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uti)是泌尿系統中常見的健康問題,影響著許多人。它不僅限於特定性別或年齡段,但女性由於生理結構的原因,比男性更容易患上尿路感染。
全球每年有1.5億人經歷尿路感染,其中30%會發展為複發性感染。更驚人的是,約50%女性一生至少經歷一次尿路感染,而男性發病率在50歲後呈指數級上升。
什麼是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指尿路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中任何一部分受到病原體(主要是細菌)的侵襲而引發的炎症。其中,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占所有尿路感染的70%~90%。此外,支原體、衣原體等病原體也可能引發尿路感染。根據感染部位的不同,尿路感染可分為上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和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
癥狀多樣:你中招了嗎?
尿路感染的癥狀因感染部位和個體差異而異,但通常包括以下幾類:
1. 尿頻、尿急、尿痛:這是尿路感染最常見的癥狀,患者常感到排尿次數增多,每次排尿量卻很少,且排尿時伴有明顯的疼痛或灼燒感。
2. 血尿: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肉眼血尿,即尿液中帶有明顯的血液。
3. 腰痛:上尿路感染(如腎盂腎炎)時,患者可能出現腰痛,疼痛通常位於一側或雙側腰部,並可能向腹部或腹股溝延伸。
4. 全身癥狀:對於上尿路感染患者,除了排尿癥狀外,還可能伴有乏力、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發熱、寒戰等全身癥狀。嚴重者可能出現血壓下降、休克等危及生命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可能無明顯癥狀,或癥狀較輕,容易被忽視。因此,對於有尿路感染風險的人群(如嬰兒、老年人、成年女性等),應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治療尿路感染。
傳播途徑:病菌如何入侵?
尿路感染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 上行感染:這是最常見的傳播途徑。病原體從尿道上行至膀胱、輸尿管,甚至腎盂,引發感染。女性由於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口與肛門接近,因此更容易發生上行感染。
2. 血行感染:病原體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腎臟,引發腎盂腎炎等上尿路感染。這種情況多見於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的患者等。
3. 直接感染:病原體直接侵入尿路系統,如鄰近器官的感染蔓延至尿路系統。
4. 淋巴道感染:病原體通過淋巴系統到達尿路系統,引發感染。這種情況較為罕見。
如何診斷?
1. 檢驗三部曲
初篩:尿常規(白細胞酯酶+亞硝酸鹽)
定位:尿培養+葯敏試驗(中段尿菌落計數≥10^5 cfu/ml)
影像:泌尿系超聲/ct(排查結石、畸形)
2. 特殊檢測
分子診斷:16s rrna基因測序(精準識別病原)
生物標記:il-6+crp聯合檢測(鑒別上下尿路感染)
功能評估:尿流動力學檢查(神經源性膀胱篩查)
如何治療?
尿路感染的治療主要依賴於抗生素。然而,治療並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治療措施:
1. 抗生素治療:根據尿培養和葯敏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於急性膀胱炎等輕症患者,可採用短期(3~7天)抗生素治療;對於腎盂腎炎等重症患者,則需要採用較長療程(通常2周)的抗生素治療。
2. 對症治療:對於尿痛、尿急等癥狀明顯的患者,可採用解痙藥物、止痛藥物等對症治療措施,以緩解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3. 去除誘發因素:積極治療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反流等基礎疾病,消除尿路感染的誘發因素。對於留置導尿管的患者,應定期更換導尿管,保持導尿管的清潔和通暢。
4. 手術治療:對於部分複雜性尿路感染患者,如尿路結石、尿路畸形等引起的感染,可能需要採用手術治療來去除病因。
預防措施:防患於未然
預防尿路感染,關鍵在於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定期清洗外陰和尿道口,保持清潔乾燥。女性應注意從前向後清洗,避免細菌從肛門區域傳播到尿道。男性也應保持生殖器的清潔,定期更換內褲。
2. 增加水分攝入:每天至少飲用8杯水(約2升),保持充足的尿量,有助於沖刷尿路,減少細菌在尿路中的停留時間。避免憋尿,定期排尿。
3. 飲食調理: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檸檬、蔬菜等,有助於增強免疫力。避免辛辣食物、酒精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和飲品,以免刺激膀胱,增加感染風險。
4. 選擇合適的內褲材料:建議選擇棉質內褲,因為棉質材料透氣性好,能夠有效吸濕,減少細菌滋生的環境。避免穿著過緊的內褲或合成纖維材料的內褲。
5. 避免過度清潔:尿道和外陰區域的過度清潔可能破壞尿道的自然保護屏障,導致感染的風險增加。因此,應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清洗外陰和尿道口。
6. 增強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減少壓力,適當鍛煉,有助於提高免疫力,減少患上尿路感染的風險。
7. 定期檢查:對於有尿路感染風險的人群,應定期進行尿常規檢查,以便及時發現並治療尿路感染。
認知雷區:破除7大常見誤區
1. "多喝水就能治癒":僅適用於早期膀胱炎
2. "癥狀消失就停葯":易誘導耐葯菌產生
3. "只有女性會得病":老年男性發病率超20%
4. "尿痛就是性病":85%為普通病原體感染
5. "沖洗陰道能預防":反而破壞正常菌群
6. "複發就要換抗生素":需先做葯敏試驗
7. "兒童不會得uti":嬰幼兒發病率達8%
尿路感染雖然常見,但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了解了它的發病原理、癥狀表現、傳播途徑和治療措施,並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患上尿路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