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2025年05月06日16:04:03 健康 1069

我有一個女同事,55歲剛退休,陪著她的56歲的愛人抗癌,肺癌晚期。她花光所有的積蓄,還把女兒訂婚時的20萬彩禮用完,依然沒有看好,她愛人在患病11個月後離世,接近一年,真的是人財兩空。

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 天天要聞

治病前,一個有親戚關係的醫生對她說,都已經晚期了,就不要再治療了,就讓他遊山玩水快快樂樂過完餘生吧。她不聽,她說沒人要錢幹什麼?執意給丈夫看病,東奔西跑不辭辛苦。結果還是看著丈夫在痛苦中離開。

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 天天要聞

其實我的爺爺也是什麼癌晚期。一個醫生朋友對我爸爸說,治不好了,回去好好陪陪他,吃好喝好就行了,盡孝不一定非得花光積蓄,醫生還說醫院就像一個無底洞,你有多少錢也填不滿。我爸爸接受了朋友的建議,打包回家,從不說癌症之事,結果又活了三年零九個月。

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 天天要聞

現在很多人一旦有病,需要動手術,於是絕大部分家屬都會聽從醫生的建議,支持動手術。手術後,醫生都會說手術很成功,放心吧,住幾天就可以出院了,不管病人術後能活多長時間,回家後能住幾天。

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 天天要聞

前幾天看了一段新聞,說農村的祖傳肺癌,爺爺父親哥哥都是肺癌死的,他不相信省會人民醫院的診斷,非要到301看,於是費好大的關係給掛個專家號,查出全身70處腫瘤,醫生建議他回家,他自己還要治,這麼多年兩口子打工可能存了四五十萬,兩個兒子還在讀書,誰也不敢勸,不耗盡家裡最後一塊錢他是不會放棄的。真的,有時候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不要太固執,早死早超生。

56歲肺癌晚期,醫生說看30萬再活兩年,不看再活半年! - 天天要聞

2024年春天,單位組織體檢,有項尿常規,當時我是真沒有尿,又有點急事,就接一點自來水,但幾天後體檢報告里卻出來一大堆尿液化驗報告,真是無語了。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 天天要聞

24款!4月首家過評品種大盤點

醫藥圈的4月,迎來一波首家過評藥品的「小高潮」,這些藥品不僅突破技術壁壘,更有望改寫市場格局。根據摩熵醫藥資料庫,本月倍特葯業、福元醫藥、立方製藥等22家企業的24款藥品(按批文號計)首家過評,共23個品種。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 天天要聞

《自然》:吃完抗生素,最好多吃素!科學家發現,修復失衡腸道菌群,比起糞菌移植,多吃膳食纖維或更關鍵丨科學大發現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腸道微生物已經成為我們健康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腸菌對各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參與程度超乎我們想像,因此也有很多針對腸菌的干預療法出現,例如糞菌移植(FMT)。但要知道,想要通過糞菌移植來恢復平衡的腸菌組成,首先需要目標菌群能夠定植,而這又受到飲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近期發表在《自然》雜...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 天天要聞

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每天拉伸10分鐘,或能收穫4個身體變化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我媽有糖尿病快十年了,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 天天要聞

人機對齊:破解AI倫理困境的「鑰匙」

近年來,AI(人工智慧)技術飛速發展,在帶來效率革命的同時,也暴露出隱私泄露、歧視偏見、演算法濫用等倫理問題。當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日益普及,人類能否對其託付生命健康?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 天天要聞

一文讀懂: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的區分及防治要點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併發症。這三種疾病癥狀相似,許多家長常常難以判斷。今天,我們教您如何分辨它們。5歲的明明早上起床時突然開始頻繁打噴嚏,伴有清水樣鼻涕,輕微發熱至37.8攝氏度。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 天天要聞

女生曬照被網友提醒有「瘤」?真的救命了!醫生回應

5月5日話題#女生曬照被網友看出血管瘤#衝上熱搜綜合揚子晚報消息今年4月,重慶一位女生在社交平台曬出自己用手電筒照手上血管的照片並配文「光穿過了我的手發現了我另一個小心臟」沒想到照片發布後有眼尖的網友提醒她這可能是血管瘤第二天,她就去醫院檢查確診為血管瘤隨後,該女生髮文「感謝網友救命」消息引發關注後不少...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 天天要聞

宮頸癌等論文出現男性病例,《中國醫藥指南》致歉:辭退涉事編輯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多篇婦科論文及文獻中出現「男性病例」一事,其中兩篇涉及文獻均發表在《中國醫藥指南》期刊,如宮頸癌、高危產婦等論文中出現多個男性病例。5月6日,《中國醫藥指南》雜誌社在其官網發布《關於學術不端的聲明》,稱對涉事編輯已作出辭退處理,並制定了整改措施。該聲明稱,經調查,該學術不端問題的發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