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2023年12月28日15:55:33 健康 1455

隨著中老年人逐漸成為社會的主要群體,他們的生活習慣、健康狀況、飲食選擇等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中國人的烹飪中,鹽可以說是百味之首,無論是川菜還是魯菜,或者是家常小炒,離不開辛辣、麻辣以及鹹味的調料。但過度的攝入對我們身體的危害同樣不可忽視,特別是對於中老年人來說,這一點變得尤為重要。因此補鉀就顯得更為重要,那麼在生活中補鉀需要注意什麼呢?讓我們跟著文章繼續探索。


多補鉀的重要性


首先,我們來理解鉀元素對身體的重要性。鉀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之一,在維持血壓、心率以及人體內液平衡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影響著我們的神經肌肉活動、呼吸、體液酸鹼平衡等多個方面。

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 天天要聞

尤為重要的是,鉀離子心臟的健康至關重要。心臟要保持正常跳動,必須有充足的鉀。如果人體血鉀濃度偏低或偏高,那麼細胞活動就會出現問題,引發心臟泵血無力,甚至心臟驟停的危險。


其次,鉀還能保證人體的正常代謝。肌肉收縮、肢體運動等活動,都離不開鉀、鈉等離子的協同作用。無論是碳水化合物還是蛋白質的代謝,都需要鉀的參與。


此外,大量的醫學研究表明,鈉和鉀在人體內的平衡對維持正常的器官功能至關重要。

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 天天要聞

其中,鈉和鉀分別是細胞外和細胞內含量最豐富的陽離子,它們原本應保持動態的平衡狀態。但是,當食鹽攝取超量時,會破壞這種平衡,導致多種健康難題,例如腎臟壓力加大,以及誘發高血壓等病症。


面對這種情況,科學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力的對策:增加鉀元素的攝入。鉀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鈉和水分,這樣一來,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減輕高鹽飲食造成的傷害。


當然,就像補充鈣質一樣,補鉀也需要講究方法和技巧。


合理補鉀注意這5點


那麼具體應該吃些什麼呢?這裡給大家一些推薦:


1、首先,水果是補充鉀的好來源,如香蕉、橙子、木瓜、哈密瓜等;

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 天天要聞

2、其次,薯類和雜糧中的鉀含量也非常高,例如紅薯、土豆、山藥、紅豆、小米等;


3、綠葉蔬菜如菠菜、芥藍莧菜等,以及口蘑鮮蘑雙孢蘑菇等菌類蔬菜,他們都是鉀的優質供應商。


4、同時,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等也富含鉀元素。

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 天天要聞

5、控制鹽的攝入。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需要徹底放棄鹹味,只是需要我們在飲食中做出一些改變,比如用低鈉鹽代替普通鹽,少吃加工食品等。


這些日常生活中容易獲取的食物,不僅有助於我們補充鉀元素,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幫助我們維護全面、平衡的飲食。只要我們遵循這些原則,就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時,還保持身體健康。


更為重要的是,雖然補鉀對於維持正常身體機能至關重要,但任何事物都不能過度,否則反而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需注意。

吃飯「口重」怎麼辦?這是提醒你該多補鉀了!科學補鉀牢記這5點 - 天天要聞

如果大量攝入含鉀藥物或口服鉀製劑等可能會導致體內鉀過多,引發心跳減慢甚至停止波動的嚴重後果。因此,在補充鉀元素時,必須聽從醫生的建議,並以食補為主。


總的來說,補充鉀元素對於維持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尤其對於中老年人更是如此。因此,我們應該把它看作是與補充鈣一樣重要的日常生活任務。然而,在補充鉀的過程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性和科學性,避免過度補充帶來的副作用。願每一位中老年朋友們可以有效地通過飲食調整,達到鈉鉀平衡,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 天天要聞

大一女生頭孢過敏,拔針自救仍不幸身亡,多方回應

4月15日深夜,在湖北省宜昌某高校就讀的陶蘭,因腹痛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就診,被診斷為腸胃炎。輸液室走廊上,陶蘭靜靜坐在長椅上,盯著吊瓶里的頭孢曲松鈉緩緩滴落,突然,一陣強烈的不適感襲來,陶蘭呼吸急促。4分鐘前,護士為其換上這袋葯後匆匆離開,陶蘭起身呼救,卻發現身邊沒有醫護人員,儘管她立即自行...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 天天要聞

維生素C是西梅的16倍,還高鈣高蛋白質!這種菜現在吃正好

有一種野菜,經常在鄉間田野、路旁溝邊出現,以前人們會拿它喂家畜;然而又因為其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被人稱為「長壽菜」。它就是生命力旺盛的野菜——馬齒莧。馬齒莧又叫螞蚱菜、長命菜、五行草、馬莧、五方草等,在我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 天天要聞

協和VS浙大4+4模式:浙江695分學霸班,無後門內幕曝光!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 天天要聞

協和躺槍背後:浙大4+4醫學班695分起底,無後門規則引熱議

近日,董小姐憑一己之力,將協和4+4培養模式,推入「錄取公平性」爭議漩渦,人們這才發現,上交大才是國內4+4模式最早的實踐者,3年後浙大也採用4+4模式培養醫學博士。不過,浙大的巴德年醫學班,以695分的變態高考門檻、20%以上的殘酷淘汰率,以及「純分數說話」的招生規則,硬生生撕開了醫學教育爭議的另一個切口——在公...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 天天要聞

張國棟棟樑大健康:運動後滋補,快速恢復身體活力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後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流失水分和電解質,及時合理的滋補有助於快速恢復身體活力,減少疲勞感。運動後首先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可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及時補充因出汗流失的鈉、鉀等元素。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瞳孔中央全白了!武漢25歲男子一夜之間眼睛看不清,醫生緊急提醒

在大眾的普遍認知里白內障往往是 50 歲以上人群的 「專利」然而武漢 25 歲的市民小吳卻在一夜之間患上了白內障經醫院檢查醫生判斷這一罕見病症與他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回想起自己患上白內障的經歷,25 歲的武漢市民小吳至今仍感到難以置信:「就一夜之間,睡一覺起來開始,左眼看不清了。然後慢慢沒過兩天,右眼也看不清了。...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天天要聞

應急科普丨假期返程 安全須知

" 五一 "假期餘額告急!返程高峰要來了!你是否已經踏上了返程之路?假期返程,安全第一!這份假期返程安全攻略一定要了解!來源: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融媒體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