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陳女士,老年生活過的並不快樂,自從5年前就被確診糖尿病,吃飯和運動都在自己和家人的仔細斟酌下進行,沒有自由不說,真的很累!
想吃的食物不能吃,不想動還要出去散步,尤其是散步,早上2小時,晚上2小時,陳女士說,「我感覺一天都在走,早上起來要走路,晚上睡前還要走路,唯一感到安慰的是,血糖控制還可以。」
但最近兩月,卻開始出現問題了。
左腳疼痛不說,還流膿了,陳女士到醫院複診發現:左足紅腫,皮溫較高,左弓背有一塊4*3cm的皮膚缺損,左足外緣側還有一1.5*1.5cm的潰爛流膿破損處,左足底也有一塊1*1cm的皮膚缺損,左4/5趾發黑潰爛。
結合陳女士的描述和體格檢查結果,主治醫生考慮糖尿病足伴有感染,建議陳女士住院治療,陳女士和家人商量之後,也感覺住院更安全,於是當天就收拾東西住進了醫院。
住院後,主治醫生為陳女士完善了相關輔助檢查,陳女士的白蛋白以及白球比均低於正常值,血糖值(9.99mmol/L)高於正常值,炎症指標(C反應蛋白83.1mg/L、白細胞10.21*10⁹/L)高於正常值,這些異常檢查結果也印證了主治醫生的判斷。
但是,這一結果卻使陳女士迷茫了,她平常已經很注意了,且自己測量的血糖值也正常啊,咋還會出現糖尿病足呢?不是說血糖控制好,就很少出現併發症嗎?
其實,按照陳女士的說法,醫生也很迷茫,按理說,血糖控制很好的話,糖尿病發生的概率確實會降低,陳女士這是咋回事呢?
她的血糖控制的真好嗎?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醫生又為陳女士檢查了糖化血紅蛋白,數值偏高,這一檢查結果印證了醫生的想法,陳女士的血糖控制不佳,她自行測得的血糖值並不准,再加上過度的運動量,也就導致了陳女士糖尿病足的發生。
過度運動,或不是健身,你在傷害自己
糖友適合運動嗎?適合,糖友堅持科學運動,不僅可以增加血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還能增強胰島素的敏感性,對降血糖有好處。
但要注意不能過度運動,這樣很容易起到反作用。很明顯的一點就是低血糖發作,並且發作次數和運動強度有一定關係,同樣都是間斷性運動,但是高強度運動明顯比中等強度運動更易出現低血糖癥狀。
並且,大家不能小瞧低血糖癥狀,它可不僅會導致頭暈,嚴重低血糖可能引起患者昏迷,搶救不及時可能離世,所以如果真出現了這一癥狀,一定要及時調整運動方案。
另外,糖友如果運動過度,可能會像陳女士一樣,出現糖尿病足(下肢遠端神經的異常和不同程度周圍⾎管病變所導致的感染)的風險增大。
像陳女士一樣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下肢神經病變,因為血漿中的葡萄糖水平過高可能會破壞神經元的交流能力,從而導致神經獲取的營養和氧氣越來越少;並且血漿中的葡萄糖水平過高,對於血管也是一大挑戰。如果,這種情況下造成因為過度運動造成足部損傷,很難痊癒。
過度運動,還可能使糖友更容易出現酮症酸中毒(交感興奮,血糖濃度急劇升高,分解脂肪多,再加上胰島素水平較低,很容易造成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損傷(合併腎病的糖友,過度運動可能導致蛋白尿增加)、心腦血管意外風險增大.......
所以,糖友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功課:運動量是否合適?運動項目是否能長期堅持?什麼時間運動?鞋子是否合適?如果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常,建議詳細諮詢主治醫生哦!
錯誤的運動不如不動!
40~70%糖尿病足患者已發生感染,該怎麼辦?
糖尿病足這一併發症能有多常見呢?全球範圍內,每年大約有400萬糖友會出現糖尿病足,並且這其中40~70%的糖友,在剛就診時就已經發生了感染。
那麼,面對糖尿病足感染,我們該怎麼辦呢?
病情嚴重程度不同的患者治療方案並不相同,像僅僅出現在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局部感染,潰瘍區域往往≤2cm,這時候排除其他病因之後,口服抗菌藥物治療即可,效果一般較好。
但是,病情如果更嚴重,像潰瘍區域往往>2cm、皮溫過高或過低、心率/呼吸頻率過快等情況存在時,往往就需要精美給予抗菌葯治療,情況有所好轉之後再口服抗菌葯治療。
陳女士的情況就符合後者,經過系列治療之後,效果較好,被醫生叮囑運動注意事項之後,順利出院。然而,有些患者的病情更加嚴重,需要手術這是怎麼回事呢?
周圍神經減壓術,為糖尿病足患者增添一個「後山」
有些糖尿病足患者存在嚴重的缺血性潰瘍,這種情況下需要積極進行手術治療,降低截肢發生率。
並且,大家要知道,糖尿病足患者之所以出現潰瘍等情況,追根到底還是由於血供缺乏,所以為了更好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血供很有必要!
在臨床上,通過搭橋使血液繞過阻塞血管的下肢動脈旁路移植術、藉助支架進行下肢動脈腔內治療、牽拉骨皮質使血管循環重建的脛⻣橫向⻣搬移微⾎管再⽣術、以及⼲細胞移植和細胞⽣⻓因⼦的作⽤下導致的新⾎管形成,增加了側⽀⾎管和⾎流,從⽽改善⾜部⾎液供應,這四種方法很常用。
不過,有種較新療法——周圍神經減壓術,為糖友提供了新的依仗。
周圍神經減壓術是通過松解在周圍神經生理解剖狹窄處的神經,進而改善軸漿運輸及周圍神經的血供,修復損傷的神經,來達到治療目的。
不僅手術耗時短、患者痛苦小,而且效果很明顯。目前,全世界範圍內有超過6萬多名患者都接受了這一手術,90%以上的患者癥狀都得到了明顯改善。
所以,如果大家真出現了糖尿病足癥狀也不要過於擔心,我們目前的治療手段很多。不過,還是建議大家從根源上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準確監測血糖、不過度運動、注重營養補充等等小細節大家一定要記得。
參考文獻:
[1]夏如意,唐棣,吳娟娟,等. 糖尿病患者創面難癒合的機制及治療新進展 [J]. 中國美容整形外科雜誌, 2024, 35 (03): 161-164.
[2]李晴. 警惕糖尿病患者並發低血糖症 [J]. 上海醫藥, 2014, 35 (14): 35-37.
[3]張瑞霞. 糖尿病病人運動療法的健康教育 [J]. 全科護理, 2013, 11 (24): 2293-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