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而且,人在酒足飯飽之後,體內的血液便會開始向胃腸道湧入,此時,大腦會處於相對放鬆的狀態,身體機能也比較平穩,在這種情況下,適當靜下來休息是非常有利於身體健康的。
然而,很多朋友卻常常在飯後做一些不利於健康管理的事情,並因此給一系列疾病提供了「趁虛而入」的機會,對此,醫生表示,吃完飯後,這幾件事情盡量別做,以免危害腸胃健康,不要等胃病嚴重了才知道後悔。
1.飯後抽煙
常有人說:「飯後一支煙,快樂似神仙」。如果僅從身體表現來看,吃飽喝足之後抽煙,的確能夠輔助身心放鬆,幫助人們舒緩壓力,然而這種舒適的「代價」,卻未必是所有人都能夠承擔的。
正如前文所述,吃飯後,人體內的血液供給速率會呈現上升態勢,此時若吸入煙鹼、焦油、尼古丁等成分,那麼它們更容易通過血液循環抵達肺部與內臟器官,並且加深對這些部位的侵損程度,據相關科研分析顯示,飯後半小時內吸煙,身體所納入血管的毒害物質是普通狀態下的十倍以上。因此,即便是老煙民,也盡量別剛吃飯就抽煙,或可減輕危害。
2.飯後倒頭就睡
吃飽犯困其實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這是因為吃完飯後,體內大量的血液都會向胃腸道湧入,此時,供給大腦的養分氧氣會相對減少,大腦活性而會有所降低,於是便會產生明顯困意。
但此時並不適合直接入睡,因為就餐結束後,食物仍舊在消化道中緩慢蠕動,若是直接倒頭就睡,不僅會延緩消化進程,還容易加大胃部負擔,誘發一系列病症表現。因此,即便是午睡,也應當在飯後半小時在進行,這樣對睡眠質量與消化功能都有好處。
3.飯後喝濃茶
很多中老年朋友都有飯後飲茶的習慣,清香的茶水能夠掩蓋口中食物殘渣的氣味,避免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產生尷尬。然而,就餐結束後立刻喝茶,很容易衝散胃部已經形成的食物糜,繼而影響腸胃的正常蠕動與消化液分泌,「干涉」消化進程。而且,茶葉中的鞣酸成分,還可能與食物中的金屬離子結合,繼而形成難溶鹽分,加重結石與胃炎風險,對此,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視。
4.飯後洗澡
正如前文所述,就餐結束後,體內的血液循環會處於相對旺盛狀態,此時若是洗澡,則可能造成血管異常收縮或舒張,並影響身體健康狀況。特別是心血管老損較為嚴重的中老年人群,此時還可能出現嚴重的急性血管病,因此,若不想危及生命安全,最好等到血壓正常之後再沐浴。
5.飯後運動
在很多人心中,飯後散散步是消食與健身的不二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飯後輕度運動的確有好處,但要盡量避免剛吃完就活動。因為就餐結束後,食物會沿著食道向胃腸彙集,如果此時進行運動,那麼就可能導致胃部缺氧,繼而影響消化效率。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飯後休息20min以上,等到血液循環平穩、血糖濃度正常後再鍛煉,如此一來,取得的鍛煉效果或許會更好。
【本圖文由「軒轅島」新媒體獨家原創出品,作者棉花,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