職業性精神和行為障礙」兩個類別,將職業性腕管綜合征、創傷後應激障礙納入《目錄》,直擊製造業工人、醫療衛生人員、消防救援人員等群體的職業健康「
67歲大爺胃癌離世!醫生提醒:冰箱中有這3種東西,趕緊扔掉! - 天天要聞

67歲大爺胃癌離世!醫生提醒:冰箱中有這3種東西,趕緊扔掉!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你說冰箱里的隔夜飯我還
告別「小肉球」!消除外痔的實用攻略來啦 - 天天要聞

告別「小肉球」!消除外痔的實用攻略來啦

上廁所時突然摸到肛門旁多了個「小肉球」,走路、坐下都覺得彆扭,甚至還隱隱作痛,這八成是外痔找上門了。長了外痔肉球別慌,掌握正確方法,擺脫它並非難事。今天就為大家奉上消除外痔肉球的實用攻略,快來看看吧!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馮玲成為我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35年來,她服務超1萬例艾滋病患者 - 天天要聞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馮玲成為我省首位南丁格爾獎獲得者,35年來,她服務超1萬例艾滋病患者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艾滋病臨床指導培訓中心護士馮玲(右三)帶領護理團隊查房。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雪茹 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曾莉通訊員 張翼飛 丁燕飛 於鑫益35年與傳染病「短兵相接」,她用專業築起生命防線;35年與偏見對抗,她用愛心融化歧視堅冰。5月12日國際護士節之際,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艾滋病臨床指導培訓中心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