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天之後,很多人都感覺身如重裹,每天睏倦乏力,身體水腫,皮膚油膩,皮膚暗淡,喝一口水都長肉,身上的贅肉更是一層又一層,這其實都是體內有濕氣的原因。
而一說到祛濕,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想到的都是薏米,不可否認,薏米是一種祛濕佳品,但是它的性味偏寒,很多脾胃不好的人吃了之後,很容易導致胃不舒服或是拉肚子。
但其實,市面上還有一種食物,它的祛濕功效比赤小豆、薏米更強,還不傷脾胃,這裡說的是「芡實」,俗稱雞頭米,可能很多人沒聽說過它。
「祛濕王」原來是它,比薏米強10倍,一周3次,補腎養胃,濕氣偷偷逃走,春天要多吃,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一下芡實。
在《本草綱目》就有記載:「止渴益腎,治小便不禁,遺精,白濁,帶下。」芡實還有著「水中人蔘」和「水中桂圓」的美譽,是傳統的中藥材和珍貴的天然補品。
它可以長期吃,而且性味平和,對身體也沒有傷害,也不寒涼,特別是濕氣重又拉肚子的人,很適合吃芡實。
推薦食譜:芡實鯽魚湯
主要食材:鯽魚、芡實、蓮子、淮山片
具體做法:
1、準備700克的鯽魚,60克芡實,50克蓮子, 30克淮山片,芡實具有補脾固腎的作用,蓮子有降心火,清心安神的作用,今天的食材,是適合4-5人喝的份量。
2、將芡實、蓮子和淮山片放入碗中,往裡加入適量的清水,給它浸泡10分鐘,然後再給它清洗乾淨,先放一旁備用。
3、準備一口砂鍋,將洗乾淨的芡實、蓮子和淮山片倒進去,再倒入適量的清水,因為乾貨是比較硬的,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20分鐘。
4、現在來處理鯽魚,把魚鱗和肚子里的黑膜,給它清洗乾淨後,再在鯽魚表面切花刀,這樣在煮的過程中,更容易地把營養融入到湯水裡。
5、起鍋,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再將清理乾淨的鯽魚放進去,然後加入少許的食用鹽,把魚煎至兩面金黃,即可盛出。
6、這時候芡實和蓮子,已經煮得差不多了,接著把煎好的鯽魚放入砂鍋中,再放入幾片生薑去腥,煮開後,轉小火再煲40分鐘。
7、時間一到,再根據自己的口味,往裡加入適量的鹽調味,一道口感香甜沒有腥味的芡實鯽魚湯就做好了,小孩子脾虛,建議經常喝這道湯水。
推薦食譜:芡實芋頭煲
主要食材:芡實、芋頭、胡蘿蔔、大蝦、干百合、芹菜、椰汁
具體做法:
1、準備一些芡實,再將芋頭切成小塊,胡蘿蔔切成丁,芹菜也切成丁,接著再準備幾隻大蝦,還有少許泡發的百合,先放一旁備用。
2、起鍋燒水,先將芡實、胡蘿蔔丁倒進去,差不多煮熟了,再將芹菜丁、百合倒進去,用勺子給它攪拌一下,讓其受熱均勻,煮好後,控水撈出備用。
3、再次起鍋,往裡倒入適量的食用油,油熱後,將芋頭倒進去稍微炸一下,接著將剛煮好的食材,再加入一點鹽,快速翻炒均勻。
4、接下來將所有食材,全部轉移到一口砂鍋中,做芡實芋頭煲,如果有淡奶或是椰漿來做,味道會更好。
5、如果沒有淡奶跟椰漿的話,那就直接倒入一瓶椰汁即可,不用加水了,然後蓋上鍋蓋,開大火煮10分鐘左右。
6、時間到了之後,再將處理好的大蝦,給它放進去,然後試一下鹹淡,即可關火出鍋,一份香噴噴的芡實芋頭煲就做好了,喜歡的朋友,趕緊收藏起來試試吧。
結語:「祛濕王」原來是它,比薏米強10倍,一周3次,補腎養胃,濕氣偷偷逃走,春天要多吃。
如果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的話,記得轉發給更多的朋友知道,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感謝你的支持,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