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2025年06月14日20:40:20 健康 4225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健康從娃娃抓起

系列短視頻·小學生篇


甘肅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精心打造的

《健康從娃娃抓起》系列短視頻

小學生篇今日開講

與小學生相關的健康知識

這一系列包括

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

疾病的預防

心理健康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安全應急與避險

五方面的內容

因低年級和高年級兒童的年齡不同

所面臨的健康問題和知識點也不相同

小學生篇又分為兩個年齡段來講

有針對性地

1-3年級、4-6年級的

小學生健康教育分別講解

歡迎大家關注、收藏、轉發

這些健康知識

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第1講


我的健康我負責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點開視頻學習

↓↓↓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筆記


1
健康生活方式的概念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指有益於健康的習慣化的方式,包括規律的作息、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以及良好的衛生習慣等。 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和心理的健康。還能夠幫助我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培養堅強的意志力,並提供更好的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2
健康生活方式的內容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01

飲食要多樣,三餐要合理,不挑食、不偏食。

02

喝開水,少喝或不喝飲料。

03

天天要運動,每天保證2個小時以上的戶外運動。 

04

睡眠要充足,作息要規律。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05

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定期洗澡、勤換洗衣物。

06

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肘或紙巾遮掩口鼻,不隨地吐痰。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07

經常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

08

注意用眼衛生,保持正確坐姿,少看電視,少用電腦。

09

陽光、樂觀,積極向上,與同學友好相處,學會分享和互相幫助。

10

遵守交通規則,不到馬路上玩耍。

11

不亂扔果皮紙屑。

12

綠色出行,保護環境,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讓我們攜手播種健康習慣

收穫孩子燦爛未來!

請關注「甘肅健康教育」官方平台

評論區留言

參與互動

有機會領取定製版

《健康從娃娃抓起健康教育指導手冊》


健康從娃娃抓起·小學生篇丨我的健康我負責 - 天天要聞













審核丨一審 李海波劉小紅
審核丨二審 馬   菁、祁   悅、楊   昊
審核丨三審 安   娜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 天天要聞

西安一醫院為天水血鉛異常幼兒開單獨診室,醫生回應兩地檢驗結果懸殊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1日,甘肅省天水市查獲一起某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導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案件。隨後幾天,陸陸續續有家長帶孩子自行前往西安進行血鉛檢驗。查血鉛的單獨診室掛牌5日下午,極目新聞記者再次趕往西安市中心醫院,發現與昨日不同的是,兒科門診已開闢單獨的診室供天水血鉛異常幼兒就診。下午3時許,仍有...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著掖著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裡面,藏著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