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健康|車厘子吃多會中毒?血脂高能吃雞蛋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5年02月11日16:40:33 健康 3192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姬薇

樂健康|車厘子吃多會中毒?血脂高能吃雞蛋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流感季可以持續吃奧司他韋來預防?車厘子吃多了會中毒?手機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會爆炸?白菜幫上出現黑點就不能吃了?加絨內衣有毒?

《2025年1月「科學」流言榜》發布,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流感季可以持續吃奧司他韋來預防

流言:一直以來,奧司他韋都是抗擊流感的「神葯」,因此可以持續服用奧司他韋預防流感。

真相:這種說法不夠嚴謹。奧司他韋是常用的抗流感藥物,主要是抑制病毒從被感染的細胞中釋放,減少病毒擴散。患流感時服用奧司他韋通常不會耐葯,但適應症把握不合理,導致藥物大量使用、不合理使用,也會出現藥物耐用。

奧司他韋可以用於預防流感的發生,一般是在接觸流感患者48小時以內使用,每天一次,用藥一周,同時要根據服用者的腎功能來調整劑量。但一旦停服,預防作用就不會再持續。而整個流感季會持續幾個月之久,在這個期間,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流感的密接者,讓每個人都天天吃奧司他韋來預防流感,顯然不現實也不靠譜。因此,不建議用長期服藥這種方式來預防流感。

此外,奧司他韋是針對流感病毒的藥物,對於非流感病毒感染無效。一般情況下,長期服用奧司他韋預防流感沒有必要,畢竟長期服用藥物,還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用藥安全風險,噁心、嘔吐、精神狀態改變等,都是奧司他韋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應該特別注意。

預防流感的好方法還有很多,例如每年在流感季來臨前注射流感疫苗,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對於流感的抵抗力,是能夠減少發生重症流感的更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積極加強運動鍛煉,在人口密集的場所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勤通風的健康衛生習慣,也是能夠有效減少病毒傳播、感染的重要防護手段。

降壓藥需要經常更換,否則會耐葯

流言:降壓藥得經常換,一直吃同一種,身體會耐葯,到時候就不管用了。

真相:這種說法有誤,實際上沒必要頻繁更換降壓藥。

選擇降壓藥的目的,是將血壓控制在合適範圍,避免對靶器官造成損害,起到保護身體的作用。在服用降壓藥過程中,若能達到此效果,就無需為規避所謂的藥物副作用而頻繁換藥。藥物副作用可通過監測進行觀察,例如部分藥物可能導致腳踝浮腫,有些藥物可能影響血液中肌酐的指標,這些都能被檢測出來。若監測後未發現副作用,就無需頻繁換藥。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可以換藥的,比如除了降壓還期望獲得額外的靶器官保護時,如部分藥物不僅能降壓,還能額外降低尿蛋白,對糖尿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控制有益,此時可遵醫囑調整用藥。但對於患者自身而言,若當前服用的藥物感覺良好,無副作用,且血壓達標,就沒必要為規避所謂的副作用而頻繁換藥,否則不利於血壓的穩定控制。

車厘子吃多了會中毒

流言:吃5顆車厘子就會導致氫氰酸中毒。所以車厘子不能多吃!

真相:車厘子里確實含有氰化物成分,但是微乎其微,正常吃根本達不到令人中毒的含量。且有毒物質基本都在果核里,一般人咬不開,也不會吃。

氰化物是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其結構由一個碳原子和一個氮原子通過叄鍵相連接。真正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氰化物會抑制細胞的呼吸作用,因而對人類和動物有害。

植物中的氰化物通常是以氰苷形式存在的。很多薔薇科植物的種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櫻桃、杏、李子等。不過,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而且,氰苷本身是無毒的,只是當植物細胞結構被破壞時,含氰甙植物內的β-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甙生成有毒的氫氰酸,才可引起人類的急性中毒。

那麼,櫻桃核里究竟有多少氰化物呢?每克櫻桃核仁中的氰苷折算為氫氰酸後大約只有幾十個微克,是苦杏仁的幾百分之一。加上人們一般不會有意去吃櫻桃核仁,因此櫻桃核使人中毒的情況非常罕見。

氫氰酸導致人的中毒劑量大約是每公斤體重2毫克左右,網上說吃了5顆櫻桃核仁就中毒的情況,其實非常不實際。一個櫻桃的核仁只有幾克,換算成氫氰酸最多也不到幾個毫克。可以看出,櫻桃核中即使有氰苷也是很少,而且吃進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變成氫氰酸,導致人中毒的可能性實在太小。

