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2025年02月12日14:03:13 健康 1031


元宵節是象徵團圓與希望的節日,一碗熱騰騰的湯圓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


然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這份甜蜜卻可能成為健康隱患——傳統湯圓高糖、高脂、高熱量,糯米外皮升糖速度快,餡料中糖分和油脂含量驚人。


每年此時,糖友總在「吃與不吃」之間糾結。


今天教你一個吃湯圓不升糖的方法!


01

第一步:評估自身條件


1.可謹慎嘗試者:


近期血糖比較穩定,空腹血糖<7.0mmol/L,餐後血糖<10.0mmol/L,糖化血紅蛋白不超過7%,無急性併發症,且能掌握血糖監測與藥物調整技巧。


這類糖友在元宵節這天可以吃湯圓,每頓最好不超過4個,同時減少相應能量的主食


2.不建議食用者:


血糖控制不穩定、合併嚴重併發症(如糖尿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近期發生過酮症酸中毒者。


02

第二步:選擇更安全的湯圓


1.外皮改良:


優先選擇含雜糧(蕎麥、燕麥、魔芋粉)的湯圓,降低GI值。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避免二次加工如油炸湯圓(熱量翻倍),可選擇水煮或蒸制


2.餡料優化:


低糖版:木糖醇、赤蘚糖醇代糖餡料(需注意可能引發胃腸不適)


高蛋白版:雞肉、蝦肉等鹹味湯圓(減少糖分攝入)


天然甜味:南瓜、紫薯等無添加糖薯類餡料。


03

第三步:嚴格控制攝入量與食用方式


1.分量建議:


每次不超過2-3顆(約50克),替代主食(1顆湯圓≈半兩米飯)。避免空腹食用,作為正餐的一部分而非加餐。


2.搭配技巧:


延緩升糖:先吃蔬菜(如涼拌菠菜、清炒芥蘭等),再吃蛋白質(豆腐、蛋、肉等),最後吃湯圓。


增加飽腹感:搭配高纖維食物(如全麥、燕麥食品、奇亞籽飲品、銀耳湯等)


輔助控糖:餐後飲用綠茶(富含茶多酚,抑製糖吸收)


04

第四步:運動干預


餐後1小時進行至少30分鐘中低強度運動,促進血糖利用,避免餐後血糖升得過高過快。


可以選擇慢跑、快走、跳舞、騎自行車、太極拳等,以自己感覺微微出汗為佳。


避免空腹運動或劇烈運動,防止低血糖


05

第五步:替代方案:健康版「湯圓」創意食譜


若對傳統湯圓顧慮較多,可通過以下方式保留節日儀式感,下面介紹幾種「健康版」湯圓



1. 低GI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銀耳20克、山藥100克、枸杞10克、木糖醇5克。


做法:銀耳泡發後與山藥同煮至黏稠,加入枸杞與代糖調味。


優勢:富含膳食纖維與抗性澱粉,升糖速度緩慢。



2. 蛋白質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雞胸肉泥150克、香菇丁30克、胡蘿蔔丁20克、魔芋粉皮。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做法:將餡料包入魔芋粉皮中蒸熟,蘸醬油醋汁食用。


優勢:近乎零碳水,高蛋白低脂。



3. 蔬菜湯圓

CORPORATE CULTURE


食材:紫薯泥、南瓜泥、西蘭花碎,搓成小球後蒸熟,用竹籤串起。


優勢:天然甜味+豐富膳食纖維,可作為節日茶點。



風險預警與應急處理








1. 食用後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

CORPORATE CULTURE


血糖>13.9mmol/L即補飲溫水,增加活動量,2小時後複測。


口渴、多尿、呼吸深快,有爛蘋果氣味:可能為酮症酸中毒前兆,需即刻就醫。


心悸、手抖、冷汗:警惕低血糖,立即補充15克速效糖(如葡萄糖片)



2. 節日期間的血糖監測計劃

CORPORATE CULTURE


常規監測:空腹、餐後2小時、睡前各測1次。


糖友放心吃湯圓!5步搞定,血糖不飆升 - 天天要聞


特殊監測:食用湯圓後每30分鐘測1次,連續監測2-3小時。


正確理解無糖湯圓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無糖湯圓,但這個「無糖」的概念,本質上只是不額外添加蔗糖,但它卻仍含有其他碳水化合物,如製作湯圓外皮的糯米粉等,也屬於糖類


