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比散步還簡單的動作,每天10分鐘,就能改善體態!

2025年02月08日01:23:02 健康 1534

靠牆站立在很多人看來是極具性價比的健身方式,它比散步簡單易行,又好處多多,「可以糾正身姿體態、緩解肩頸腰痛、強化下肢關節,甚至還能減肥減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實際上真的能獲得這麼多健康益處嗎?一起來了解↓

①靠牆站的這些好處是真的

許多人工作中久坐是常態,由此造成脊柱自頸部到腰部所承受的不平衡的壓力逐日遞增。為了維持更長時間的久坐,姿勢會代償形成頭前伸、圓肩駝背、骨盆前傾的不良體態。

不僅如此,久坐行為已成為慢病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與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肥胖、代謝異常綜合征甚至過早死亡都相關。靠牆站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久坐危害,對心臟有一定健康益處。

站立是一種替代坐姿的簡單方法,但對於平常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來說,純站著可能會覺得很累,而靠牆站則相對輕鬆一些,對於剛剛開始糾正久坐習慣的朋友更加友好。

一個比散步還簡單的動作,每天10分鐘,就能改善體態! - 天天要聞

·靠牆站的時候,可改善肌肉失衡和不良姿勢。通過後背貼靠著牆面給予身體一個空間和位置反饋,能增強身體對正確姿勢的意識,激活長期失用萎縮力弱的頸深屈肌、斜方肌中下束肌肉以及腹部的多裂肌和腹橫肌

· 靠牆站還能緩解頸肩腰痛。在正確站立練習的過程中,這些由於不良體態而失用萎縮的肌肉能夠得到鍛煉,幫助身體重新建立正確的前後和左右的肌力配比,長期緊張短縮的肌肉壓力得到釋放,有效緩解肌肉的過度使用導致的酸痛疲勞。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靠牆站只是一個「入門運動」,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改善體態、緩解肌肉緊張,至於其他更多的效果,則要合理看待。02

②靠牆站的動作要點📢

為了確保靠牆站立達到最佳效果,動作的準確性至關重要。以下是具體的站立要點:

·腳跟與牆的距離。腳跟距離牆壁大約一個足跟的距離,或直接貼牆站立,保持雙腳與肩同寬。

·背部緊貼牆壁。整個背部從上到下依次是後腦勺、上背和肩胛骨、臀部,這些區域要緊貼牆壁。

·避免頭部前傾。頭部保持中立,下巴微微向後收,避免頭部前傾,感覺下巴到頸部深層有肌肉(頸深屈肌)收緊的感覺。

·肩膀下沉。雙肩放鬆下沉,遠離耳朵,肩胛骨貼靠牆面,肩頭盡量貼靠牆面,感覺胸前肌肉(胸大肌、胸小肌)有牽拉的感覺。

· 手臂自然下垂。手臂自然下垂,手心朝向大腿。

· 腹部收緊。下背部距離牆面距離半個手掌為最佳,如果超過一拳可以通過腹式呼吸幫助調整,通過自然綿長的呼吸,在一吸一呼之間感受腹部肌肉微微收緊,抓緊縮小下背與腹部的空間,也會感到腰腹核心更加穩定。

·臀部肌肉激活。臀部肌肉微微收緊貼靠牆面,保持骨盆中立位。如果找不到感覺,可在兩腿之間加一個瑜伽磚或靠枕。

在進行靠牆站的練習時,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 避免過度用力:不要用力推牆,保持自然呼吸,避免肌肉過度緊張。

· 逐漸延長時間:初學者可以從短時間開始,逐漸增加站立的時間,以避免肌肉過度疲勞。

· 定期檢查姿勢:在練習過程中,定期檢查自己的姿勢,確保各個部位都正確貼牆。

· 避免長時站立: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可能會導致肌肉僵硬,建議定期變換姿勢或進行其他伸展運動

· 尊重個體差異:每個人的身體結構和柔韌性不同,練習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避免過度拉伸或壓迫。

· 疼痛立刻停止:如果在練習過程中感到任何不適或疼痛,應立即停止,並諮詢醫生或運動康復人士。

每天可以靠牆站立5~10分鐘,不宜超過半個小時。堅持站立,長期就會有效果。在站立之後,最好進行5分鐘慢走,因為站立時小腿肌肉需要消耗很多熱量,很容易出現肌肉酸痛的現象,而散步可以緩解這種現象。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 天天要聞

同一款葯,為何用醫保個人賬戶支付價格更高?

資料圖「一款藥物為何兩種價格?」近日,來自重慶的鄧女士向記者表示,自己在位於重慶銅梁區的一家藥店購買三黃片(葵花),店員告知售價為18元一盒,結賬時,鄧女士掏出醫保卡準備付款,收銀員見狀提醒她,刷醫保個人賬戶比付現金貴,需要支付26元。對此,鄧女士當即提出了質疑,得到的回復是「價格一直就不一樣」。面對明顯...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