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 「三九不颳風,來年一場空」「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古往今來口口相傳的眾多俗語,無不述說著冬三九的重要性。1月8日是冬三九的第一天,那冬三九是什麼呢?又有何不同之處?
冬三九因何得名?
冬三九,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第19至27天。據悉,冬三九和四九是數九天中最冷的時段,北方大部在三九期間進入一年當中最冷的時段,而南方大部大多是在四九更冷些。
在我國的陰曆上,用九九來計算時令,具體而言便是從冬至算起,冬至那天為交九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以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個九天,數滿九九八十一天為止,這時冬天已過完,寒氣散去,萬物復甦的春便不約而至。
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這是因為冬至後,地表熱量處於散失階段,而到了三九,地面熱量散失到了極致,再加上冷空氣的頻繁侵襲,使得這一時期成為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冬練三九好,精神煥發心不老
除了天氣寒冷,冬三九在我國民間還有許多有趣的習俗。據了解,在北方地區,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人們會在這一時期食用羊肉、牛肉等溫熱性食物,以補充身體能量,抵禦寒冷。而在南方,一些地方則有「數九」習俗,通過繪製「九九消寒圖」來記錄天氣變化,期盼春天的到來。
在中醫看來,冬三九時期,人體陽氣封藏於內,氣血運行緩慢,由於陽氣最弱,容易受到寒氣侵襲,氣血不暢,從而容易誘發或加重疾病,通過進補,有助於我們度過寒冬,為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冬三九,薑黃、大蒜、雜糧、肉類等食物是不錯的食補之選。做菜加入薑黃,既可以驅寒,又可以增加香味;而雜糧則是因其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加腸胃蠕動,也可以補充熱量和營養;肉類就更不言而喻了,冬天較為寒冷,吃肉類可以增加熱量攝入,保暖禦寒。
「冬練三九好,精神煥發心不老」,常言道,冬三九作為一年中最冷的時節,在此天寒地凍之際,也是鍛煉身體的最佳時刻,不僅能增強體質,還能錘鍊人們不懼寒冷的堅強意志。當然了,在冬三九進行鍛煉,也要根據自己的抗寒能力來決定,鍛煉時多加小心,防止摔傷。
「三九」來襲 天氣老刺激了!
早上天微亮,人還未起,便能聽到外面大風在呼嘯,和昨天略微有些「不像冬天」的樣子截然相反,冬三九開場便送來了一波寒冬「福利」。據中國天氣網預報,今天(1月8日)進入「三九」,冷空氣發力扭轉偏暖格局,北方風寒、南方濕冷來襲。
據河南省氣象台報道,受冷空氣前部氣壓梯度影響,1月7日白天到夜裡,河南北部、中西部風力逐漸加大,部分縣市出現5到6級大風,局地陣風8到10級。預計今天白天,全省大部仍有4級左右的偏北風,陣風6級左右。
同時,今明兩天,東北冷渦後部的偏北氣流將東西伯利亞和貝加爾湖一帶的冷空氣引導南下,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呈現下降趨勢。
「這股冷空氣影響範圍廣,降溫可直達華南。」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李寧分析稱,這股冷空氣路徑偏東,對中東部影響顯著,而且在南下過程中,還有向西迴流的冷空氣對西南地區也造成降溫。中東部大部地區前期氣溫偏高的格局將會被扭轉,多地最高氣溫還將刷新今冬以來新低。
「三九四九冰上走」,那河南今年咋還不能實現溜冰自由?據了解,主要是因為副熱帶高壓控制較強,副熱帶高壓位置是異常偏北偏強,且維持時間長,導致溫度非常難以下滑,即便出現冷空氣,對碰實力也較弱。(王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