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零售傳統模式面臨顛覆:數智化重塑「真材實價」?

2025年03月28日16:20:27 健康 8018

中醫藥零售傳統模式面臨顛覆:數智化重塑「真材實價」?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國人對健康養生需求的驅動下,中醫藥消費持續升溫,但行業亂象卻讓消費者陷入「買不起、信不過、買不到」的困境。人民網旗下人民數據研究院最新發布的《中醫藥零售行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首次系統性揭露行業三大痛點——「不夠好、不夠省、不夠多」,並提出以技術賦能、制度規範與文化融合為核心的破局路徑,推動構建「價優、質優、品全」的新生態,讓中醫藥真正成為健康中國建設進程中的的普惠基石。

行業痛點:價格失控、質量危機與渠道短板

中醫藥零售傳統模式面臨顛覆:數智化重塑「真材實價」?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痛點一:「不夠好」,藥效差距大,消費者難辨別

「藥材名雖同,療效大不同」,這是許多消費者的真實體驗。報告顯示,2023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發現,不合格中藥材達208種、551批次,較2022年增長20%。以黃芪為例,因種植技術標準不一,其有效成分含量差異超50%,但市場監管滯後、追溯體系缺失,消費者難以辨別優劣。業內人士坦言:「部分商家以次充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最終損害的是整個行業的公信力。」

痛點二:「不夠省」,價格虛高,渠道加價好幾倍

中藥材從田間到終端的「身價暴漲」,讓消費者直呼「吃不消」。以連翹為例,種植戶收購價僅38元/公斤,但經過層層流通加價,終端零售價飆升至215元,價差達4.7倍。同類中成藥價格差異更令人咋舌:某品牌生脈飲售價不足10元,而同類產品最高標價超百元。調研顯示,超60%消費者因價格過高轉向非正規渠道,進一步加劇市場混亂。

痛點三:「不夠多」,渠道分散,便利性不足

「為買一味葯,跑遍半座城」——78%的消費者表示,需輾轉多家藥店才能購齊所需中藥。部分偏遠地區藥店布局稀疏,營業時間固化,甚至出現「有需求無供給」的尷尬局面。《報告》指出,中藥零售渠道的分散與低效,不僅推高了消費者的時間成本,更削弱了中醫藥服務的便利性。

破局之道:粗放式增長到精細化高質量發展

面對諸多行業痛點,中醫藥零售業的傳統模式難以為繼。消費者對透明、高效、可信賴的渠道迫切呼喚。然而,短板往往與機遇並存。當前,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數智化技術的成熟應用,以及年輕群體對傳統文化的價值重估,為行業轉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動能。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將分散的探索,轉化為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未來的破局,必然依賴於一批兼具戰略定力與社會責任的企業,以技術築基、文化賦能、構建普惠生態為底層邏輯,重構行業價值鏈條。這不僅是一場供應鏈的效率革命,更是一次對中醫藥千年智慧與現代商業文明融合能力的考驗。

未來展望:中醫藥零售更需要什麼樣的企業?

中醫藥零售傳統模式面臨顛覆:數智化重塑「真材實價」?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技術築基:重構產業底層邏輯,加入ai診療體系

人工智慧與物聯網的深度應用,正推動行業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型。具有戰略眼光的中醫藥企業家群體正以前瞻性布局重塑行業格局,通過全鏈路數智化改造,構建「質量可溯、需求可測、資源可控」的智慧產業生態。同時,以人工智慧為基礎的ai中醫診療大模型深度應用。

文化賦能:喚醒大醫之道,鑄就信任內核

中醫藥的千年積澱,是區別於現代醫學的核心競爭力。未來的行業領軍者,需以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為錨點,圍繞傳統中醫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深入挖掘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打造一批既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又蘊含深厚中醫藥文化底蘊的零售終端,進一步增強消費者對中醫藥文化價值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構建中醫藥品牌的高附加值競爭優勢,通過價值傳遞實現消費端的情感共鳴與文化自覺。

普惠生態構建:「多·好·省」模式,鏈接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讓「價優質優」的中醫藥進入尋常百姓家,需重構終端服務網路。《報告》指出,當前專註於中醫藥的連鎖藥店數量稀缺,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專業化服務的需求。由此可見,中醫藥零售行業的未來,將是一場以「價優、質優、品全」為核心的綜合變革,通過"多、好、省"實現普惠生態目標。這一模式不僅將重塑產業鏈條,更將推動中醫藥從傳統經驗向現代數智化躍遷,讓中醫藥真正成為消費者"用得起、信得過、買得到"的健康選擇。

首先,「多」是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的基礎。行業可從豐富品類、劑型創新、藥材覆蓋和經典名方開發四個維度重構產品體系:通過整合全國優質中成藥資源及特色民族醫藥,匹配更加豐富的產品矩陣;開發適應不同場景需求的新型劑型,延展傳統飲片的範疇;建立覆蓋全國的道地藥材供應鏈體系,保障藥材品質與供給穩定性;同時依託中醫經典名方,結合現代醫學進行創新研發。這種多維布局既保持中醫藥特色優勢,又能對接當代消費場景,滿足消費者對中醫藥的多元化需求。

此外,「好」是中醫藥立足的根本,更是行業重獲消費者信任的核心命題。未來的中醫藥零售業需以標準化、透明化、科學化為方向,構建全產業鏈的品質保障體系。

報告指出,行業需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道地藥材認證體系,強化原產地標識管理,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激勵,確保藥材從種植到流通的全程可溯,守住道地性這一中醫藥的"生命線";

同時,建立企業、行業協會、第三方檢測機構協同監管機制,完善抽檢與退市制度,對不合格產品「零容忍」。鼓勵頭部企業率先公開質檢數據,以透明化操作打破信息壁壘,為行業樹立品質標杆。

在堅守古法炮製工藝的同時,推動產學研聯動,運用現代醫學研究方法驗證中藥療效,形成「數據說話、療效服人」的科學化路徑。通過技術賦能,讓消費者直觀感知中藥的標準化生產與品質提升,逐步彌合信任鴻溝。

最後,「省」是中醫藥普惠的核心落腳點。需通過供應鏈革新、價格監管與服務創新,打破「買不起」的行業困局。

應推動供應鏈扁平化,建立「產地直采+電商直營」的直達模式,減少傳統流通層級,壓縮中間環節加價空間。通過規模化集采與智能庫存管理,實現成本可控、價格透明,讓中藥材從田間到終端的溢價回歸合理區間。

完善價格動態監管機制。對納入醫保的常用中藥實行政府指導價,保障基礎用藥的普惠性;對滋補類產品建立浮動定價備案制度,平衡市場靈活性與價格合理性。通過政策引導與行業自律,遏制短期暴利行為,重建消費者對價格體系的信任。

創新終端服務模式。在社區藥店、鄉鎮衛生站等基層網點布局智能葯櫃,結合ai技術實現藥材真偽鑒別與用藥指導;推出一系列普惠產品組合,降低消費者試錯門檻,讓中醫藥服務真正打通「最後一公里」,鏈接一刻鐘便民服務圈。

通過"多、好、省"的協同推進,中醫藥零售業正構建起「質量可溯、需求可測、資源可控」的智慧生態。未來,唯有讓中醫藥「用得起、信得過、買得到」,才能使中醫藥融入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守護全民健康的普惠基石。而這一目標的實現,不僅需要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賦能,更需全社會對中醫藥價值的共識與珍視——唯有如此,民族瑰寶方能煥發新生,在現代化浪潮中書寫屬於自己的時代篇章。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著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