另外,湯圓的餡兒主要有黑芝麻、豆沙、桂花、紅豆等,油脂的含量並沒有減少。即使沒有糖,也不等於少放油。


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血糖穩定,可以偶爾吃這一類的「無糖食品」,但是攝入量要包括在每日主食的攝入總量中。對於血糖波動很大、血糖值很高的患者,仍建議謹慎選擇。


元宵的「圓」寓意圓滿,糖尿病患者並非絕對禁食湯圓,但需遵循「少量、改良、搭配、監測」四大原則。


糖尿病管理的最高境界,正是找到「享受生活」與「科學控糖」的平衡點。


願每位糖友都能度過一個安心、甜蜜的元宵佳節!


元宵節快樂!


作者:陳泉峰 駐馬店市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 天天要聞

科學與健康丨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第一時間掌握!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了新華社記者顧天成7月2日,國家疾控局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首個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為何發布國家級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如何分級?與普通天氣預報有哪些不同?怎樣築牢高溫下的「健康防線」?——預警分5個等級,按照與高溫相關疾病風險分...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動就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悶熱的天氣出汗多,這不難理解。但同樣的環境下,有人輕汗微微,有人則汗流浹背,甚至吃個飯,稍微走一走,整個後背都濕了……愛出汗的人,是身體虛嗎?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風險?01比別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重要手段。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 天天要聞

榮耀手錶5 Ultra發布: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心腦血管風險評估

在 7 月 2 日的榮耀 Magic V5 暨 AI 終端生態發布會上,榮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艦智能手錶 —— 榮耀手錶 5 Ultra,並行業首發「防猝篩查研究」與「China-PAR 國人專屬心腦血管風險評估」兩大創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專家」的身份,為用戶帶來全方位的心臟健康守護與個性化健康管理體驗。據介紹,榮耀手錶 5 Ultra 行業首...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 天天要聞

張家港首家「小哥體檢中心」啟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張家港市健康護航·「新」有所醫關愛新就業群體健康項目啟動,張家港市首家「小哥體檢中心」正式揭牌。外賣小哥在「小哥體檢中心」體檢。通訊員 袁藝/攝新就業群體是城市建設發展的重要力量。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 天天要聞

脾虛濕重別只知道參苓白朮丸!這味中成藥才是「全能選手」!

一說到脾虛濕重,十個人里八個都知道參苓白朮丸。但你有沒有發現:吃了一陣子,舌苔還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舊脹得像氣球?其實啊,調理脾虛濕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補藥營養液」可不行,得一邊排水、一邊修管道,雙管齊下才有效! 為什麼參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 天天要聞

脾虛調理誤區:別瞎補!中醫說關鍵要讓脾胃「動起來」

很多人一聽說脾虛,第一反應就是買人蔘、山藥、黃精猛補,結果越吃越胃脹、口乾,甚至便秘——其實這是踩了調理的大雷!中醫里「脾虛」的核心不是「缺營養」,而是脾胃的「運化功能」罷工了。就像廚房下水道堵了,你還拚命倒雞湯,只會讓管道更堵一樣,補脾前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 天天要聞

提醒父母:服用他汀時,飲食上要少吃「4物」,一定要記在心上

「醫生說我膽固醇高,給我開了他汀……可是我還愛吃肉,還能吃嗎?」「聽說吃他汀不能喝柚子汁,是不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提問,在門診上幾乎天天都能遇到。確實,他汀類藥物是目前治療高膽固醇、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力選手」,很多中老年人長期服用。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 天天要聞

這種飲料促炎又促癌,還讓你更焦慮!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健康水

說到「健康水」,你腦子裡會浮現什麼?是清晨一杯溫開水,還是晚飯後一杯淡茶?可如果我告訴你,有一種飲料,它看似健康,其實卻是「偽裝者」,不僅會促炎、促癌,還會悄悄加劇你的焦慮——你還會相信它嗎?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今天要揭開的,就是:「果汁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