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
天氣逐漸回暖,空氣變得清新,大家紛紛走出家門,享受春天的陽光,對於心梗患者來說,這種季節變化的確是一個值得注意的時刻。
春天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季節,但對於那些曾經歷過心臟病發作的人來說,春天的氣溫變化、生活習慣的改變等,可能會帶來新的健康挑戰。
我的臨床經驗告訴我,心梗患者在這個季節里一定要格外小心,天氣回暖,適當散步當然是很好的選擇,但有一些行為,心梗患者最好避免,以免加重病情。
避免頻繁的外出聚會
春天是人們外出社交的好時機,很多心梗患者也覺得天氣好,想要去外面和朋友聚會、參加社交活動,表面上看,參加一些聚會,和朋友們聊聊天,似乎對身體沒有多大影響。
然而,在我長期的臨床實踐中,我發現,過度的社交活動對心梗患者的心臟健康也可能造成負擔。
記得有一位患者,他是一位65歲的退休教師,雖然心臟病史較長,但平時身體狀況較好,血壓和血糖都在控制範圍內。
隨著天氣轉暖,他開始頻繁參加朋友聚會和家庭聚餐,享受春天的樂趣,沒過多久,他便因為過度的社交活動,導致了心臟負擔過重,最終又一次發生了心梗。
頻繁的社交活動可能讓心臟的負擔加重,尤其是在大吃大喝、情緒激動時,極易導致血壓波動、心率不穩等問題。
長時間待在喧鬧的環境中,尤其是在高溫環境下,心臟的負擔會增加,容易引發不良反應,對於心梗患者來說,過度的社交活動不僅僅是體力上的負擔,更是心理上的壓力。
保持適當的社交活動是有益的,但要注意不要頻繁地參加過多的聚會,尤其是在高情緒和飲食過量的情況下,要盡量避免這些高風險的場合。
過度嘗試高強度健身
隨著天氣回暖,很多心梗患者在建議下開始嘗試增加運動量,尤其是一些年輕的心梗患者,往往在看到其他人鍛煉得很有成效後,產生了過度嘗試高強度健身的想法。
無論是跑步機上的快速跑步,還是剛開始的瑜伽訓練,許多患者都希望通過這些高強度的運動來「強化心臟」,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有一位患者讓我深刻地意識到,高強度健身對心梗患者的潛在風險,這位患者是一名35歲的男性,心梗發作後,經過治療恢復較好,建議他增加日常的運動量,尤其是散步和簡單的有氧運動。
可是,這位患者過於急切地恢復,幾個月後,他開始參加一些強度較大的運動項目,甚至在跑步機上做了快速的跑步訓練。
剛開始,他覺得效果不錯,甚至體力有了明顯的提升,但兩周後,他開始出現了胸口不適、心跳加速等癥狀,在進一步的檢查中,發現他的心臟負擔加重了。
高強度運動對於心臟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心梗患者的心臟在恢復期時,過度運動可能導致心臟再次受損,甚至引發心律不齊。
心梗後的恢復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過度的快速運動會使心臟承受更多的負擔,心臟還未完全恢復時,容易發生不良反應。
如果實在想嘗試其他形式的運動,最好在醫生指導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運動強度,確保心臟能夠適應這些變化。
頻繁進出冷熱溫差大的環境
隨著氣溫回升,許多人習慣在溫暖的天氣中進行戶外活動,或者在家裡打開空調或者暖氣來調節室溫。
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氣溫的驟然變化,特別是從一個高溫環境進入低溫環境,或者從寒冷環境進入溫暖環境,可能對心臟造成相當大的壓力。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年約70歲的患者,這位患者剛剛經歷了一次輕度心梗,雖然恢復得不錯,但他在天氣回暖時,還是不小心犯了一個錯誤。
他每天都去公園散步,回家後直接在空調環境中待著,室內外的溫差大,導致他出現了胸悶、呼吸急促等癥狀,最終,他因為心臟負擔過重,再次住院治療。
從醫學的角度看,溫差過大的環境會導致血管急劇收縮,進而加重心臟的負擔,尤其是對已經經歷過心梗的患者來說,這種溫差變化可能誘發心臟病複發。
因此,對於心梗患者來說,最好的做法是保持室內溫度的穩定,盡量避免進入溫差過大的環境,避免因外界氣溫變化引發的心臟壓力增加。
過度使用瀉藥
我曾經接診過一位年約65歲的男性患者,他長期飽受便秘困擾,由於年齡漸長,腸道的蠕動能力逐漸減弱,便秘問題日益嚴重,起初,他通過增加膳食纖維和多喝水來調節,但效果並不明顯。
後來,他開始依賴市面上的瀉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緩解便秘,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發現自己越來越依賴瀉藥,甚至有時候為了「保持順暢」,他會頻繁使用一些含有強效成分的瀉藥。
這種做法看似簡單有效,但實際上,頻繁使用瀉藥,尤其是過度依賴強效瀉藥,實際上會對身體產生很大的負擔。
尤其是對於心梗患者來說,過度使用瀉藥會導致電解質失衡和脫水,而這種電解質的不平衡,可能直接影響心臟的正常運作。
更嚴重的是,瀉藥的過度使用還可能引發低鉀血症,而鉀元素是維持心臟正常跳動的關鍵,鉀水平一旦降低,心臟就可能發生不規則的跳動,甚至誘發心臟驟停等危險情況。
這位患者經過一段時間的瀉藥依賴後,身體狀況迅速惡化,導致了電解質的失衡和心臟的不規律跳動。
在我了解了他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後,及時給他調整了治療方案,減少了瀉藥的使用,改為更加溫和的調節方式,並加強了心臟健康的管理。
通過改善腸道功能、增加適量的運動、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他的便秘問題得到了有效改善,心臟的負擔也逐漸減輕。
對於心梗患者來說,腸道健康至關重要,過度依賴瀉藥,尤其是那些強效瀉藥,可能會加重心臟負擔,甚至加重心梗複發的風險。
心臟健康是循序漸進的,任何一個不當的行為都可能影響心臟的恢復,因此,心梗患者應當有耐心,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做一些容易增加心臟負擔的行為。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
關於心梗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趙冬,急性心梗流行病學特徵及危險因素的調查分析,實用預防醫學,202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