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2025年04月02日13:23:09 健康 1346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每年春天一到,竹筍就成了餐桌上的「紅人」,嫩筍一炒,香味撲鼻,很多人一口氣能吃上半盤。

可別光顧著香啊,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醫生每年到了這個季節都要特別提醒大家:「吃竹筍,注意點」?

有的人一吃肚子就脹得難受,有的人吃完皮膚髮癢,還有人因為吃多了舊病複發。這東西雖然是好東西,但真不是誰都能隨便吃的。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竹筍之所以需要多注意,不是因為它「不健康」,而是它本身有些「個性」,吃得對是寶,吃錯了就是負擔。

草酸、粗纖維、蛋白質過敏原,還有腌制時潛藏的亞硝酸鹽每一項單拎出來都不小看。

如果你本身體質就偏敏感,腸胃也不夠壯實,那吃它時就得多留點心,不然光圖一時嘴巴爽快,後面身體遭罪,真是得不償失。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焯水去草酸

很多人吃竹筍前焯水,是因為覺得可以去掉澀味、苦味,或者是習慣性地「去寒氣」,但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很多人都忽略了——焯水,是為了把草酸儘可能去掉。

竹筍本身草酸含量特別高,這東西吃進去多了,對身體可沒什麼好處,尤其是對腎臟來說,簡直是個「隱形負擔」。

有個做裝修的小夥子,正是春筍上市時天天吃不膩,結果半年後查出腎結石,醫生一問,發現他每頓都吃沒焯水的炒筍絲。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草酸在體內的危害,不能只看表面,它的麻煩在於它會跟鈣結合,生成草酸鈣,一旦這種物質在腎臟里積聚,不容易排出來,就容易形成結晶,也就是所謂的結石。

而且這類結石往往不容易溶解,會反覆刺激腎臟黏膜,誘發炎症,久而久之腎功能就會受影響。你可能覺得只是吃點竹筍,哪能那麼嚴重?

偏偏草酸這種東西是「積少成多」的典型代表,尤其在高溫短時間炒制下,很難自然分解,只靠腸胃代謝是遠遠不夠的。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一項研究表明,新鮮春筍每100克中的草酸含量可達到300-500毫克,遠高於菠菜等常見高草酸蔬菜。

而焯水2-3分鐘能有效去除其中80%以上的草酸,剩下的量就比較安全。也就是說,這個焯水不是可有可無,是決定你吃它「養身」還是「傷身」的關鍵步驟。

所以別再覺得焯不焯水只是味道問題,這是身體代謝系統是否順暢的問題,是你腎臟能不能安穩工作的問題。早上炒筍前花兩分鐘,可能就省下幾年後跑醫院的麻煩,這筆賬要算清楚。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粗纖維難消化

竹筍的膳食纖維確實高,這也讓它在「清腸通便」的印象中佔了個好名聲。

但這類纖維屬於「非水溶性粗纖維」,並不像蘋果、燕麥里的可溶性纖維那樣柔和,它的結構更像一根根小刷子。

吃進去之後在腸道里是直接「物理摩擦」,對腸壁脆弱的人群來說,這其實是種刺激,不是幫助。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有個五十多歲的做行政工作的女人,腸胃一直不好,春天迷上吃炒竹筍,結果反而腹瀉、胃脹嚴重,醫生說她這是腸道「屏障功能受損」。

這背後的問題在於,非水溶性纖維如果攝入過量,會加快食物通過腸道的速度,聽起來好像很棒,其實是讓營養吸收時間變短,甚至會造成「腸道上皮細胞受損」。

特別是對那些原本就有腸易激、潰瘍、或者胃酸過多問題的人,這類食物會放大他們的癥狀。

有研究指出,大量攝入粗纖維會在短時間內造成腸黏膜應激反應,增加腸上皮細胞的通透性,誘發炎症因子的分泌。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一項關於膳食纖維影響腸道黏膜屏障的研究結果發現,高強度粗纖維攝入在24小時內顯著提升了粘膜通透性,增加了炎症相關信號通路的激活概率。

所以,竹筍雖好,但它不是人人適合,不是所有肚子都能受得起它這股「硬刷子」的力量。

尤其是腸胃功能沒那麼穩的人,要吃就吃得細嚼慢咽,煮得軟爛一點,別為了口感爽快,把腸子當成機器對待。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警惕過敏反應

很多人吃完竹筍,出現嘴巴發麻、皮膚髮紅、胃部刺痛這類反應,往往以為是「竹筍上火」了,或者是炒得太油了,其實很多時候是輕度過敏,甚至是「遲髮型食物過敏」。

竹筍本身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類小分子,這些在體內容易觸發過敏免疫反應,尤其對那些體質敏感或免疫紊亂的人群來說更容易「踩雷」。

一個常年值夜班的藥房員工,吃筍沒控制量,臉上起了一圈紅疹,本以為是粉塵過敏,結果一查才知道是食物激發免疫反應。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竹筍過敏其實不罕見,只是它不像堅果、牛奶那種容易讓人馬上出現急性過敏癥狀,它更傾向於誘發「慢性低水平過敏反應」,表現為反覆口腔潰瘍、皮膚瘙癢、胃酸過多、甚至周期性偏頭痛。

