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更有人認為老了打麻將,還能預防老年痴呆、抑鬱症?也有人認為打麻將,因為長期久坐肯定會對身體健康不利,應該聽誰的?
老年人天天打麻將,到底對身體健康好不好?
在老年群體中,因缺乏社交活動,長期在家呆著確實會影響心理健康。相關調查發現,通過一定的社交,與人互動、交流、支持等,都能大大降低孤獨感,對預防抑鬱症有利。
而打麻將,本就是趣味加益智的方式,我國更有著打麻將的悠久歷史。不過,對於身體健康而言,如果只是偶爾打麻將,對趕走消極情緒、促進腦部發育、延緩機體衰老、保持手腳平衡、預防老年痴獃等均有一定的益處,但如果經常打麻將,對身體健康不利。
長期打麻將,或弊處大於利處:
打麻將離不開久坐:
關於久坐,有的人可能會說,天天久坐也沒見身體有不舒服的地方。其實,這是因為久坐為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它的危害是持續積累的,長期久坐會致病。
有調查發現,世界衛生組織把久坐列為是「十大致病致死元兇之一」,與被國際癌症機構列為的1類致癌物,煙草、酒精相比,久坐1小時的危害相當於吸2根煙,同時也會使壽命縮短大約22分鐘的時間。
對於什麼樣的情況算久坐?打麻將就是一種,許多老人打麻將往往坐半天或者半宿,長期不改變坐姿或者沒有任何的身體活動,其危險性將會越來越大,會增加靜脈曲張、腸胃疾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率。
打麻將離不開「情緒」:打麻將本就是一種益智類娛樂,輸輸贏贏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於部分人看不開這件事,若贏了高高興興的,若輸了很長時間緩不過來,反而不利於心理健康。
倘若接連輸好幾天,急迫的情緒還是升高血壓、收縮血管,甚至成為誘發心梗、腦梗的危險因素,大家要當心。
所以,對於打麻將這件事,大家可以理解為「小打怡情,多打傷身」。人到晚年,不妨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如象棋等,均能益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