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咳嗽、咽痛......
你以為是小感冒?
有一種傳染病
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類似
一旦錯過早期治療機會
後果可能非常嚴重
它就是流腦!
以為是小感冒男子硬撐3天後被送進icu
福建寧德49歲的吳先生怎麼也沒想到,一場看似普通的感冒會讓他與死神擦肩而過。
近日,吳先生突發持續高熱、炸裂式頭痛、噴射狀嘔吐,起初他以為是小感冒並未在意,不料短短三天後就陷入深度昏迷,家屬立即將他送醫。
到達醫院時,吳先生已呼吸急促,瞳孔對光反射幾乎消失,隨即被緊急轉入icu救治。
經檢查,吳先生被確診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在重症醫學科、神經內科、感染科、檢驗科微生物室等多學科團隊的聯合救治下,昏迷十日的他最終蘇醒過來。
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冬春季是流腦高發期
3月28日,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提醒:冬春季節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的高發時期,天氣寒冷乾燥、室內通風不良、人員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腦的傳播風險。
監測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70%的流腦病例年齡主要在18歲以下,尤其以6個月至2歲時期的嬰幼兒風險最高,學校中青少年感染及死亡的情況也屢屢發生。流腦起病急、進展快,極易導致死亡,其病死率超過10%。約20%的流腦患者即使治癒後也會留有嚴重的肢體和組織的傷殘。
流腦的典型癥狀為發熱、頭痛、嘔吐和皮膚出血,由於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相似,許多人易忽視,導致延誤治療。
什麼是流腦?
流腦的全稱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腦膜炎,是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中的乙類傳染病。腦膜炎奈瑟菌根據莢膜多糖抗原的不同分為 a、b、c、y、w135等12個血清群,血清群間沒有持久的交叉免疫。冬春季節是我國流腦的發病高峰,全年均可出現散發病例。
人群對於流腦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是流腦的好發人群,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由於集體學習和生活的特性,學校及幼兒園是流腦高發地點。
流腦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流腦主要是通過咳嗽、打噴嚏等動作產生的呼吸道飛沫進行傳播的,因病原體的外界生存能力較弱,間接傳播的機會很少。但密切接觸,比如同睡、擁抱、親吻、哺乳等,易導致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
流腦有哪些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流腦的早期癥狀與普通感冒類似,容易混淆和漏診,耽誤治療。
早期癥狀(類似感冒)
發熱:突然高熱,體溫可達39℃以上。
頭痛:劇烈且持續的頭痛,普通止痛藥難以緩解。
乏力:全身無力、肌肉酸痛。
咽痛:喉嚨疼痛,可能伴有咳嗽。
典型癥狀(病情加重)
隨著病情發展,流腦的典型癥狀逐漸顯現,表明病情加重:
劇烈頭痛:頭痛加劇,常伴有噁心、嘔吐。
頸項強直:脖子僵硬,低頭時疼痛明顯。
皮膚瘀點/瘀斑:皮膚上出現紅色或紫色的瘀點、瘀斑,按壓不褪色。
畏光:對光線敏感,眼睛難以睜開。
意識障礙:精神萎靡、嗜睡,嚴重時可能出現昏迷。
抽搐:部分患者會出現全身或局部性抽搐。
少數患者起病急驟、病情變化迅速、病勢兇險,如不及時治療,可於24小時內危及生命,病死率高!
如何預防流腦?
通過接種疫苗,我國流腦發病率已降至較低水平。流腦的傳染性比流感弱得多,可通過接種疫苗,保持空氣流通,必要時預防性服藥,等等,有效防控流腦。
按預防接種人員提示,及時接種流腦疫苗。
盡量不帶兒童到擁擠的環境,尤其是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
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應遮住口鼻。
均衡飲食,避免吸煙,適度運動,充足睡眠,以增強抵抗力。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冬季也應定時開窗通風。
密切接觸過流腦患者的人,應按醫務人員建議進行預防性服藥。
流腦病情兇險
但早期發現和治療
可顯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在冬春季節
一旦出現高熱、頭痛
之後出現嘔吐、皮膚大面積瘀點/瘀斑
甚至意識混亂、嗜睡、昏迷等癥狀
儘快就醫 切勿拖延!
綜合自中國新聞網、國家應急廣播、新京報、中國疾控中心、福建衛生報、廣東疾控等
(來源:湖北日報微信)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