手機一邊充電一邊使用,會爆炸

流言:手機不能一邊充電一邊使用,否則會引起爆炸,很危險。

真相:這種說法不正確。

手機一邊充電一邊使用通常不會導致爆炸,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可能增加風險。現代智能手機一般都有完善的安全機制,包括過熱保護和電流調節功能,能夠在正常情況下保證充電安全。

充電過程中,電池本身會產生一定熱量,而使用大功耗應用,比如遊戲或視頻通話會讓手機進一步發熱。如果散熱條件不好,比如手機被覆蓋或置於高溫環境,可能導致電池溫度過高,極端情況下引發熱失控,甚至導致冒煙或起火。此外,劣質的充電器或電池可能輸出不穩定電流,增加短路風險,這是造成手機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安全,建議使用原裝或符合標準的充電器,避免在充電時長時間運行高負載應用。充電時,確保手機處於通風環境,不要覆蓋或壓住設備。當手機出現明顯發熱異常時,應立即停止充電並檢查。

總之,一邊充電一邊使用並不會直接導致爆炸,注意正確操作和使用正規配件可以大大降低風險,確保手機的安全運行。

加絨內衣有毒

流言:加絨內衣是將內層絨毛與外層面料黏合而成的,使用的黏合劑有毒,與皮膚接觸後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真相:這些說法都沒有依據。加絨內衣的主要材質往往是天然纖維與合成纖維的結合。其中,絨毛部分多為聚酯纖維、腈綸等合成纖維,面料部分有的是合成纖維,有的是全棉、羊毛、羊絨等天然纖維。不論哪種纖維,在符合國家標準的前提下,都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可以使用在內衣加工中。

在服裝生產中,黏合劑並不罕見,最常見的是聚氨酯類熱熔膠,簡寫為「tpu」或「pur」。這類熱熔膠的特點是黏結強度較好,材料柔軟有彈性,耐熱耐水,不會分解甲醛,符合安全標準。

需要提醒的是,消費者要注意避免採用「油膠」的加絨產品。聚氨酯類熱熔膠價格相對較高,部分商家為了降低成本,會用有機溶劑溶解膠水後黏合面料。這種油膠複合的面料雖不含甲醛,但會存在揮發性有機溶劑殘留的問題。不過,這類產品很容易辨別,因為揮發性有機溶劑有異味。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聞一聞產品,如果發現有刺鼻氣味,就不要選購了。

白菜幫上出現黑點就不能吃了

流言:一些大白菜上會出現洗不掉的小黑點,是不能食用的。

真相:白菜上洗不掉的小黑點是一種生理性病害,叫「白菜芝麻狀斑點病」。它的形成和氮肥施用量有關係,氮肥的施用量越多,出現小黑點的可能性就越大。

大白菜在生長期內受過量氮肥的影響,會導致細胞壁、細胞膜等正常結構發生變化甚至遭到破壞,影響其細胞的正常發育,在細胞壁扭曲變形處出現黑色物質,從而形成小黑點。小黑點主要集中在大白菜的葉柄表皮細胞,有些也可能發生在葉肉細胞上,使得大白菜看起來斑駁不堪,顏值下降。

此外,這些小黑點的形成還和大白菜的品種有關。常見的大白菜,葉片層層包裹,最終形成一個緊實的葉球,生長周期長;還有一些品種,如快菜,葉球鬆散,不形成緊實的葉球,生長周期短。生長周期短的大白菜,小黑點癥狀相對輕些。

一般來說,葉柄處的小黑點只是不好看,對白菜的營養和味道都沒什麼大影響。但如果葉片出現了變質發霉而導致的黑斑,就不宜食用了。

吃起來不鹹的食物含鹽量低

流言:吃起來不鹹的食物含鹽量低。

真相: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居民每天吃鹽控制在5克以內,可真正能做到低鹽飲食的人少之又少,其中有個重要原因是,隱形鈉很容易讓人忽略。有些食物即便吃起來不咸,也可能含有高鈉,比如雞精、醬油、腐乳等調味品及話梅、薯片、切片麵包、挂面、運動飲料等加工食品。建議大家在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盡量不買或少買高鈉食品(鈉含量>600毫克/100克)。同時,注意食用麻辣燙、螺螄粉、泡麵類的食物時不要喝湯,少吃蜜餞果脯等。

橘子瓣上的白絲是營養好物,能化痰止咳

流言:橘子瓣上的白絲營養豐富,有止咳化痰的功效,最好連同橘子一起吃。

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橘子上的這些白色絲狀物叫橘絡,又稱橘絲,橘絡其實也是一種果皮。「橘子皮」是有外、中兩層果皮,我們平時直接剝開的那層是外果皮,橘絡是「中果皮」。