它讓人難以察覺的地方就在於,這種反應不像花粉或海鮮那樣來勢洶洶,而是拖拉緩慢,容易被當成是其他病症的「伴隨現象」。

一項調查顯示,相當一部分人對竹筍中蛋白多肽存在特異性反應,其中近一半人未曾意識到自己是因竹筍而引發的免疫癥狀。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這種遲髮型過敏一旦長期存在,會導致免疫系統「疲勞性激活」,體內炎癥狀態會持續處於亞健康水平,表現為疲乏、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定等。

所以你看,有時候不是你身體太虛,而是你吃的這點東西每天都在「悄悄拉扯」你的免疫系統

如果吃完竹筍經常出現皮膚髮熱、喉嚨刺癢、舌根發麻的感受,那就要警惕了,可能你的身體在說:這不是你該吃的食物。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腌制筍亞硝酸鹽高

很多人覺得,竹筍只要腌得香、炒得夠辣,配飯就是一絕。可你知道嗎?

腌制類筍製品中亞硝酸鹽的含量,往往比隔夜蔬菜還要高得多,尤其是在家庭腌制條件下,如果溫度控制不好、密封不嚴,亞硝酸鹽濃度會快速飆升,嚴重時甚至會誘發急性中毒。

一個喜歡做腌筍的退休廚師,吃了自己腌的筍乾炒肉之後突然頭暈、噁心,送醫後確診為輕度亞硝酸鹽中毒。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竹筍在腌制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微生物反應,尤其是在不規範的腌制過程中,硝酸鹽還原菌會把其中的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這種物質一旦進入體內,會與蛋白質中的胺類結合生成亞硝胺,這就是一種明確的致癌物質

亞硝胺早已被列為一類致癌物,而一項研究也指出,腌制4天後的竹筍,亞硝酸鹽濃度遠超安全攝入標準。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更要命的是,腌制時間越久、溫度波動越大,亞硝酸鹽的生成越劇烈,而這類物質對胃部的刺激性極強,易引發胃部炎症、食管黏膜糜爛,甚至提高胃癌風險。

很多人以為把腌筍「炒熟」就能降低危害,其實高溫炒制對亞硝酸鹽影響有限,大部分仍然會進入消化系統

所以那些一碗飯配上幾筷子腌竹筍的人,看似簡單,實則是在給身體「埋雷」。偶爾吃一次沒事,但如果長期當成「開胃菜」,那就是在重複給胃黏膜加壓,久而久之就容易出事。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你想想看,每一個你不在意的小習慣,背後可能都藏著一連串身體的代謝難題。吃竹筍這件事,看著是口味選擇,實則是身體系統能不能穩定運作的「觸發器」。不是不能吃,而是得會吃。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吃竹筍的注意事項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董春鳳,李沁.竹筍采後營養成分變化研究進展[J].竹子學報,2021,40(04):50-55.

竹筍再次成為關注對象!醫生提醒:吃竹筍時,要多注意這4點!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石鼓區:Deepseek助力衛生健康事業邁向高質量發展

交流會現場。紅網時刻新聞4月4日訊(通訊員 符孝龍)4月3日上午,由衡陽聯通石鼓區分公司與衡陽市石鼓區衛生健康局聯合主辦的「Deepseek賦能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主題交流會在石鼓區成功舉行。石鼓區衛健局班子成員、中層骨幹和所有基層醫療單位負責人全員參加。會上,聯通公司技術團隊詳細演示並講解了針對醫療行業的...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 天天要聞

衛生巾的「隱秘真相」:3.5億女性的健康,竟被悄悄背叛!

小林是一名普通的職場女性,平日里忙碌的生活讓她對衛生巾的選擇十分隨意——貴的就是好的,明星代言的總歸靠譜。然而,就在一次婦科檢查中,她被醫生告知:反覆的炎症可能與她長期使用的某品牌衛生巾有關。這讓她大吃一驚,也徹底改變了她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 天天要聞

警惕!挖鼻孔也會有危險!鼻子癢可以這樣做!

日前有新聞報道稱,男子因愛挖鼻孔最終導致動脈血管破裂,不得不進行手術修復。乍一聽,是不是讓你大跌眼鏡?該話題也一度衝上新聞熱搜榜。毫不誇張地說,摳鼻子這個小動作若是操作不當,確實隱藏著「要命」的大危險。正值春季天氣乾燥,加之「過敏星人」增多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 天天要聞

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多措並舉,為腎病患者康復注入強勁動力

為進一步提升腎內科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打造優質護理體驗,黃浦區腫瘤防治院腎內科以「醫」心「醫」意服務品牌為引領,從單病種、飲食、運動、心理、康復等多個維度全面發力,通過一系列細緻入微且行之有效的行動,匯聚成強大的守護力量,全力幫助腎病患者走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又到一年春茶時,新茶雖好,這些健康隱患你了解嗎?

春天是新茶上市的季節,春季的茶芽翠綠柔軟,且富含豐富的維生素、氨基酸,茶湯滋味鮮活,香氣宜人且有養生保健作用。愛喝茶的朋友注意了,飲用新茶學問多,其健康影響因茶的品種、飲用方式和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