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治療應該糾正的幾個錯誤認知!

2023年12月04日18:13:11 健康 1855

目前我國高血壓是發病大國,但我國高血壓的現狀是三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達標率低,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提高大家對高血壓防治意識尤為重要,可減少高血壓併發症的發生。

但在臨床治療中,往往出現好多認知錯誤,就一些常見的錯誤認知,今天共同探討,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血壓治療應該糾正的幾個錯誤認知! - 天天要聞

感覺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吃藥

有一部分高血壓病人,在體檢或其他疾病診療過程中發現血壓高,但不認可,不接受,根據高血壓診斷標準已診斷為高血壓病,但認為自己沒有癥狀,即便血壓高對身體也不會有傷害,更不用服藥。是錯誤認知,沒癥狀不代表沒危害。

還年輕吃藥太早

高血壓病人儘早啟動藥物治療,是早治療早受益。有個別病人對高血壓極不重視,認為還年輕服藥太早,血壓高也不一定就吃藥,豈不知高血壓對人體是慢性進行性損害,對心、腦、腎、眼、周圍血管每時每刻都是一個傷害,不積極控制血壓,會引起心、腦、腎、眼、周圍血管嚴重併發症,一旦出現高血壓併發症給治療帶來很大困難,嚴重者危及生命。

高血壓治療應該糾正的幾個錯誤認知!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可以不吃藥來控制嗎?

血壓高了,是不是不吃藥來控制血壓?看具體情況,對一些初發一級高血壓,可以生活方式干預三個月,如生活方式干預三個月,血壓達不到目標值,就馬上啟動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要有毅力,要持之以恆,否則是達不到降壓目的。生活方式干預包括膳食合理、低鹽低脂高鉀飲食、戒煙、戒酒、運動、控制體重、作息規律、保持心情舒暢。

血壓正常後可以停葯

高血壓分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把引起高血壓的疾病治療後血壓自然恢復。原發性高血壓,是遺傳疊加其他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高血壓病的治療大部分需要終身服藥維持,只有極少數人通過生活方式干預,可以停葯。二級以上高血壓用藥血壓正常,一般不能停止藥物服用,血壓正常是藥物的作用,而不是疾病的根治。

高血壓治療應該糾正的幾個錯誤認知! - 天天要聞

別人的治療方案有效,可以借鑒

有個別高血壓病人不是找醫生進行綜合判斷做出治療方案,而是借鑒朋友、鄰居的治療方案,高血壓治療個體化治療是治療高血壓原則之一,適合其他人的方案不一定適合你,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年齡,血糖,血脂,及其他危險因素不同,所以對其他人的有效方案,對你不一定適合,適合自己的才是合理的。

總之,高血壓病人不能出現兩個極端,既不能過度緊張、焦慮,也不能輕視、不管不顧,應該經專業醫生合理治療,病人按時足量服用藥物,才能收到理想治療效果,避免心、腦、腎、周圍血管併發症。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暑了吃退燒藥降溫?體格越好越容易中暑?空調開一會兒關一會兒更省電?別信這些「熱流言」 - 天天要聞

中暑了吃退燒藥降溫?體格越好越容易中暑?空調開一會兒關一會兒更省電?別信這些「熱流言」

中暑了能吃退燒藥降溫嗎?空調是不是一會兒關一會兒開更省電?梅雨季節,千萬別被這些「熱熱」的科學流言左右了心智。6月科學流言榜出爐,都是些初夏人們關心的事。 中暑了可以吃退燒藥降溫? 流言:中暑和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一樣,只要吃退燒藥降溫就會好。 真相:人體的內部體溫是由大腦中的下丘腦調節的。下丘...
調查顯示大多數小林製藥事件健康受損者仍處於慢性腎病狀態 - 天天要聞

調查顯示大多數小林製藥事件健康受損者仍處於慢性腎病狀態

6月30日,日本腎臟學會在橫濱市舉行會議。圍繞小林製藥公司含紅曲成分問題保健品事件,該學會公布了對206名被認定因服用相關保健品而出現健康受損狀況的消費者的調查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其中不少人的腎功能沒有完全恢復。此外,在部分案例中,健康受損的消費者在住院後身體逐漸衰弱,最終死亡,疑似為相關保健品導致的死亡...
全方位聚焦青少年健康科普 「小衛士訓練營」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全方位聚焦青少年健康科普 「小衛士訓練營」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

圖說:中山醫院2024年度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楊浦行專場活動舉行 主辦方供圖(下同)今天,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2024年度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啟動儀式暨楊浦行專場活動舉行。這次活動是全市首個由醫學科普研究所牽頭,聯合多方力量共同開展的跨界融合青少年健康科普系列活動。項目...
造福鄉親!溫朝陽教授在阜南縣設立名醫工作室 - 天天要聞

造福鄉親!溫朝陽教授在阜南縣設立名醫工作室

大皖新聞訊    6月30日,阜南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鬍允凱為阜南縣人民醫院「溫朝陽教授名醫工作室」揭牌。即日起,北京大學國際醫學院超聲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溫朝陽將利用節假日來家鄉開展義診,而且每月不低於一天。溫朝陽是一位從阜南縣走出去的醫學博士,深耕血管超聲、心臟超聲、淺表器官超聲及介入超聲領域。「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