從營養成分來看,橘絡所含的主要是水分和膳食纖維,也有一些植物多酚類物質,比如類黃酮。類黃酮是一種抗氧化物質,也有一定的殺菌作用,但是並沒有發現它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如果咳嗽嚴重,建議及時去醫院就診並遵醫囑治療。

老年人血脂高就不能吃雞蛋了

流言:雞蛋膽固醇高,吃了會讓血脂更高,所以老年人最好不要吃。

真相:這種說法不正確。

通常所說的血脂高,指的是膽固醇或者甘油三酯升高。雞蛋的營養成分,蛋清和蛋黃各有不同,蛋黃中主要是膽固醇,蛋清中主要是蛋白質。控制血脂,主要是因為攝入過多膽固醇可能引發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堵塞等問題,所以要限制膽固醇攝入。對於血脂高的老人,若擔心飲食對血脂的影響,可以選擇只吃蛋清,不吃蛋黃,這樣既能保證蛋白質攝入,又不會造成整體營養缺乏。

膽固醇是細胞壁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大腦的腦細胞代謝,也需要膽固醇提供營養支持。膽固醇水平過低,會影響認知功能和記憶力。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不能只顧其一,不顧其二。

所以,血脂高的老人並非要完全杜絕雞蛋,可以吃蛋清,少吃蛋黃。同時,大家對膽固醇要有科學認識,飲食上不必過度顧慮,應從人體整體健康的角度綜合考量。

聚焦 1月全國居民醫療保健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

2月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5%。其中,醫療保健上漲0.7%;食品價格上漲0.4%,非食品價格上漲0.5%。醫療保健價格在環比方面並未出現顯著波動,價格均持平。

聚焦 新版食品添加劑國標實施

2月8日起,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24)實施,規定落葵紅等經過調查不再具有工藝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不得在各類食品中使用;罐頭類食品中不得使用防腐劑;麵包、糕點以及焙烤食品餡料及表面用掛漿中不得使用防腐劑脫氫乙酸。

工人日報客戶端《樂健康》第568期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 天天要聞

他26歲,一次次血糖值升高,出現3種癥狀,或是糖尿病早期癥狀

糖尿病,早期並沒有明顯的警告,彷彿是一個隱藏在生活中的潛伏者。它不像一些急性病症那樣突如其來,而是悄悄地侵入,在不經意間改變身體的平衡。26歲的張凡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三種癥狀悄然出現在他的生活中,讓他意識到糖尿病的早期信號可能正在悄悄逼近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 天天要聞

「韭菜免收通行費韭菜薹要收費」引熱議,專家呼籲:讓綠通目錄更「鮮活」

近日,在四川樂雅高速符溪收費站外,一名司機與收費站員工因運輸的韭菜薹(俗稱韭菜花)是否應該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有網友提出,蒜薹和韭菜可免收通行費,韭菜薹為何卻被收費?高速路公司稱,韭菜薹或韭菜花不在《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中。對此,行業相關專家呼籲,隨著農產品種類的豐富和細化,《鮮活農產品品種目錄》也...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 天天要聞

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後,多名網紅醫生未下架宣傳視頻是否違規?律師回應

極目新聞記者 陳洋洋7月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隨後,多所醫療機構立即叫停了LVA手術。多名醫生髮布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頻未刪除7月11日下午,記者注意到,在多個社交平台仍有一些網紅醫生尚未刪除發布在個人賬號上的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宣傳視...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 天天要聞

專家談阿爾茨海默病手術被叫停:不符合臨床技術推廣的規範

「任何一項創新技術的推廣應用,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倫理審批和臨床研究驗證,在評估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再開展。」7月11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徐群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 天天要聞

人到中年,為什麼建議你每天去擁抱一棵樹?

人到中年,生活的壓力撲面而來:上有老、下有小,事業瓶頸、健康隱憂,有時,不是你不想放鬆,而是根本不知道怎麼放鬆。今天,想分享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方法:每天去擁抱一下大樹。別笑,這不是迷信,也不是嘩眾取寵,而是很多心理學家、健康專家都推薦的「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 天天要聞

健康旅行、預防中暑、防蚊滅蚊……權威版「桑拿天」生存手冊來了

7月11日,國家疾控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圍繞「健康度夏 科學應對夏季高發傳染病與高溫等健康風險」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回應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這樣看中國疾控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研究員潘力軍表示,近期國家疾控局、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和健康提示,旨在為公眾提供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