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健康體檢的普及和醫學影像技術的進步,肺結節的檢出率逐漸升高。許多人在體檢報告中看到「肺結節」三個字時,難免會感到擔憂。那麼,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有效預防肺結節的發生呢?北京北沙灘中醫醫院呼吸科孫淑華主任從專業角度為大家提供幾點建議。
1. 遠離煙草,減少肺部刺激
吸煙是導致肺結節和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肺組織,增加結節形成的風險。因此,戒煙是保護肺部健康的首要措施。同時,也要避免二手煙和三手煙的暴露,減少對呼吸道的長期刺激。
2. 注重空氣質量,減少污染暴露
空氣污染(如PM2.5、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等)可能對肺部造成慢性損傷。在霧霾天氣或空氣質量較差時,建議減少戶外活動,必要時佩戴防護口罩。室內可適當使用空氣凈化器,並保持通風,減少油煙、粉塵等有害物質的吸入。
3. 加強職業防護,避免有害物質接觸
某些職業(如礦工、建築工人、化工從業者等)長期接觸石棉、粉塵、化學氣體等,可能增加肺結節的風險。因此,工作中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如佩戴防塵口罩、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確保工作環境符合安全標準。
4. 保持健康飲食,增強免疫力
孫淑華主任還指出,均衡的飲食有助於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炎症反應。建議多攝入新鮮蔬菜、水果、全穀物及優質蛋白質(如魚類、豆類),適量補充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減少高油、高鹽、腌制食品的攝入。此外,避免食用霉變食物,以防黃曲霉毒素等有害物質損害肺部健康。
5. 堅持適量運動,改善肺功能
適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太極拳等)可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肺部血液循環,幫助身體排出有害物質。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但需避免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中鍛煉。
6. 調節情緒,避免長期壓力
長期的精神壓力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增加慢性炎症風險。通過規律作息、冥想、社交活動等方式調節情緒,保持心態平和,有助於維持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
7.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關注
即使沒有明顯癥狀,也建議40歲以上人群,尤其是長期吸煙、有家族病史或職業暴露風險者,定期進行檢查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及時發現肺部異常變化。
肺結節的形成與多種因素相關,雖然並非所有結節都會發展為嚴重疾病,但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調整,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風險。孫淑華主任提醒,預防肺結節的關鍵在於減少有害暴露、增強體質,並養成定期體檢的習慣,從而更好地守護呼吸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