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胃腸炎近期多發 孩子腹痛、腹瀉可以這樣應對

2024年04月11日15:05:13 健康 1332

近期,在市婦兒醫療集團急診兒科希望廣場病區,急性胃腸炎患兒明顯增多,兒科醫生提醒廣大家長,春季兒童容易患急性胃腸炎,保持個人衛生和食物安全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

兒童急性胃腸炎近期多發 孩子腹痛、腹瀉可以這樣應對 - 天天要聞

今年春季急性胃腸炎患兒較往年增多

市婦兒醫療集團急診兒科希望廣場病區主任陳海明表示,今年春季急性胃腸炎患兒較往年增多。急性胃腸炎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兒童患急性胃腸炎的原因包括感染性因素:病毒感染,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細菌感染,如大腸埃希菌感染以及其他病原菌感染。非感染性因素:進食及餵養不當、食物不耐受等。「春季早晚溫差較大,人體在適應這種氣候變化的過程中,胃腸道功能容易受到影響。嬰幼兒胃腸道功能發育尚未成熟、抵抗力低,若保暖不當,腹部受涼使腸蠕動增加,容易中招。」

據了解,兒童患病後一般會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熱等癥狀,嚴重的會伴有脫水、離子紊亂及酸鹼平衡失調等。陳海明建議,如果出現急性胃腸炎相關癥狀,應調整飲食、合理用藥、預防和治療併發症。

哪些情況須去醫院?

陳海明表示,如果孩子出現頻繁嘔吐,可以先禁食、禁水2小時左右,待嘔吐癥狀緩解,可少量多次飲水。若無嘔吐,可以吃粥、麵條等流質食物。盡量不吃甜食和刺激性食物,不能吃生冷的食物。不建議吃水果,更不建議吃西梅、李子、火龍果等會導致腹瀉加重的水果。粗纖維蔬菜建議適當減量,避免膳食纖維攝入過多,導致腹瀉加重。

如果嘔吐較快停止,孩子精神狀態好、沒有高熱、沒有劇烈哭鬧及劇烈腹痛,可飲水、進食,尿量不少,可先居家觀察。主要關注孩子精神狀態、尿量、體溫、有無腹痛,嘔吐物有沒有咖啡色的液體,大便有沒有膿、有沒有鮮血等。

如果有以下情況,建議及時就診:孩子年齡小於1歲(尤其小於6個月);低體重;24小時內嘔吐次數大於5次,腹瀉次數大於6次;有高熱;有短腸、代謝疾病、發育遲緩等基礎疾病;孩子腹痛劇烈、腹瀉量大、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無法口服給葯;6小時未排尿;出現明顯口渴、皮膚乾燥、眼窩凹陷、淚少、神志改變、容易激惹、淡漠、嗜睡等脫水體征;便血;嘔吐物中有咖啡色物質等癥狀。

生病期間如何護理和用藥?

陳海明表示,對腹瀉頻繁的孩子要注意肛周護理,清水洗凈臀部皮膚後軟紙吸干水分,如局部皮膚髮紅,可塗抹少量軟膏類抗菌素(如紅霉素軟膏等)預防感染;嘔吐後及時清理乾淨口腔殘留物,溫水漱口保持口腔乾淨。

兒童用藥須遵醫囑進行。推薦選擇低滲口服補液鹽,每次稀便後補充一定量的液體,直至腹瀉停止。也可選擇蒙脫石散、益生菌等。需要注意的是,消炎藥一般是指青黴素類、頭孢類等抗菌藥物,針對特定細菌感染有效,病毒感染及餵養不當、過敏、食物不耐受導致的胃腸炎不需要使用消炎藥。

急性胃腸炎該如何預防?

預防的關鍵措施是保持個人衛生和食物安全。

  1. 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接觸可能污染物後都要洗手。

  2. 避免交叉感染:有急性胃腸炎癥狀的患者,不能與孩子緊密接觸,如分享玩具、餐具等。

  3. 確保食物安全:保證食物清潔衛生、充分煮熟,保持餐具清潔。

  4. 天氣變化注意腹部保暖。

  5. 接種疫苗:可自願接種輪狀病毒疫苗,有2種口服減毒活疫苗,接種年齡略有不同,但是都在3歲內,具體應用家長可向預防保健站諮詢。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黃鳳桐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著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