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飲食,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對三高、冠心病患者更是重中之重。三餐吃不好、吃不對,很可能吃的葯全都白費了。
我們常說,三高、冠心病患者飲食要少油少鹽,飲食均衡,其實不僅是吃的內容有講究,進食的順序也很重要,第一口吃什麼,更加重要,對血糖血脂高低都有影響!
你的飲食順序對嗎?
南方人吃飯前會先喝「靚湯」,北方人卻會先吃饅頭、米飯。哪個飲食順序好呢?答案是,先喝湯、吃菜,最後吃主食比較好。
第一口:喝湯
第一,讓腸胃「熱熱身」
一般情況下,兩餐之間會間隔好幾個小時,腸胃幾個小時沒有「賣力工作」,如果突然進食難消化的食物,容易損傷腸胃。湯喝起來熱乎還好消化,喝下去,可以讓腸胃有一個緩衝和準備。
第二,潤滑腸胃
熱湯可以潤滑腸道,更利於營養的吸收。
第三,減少熱量攝入
湯品一般比主食的熱量要低,先喝一點湯,增加一些飽腹感,可以減少主食的攝入,從而避免攝取過多熱量,減少血脂升高風險。
雖說飯前喝湯好處多,但也不是所有湯都是健康的。建議少喝豬蹄湯,排骨湯,肉湯,母雞湯等油脂過多的湯。可以選擇蔬菜湯、菌菇湯、蛋花湯等清淡的餐前喝。注意,嘌呤易溶於水,攝入過多會導致尿酸升高,高尿酸的病人,不建議喝過多的湯。
第二口:吃蔬菜
蔬菜營養豐富,熱量低,是健康飲食必備。據研究,人體必需的維生素C的90%、維生素A的60%來自蔬菜。
維生素C具有增加血管韌性、增強血管彈性的作用;維生素E具抗氧化作用,可抗衰老抑制血小板聚集從而降低心肌梗死和腦梗塞的危險性;鎂可以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凝血,防止血小板凝集;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而這些物質,蔬菜中含量最多。
十字花科類蔬菜可以護心降血脂,芹菜可以降血壓,黑木耳及洋蔥是「天然的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患者,多吃蔬菜好處多!然而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對蔬菜的攝入都偏低
先吃菜,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蔬菜的攝入量。其次,蔬菜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會增加飽腹感,先吃蔬菜,可以讓人避免進食過多,攝取熱量過高。
第三口:吃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是指植物蛋白中的豆製品,動物蛋白中的蛋類、牛奶、魚、蝦、去皮雞肉等。
蛋白質是人體所必須的物質。如果人體攝入蛋白質不夠,就會容易肌肉酸痛,臉色頭髮失去光澤,容易感冒,受傷恢復慢。
而適當補充優質蛋白,可以幫助冠心病病人增強體質,且有利於心肌的更好恢復。
第四口:吃主食
現在很多地方主張戒碳水,不吃主食來保持健康,其實這種做法不完全對。米、面中也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的許多營養物質,不可以完全不吃。
想要健康飲食,營養全面,可以把主食放在最後吃,少吃。
另外,主食的種類也應該從精米精面,改為粗糧。比如糙米,黑米,南瓜,紅薯等,營養更高,升血糖更慢。
關於餐後水果,不建議餐後立即吃,避免消化不良和腹痛。吃完飯休息一會兒,可以適當吃些水果調節一下。
哪一餐,應該吃得最好?
一日三餐,哪一餐吃的最好才最健康?有句話說:「早餐吃得像公主,午餐吃得像國王,晚餐吃得像乞丐」,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還不夠精確。
其實一日三餐中,早餐應該攝入全天熱量的50%,午餐攝入全天熱量的30%,晚餐攝入全天熱量的20%。早餐可以吃得更營養豐富些,讓一天都精神抖擻;晚上活動少,要少吃。
給三高、冠心病患者的一日三餐食譜參考:
健 康 食 譜
早餐:
雜糧粥一小碗,什錦砂鍋菜半碗,雞肉少許,牛肉少許,雞蛋一個
午餐:
菌菇湯一小碗/銀耳湯,紅薯一個,青菜炒豆腐少許,魚肉少許
下午零食:
堅果一小把,新鮮水果若干
晚餐:
牛奶一杯,青菜少許,玉米一根
把三餐安排好,做到多樣、有節制,你會發現,三高控制起來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