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進了家族企業,工作清閑的她天天零食外賣,健康指標嚴重異常

2024年05月11日17:45:20 健康 1220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劉千 通訊員 張煜鋅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過度肥胖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等風險,還會誘發心腦血管意外,甚至威脅生命。所以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把肥胖定義為一種疾病。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讓我們一起來重新認識這個疾病。

畢業後進了家族企業,工作清閑的她天天零食外賣,健康指標嚴重異常 - 天天要聞

來源:視覺中國

這三類人最容易胖

近年來,肥胖患病率呈現快速增長,2023年《世界肥胖聯盟》最新報告指出: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有超過40億人超重或肥胖,佔全球總人口的一半以上。

最新的《中國肥胖患病率及相關併發症:1580萬成年人的橫斷面真實世界研究》顯示,34.8%的中國成年人超重,肥胖人群佔14.1%。雖然肥胖沒有特定的發病群體,但也存在容易發病的人群。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糖尿病肥胖專科副主任李宏春根據多年臨床經驗總結,有三類人群是比較容易肥胖的。

第一類是家族性或朋友間都胖的人。在門診中,經常會碰到「組團」來減肥的,或是夫妻,或是父母子女,或是親戚閨蜜兄弟。大家平時經常一起吃飯,喜好習慣也都相似。

上個月李主任就碰到紹興一家五口,爺爺、爸爸、媽媽、兒子、姑姑一起來減肥的。這家人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飲食都比較重口,平時做菜油、鹽、糖放得比較多。再加上爸爸是廚師,飯菜做得又好,自然就吃多長胖了。

第二類是應酬多的人。這類人群最典型的特點就是,飯局多,喝酒多,宵夜多,熱量攝入遠遠大於消耗,很快就長胖了。

第三類是從事電商直播等新媒體的人。長期的加班加點,內卷的工作環境,不規律的生活作息以及高糖高熱量的飲食攝入,是導致這類人群長胖的主要因素。

這三種肥胖要特別警惕

肥胖需要引起重視,而有些肥胖需要特別引起重視。

一種是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過度肥胖引起體重增加,導致活動受限,關節受損,特別是兒童青少年,做操、爬樓梯都感覺吃力,更別說跑步、打球。有的出現打鼾、睡眠呼吸暫停,導致第二天無精打采,無法正常工作學習,甚至因為肥胖產生自卑心理,出現精神問題。

第二種是因肥胖導致疾病。肥胖可以引起全身疾病,包括心梗、腦梗、脂肪肝、肝硬化,也是腫瘤的高危因素。

小胡是一名剛畢業一年的大學生,畢業後進入家族企業,因為工作清閑,沒有壓力,每天就在辦公室打遊戲、吃零食、點外賣,一年不到,身高165cm的她,體重從74kg長到了99.6kg,足足重了51.2斤。伴隨而來的是血壓、血糖、血脂、血尿酸的升高和肝功能受損。

第一次來李宏春副主任醫師門診時,血壓:168/104mmHg(正常值應低於140/90mmHg),空腹血糖:11.45mmol/L(正常值:3.89-6.11mmol/L),血尿酸:1017μmol/L(正常140-340μmol/L),血脂、肝酶等指標全都異常。通過三個月的調理,減重49.4斤後,「四高」和肝功能均恢復正常。

第三種是營養不良型肥胖。他們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稱,叫「泡芙人」或「瘦胖子」。這類人群看似體型正常或偏瘦,但是脂肪含量卻很多,體脂比很高,體型松垮,肌肉量低,全身捏起來鬆鬆軟軟的,不夠緊實,就像泡芙一樣,外表看著還算美觀,一打開全是奶油。這類人群的特點就是很容易累、體能很差,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還容易得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減肥到底減什麼?

減肥減什麼,這是很多肥胖患者最關心也是最焦慮的問題。減肥就是減體重嗎?只要體重下降就是有效減肥嗎?

肥胖是指一定程度的明顯超重與脂肪層過厚,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從這個定義我們就會明白,肥胖不是單純的體重增加,是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那我們要減的自然就是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不僅影響身材美觀,還會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跟胰島素抵抗、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全身炎症反應都有密切關係。

如何判斷自己的內臟脂肪高不高?最簡答就是做一個人體成分分析,看看自己的內臟脂肪面積和體脂比超不超標。其次也可以進行腰圍測量和腰臀比計算,以及抽血、超聲、核磁共振等檢查。

減肥不等於減重量,減肥不僅是要減去多餘的內臟脂肪,還要把因肥胖導致的疾病逆轉回來,把因肥胖影響到日常生活的因素祛掉,對於肚腩大四肢細的瘦胖子,因此減肥可能還要增加體重。

什麼減肥方式效果最好?

市面上有很多種減肥方式,李宏春副主任醫師建議大家在選擇減肥方式前,最好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對自己的肥胖情況進行評估。先看自己需不需要減肥,如果只是單純的分量重,內臟脂肪面積和體脂比都不高,血化驗指標沒有異常,不存在脂肪肝,那就不需要減肥。如果需要減肥,再分析自己肥胖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控制不住食慾想吃,還是作息不規律應酬多,抑或是疾病引起的肥胖等,先對自己的肥胖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評估。

其次,要弄清楚減肥方式的原理。每種方式都有不同的減肥原理,有的是通過增加飽腹感或抑制食慾減少進食而減肥,有的是通過穴位刺激或運動等增強代謝而減肥,還有的是通過縮小胃容積減肥,要根據不同的肥胖誘因選擇不同的減肥方式。減肥還要關注安全性,任何減肥方式安全性都是第一位的,如果減肥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那這樣的肥寧可不減。

再者,減肥一定要循序漸進。俗話說,一口氣吃不成胖子,同樣道理,減肥也不能一蹴而就。雖然我們糖尿病肥胖專科門診的減肥效果是明顯的,平均月體重能減8-10斤,內臟脂肪面積能減15cm2左右,但還是有很多患者非常著急,需要減的更多,我們都會勸其放慢速度,只有循序漸進、階梯式下降,這樣減肥才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如何判斷減肥是否有效,李宏春副主任醫師建議大家關注三個方面,

一看自己不適癥狀是否得到改善。減肥要重視體質的調理,祖國醫學在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中醫藥根據不同的體質辨證施藥,在減肥的同時,改善不適癥狀。如果減肥後頭暈眼花、四肢無力、胃腸功能也不舒服,那這個減肥方式可能就不適合自己。

二看內臟脂肪面積和體脂比是否下降。這個一般每個月複查一次,如果有下降,那就是有效的。三看是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肥是短期的,生活習慣的養成才是終身的。通過減肥不僅要達到減重降脂的目標,更要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

「減肥是減內臟脂肪,減肥的同時要調理好體質,更要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李宏春副主任最後提醒。

「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 天天要聞

最全爸媽保險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買!

爸媽上了年紀,身體各項機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媽這一輩大都沒有保險,一旦生大病,治療費高昂。重病面前,醫保報銷的錢只是杯水車薪,很多家庭因為掏不出十幾萬醫療費,只能放棄治療。如果你爸媽還沒有保險,建議趁早配齊,關鍵時候能救命!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來源:重慶晚報】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