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鉀片能防輻射?藥學專家:基本沒什麼用,擅自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

2023年08月26日19:47:04 健康 1099

當地時間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啟動核污染水排海,引發了全球的關注和擔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網路社交平台、網購平台,出現了一些宣稱「防輻射」的商品,搜索「抗核輻射」「核輻射葯」等關鍵詞,以碘化鉀片最常見、最暢銷。

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楊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碘化鉀藥品的藥品說明中,並沒有預防「防輻射」這一作用,而且不管是健康人群還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群,擅自服用碘化鉀,會對人體的甲狀腺功能產生影響。

碘鉀片能防輻射?藥學專家:基本沒什麼用,擅自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 - 天天要聞

網路社交平台上宣傳碘化鉀可防輻射

網路平台宣稱碘化鉀能防核輻射

「碘化鉀片防輻射」「家中常備碘鉀複合片,可以有效預防核污染水中的碘-129,碘-129可能會致癌」……

近兩日,在網路社交平台上,不少此類信息刷屏。宣稱「碘化鉀是一種鉀的化合物,在核輻射事故中常被用作防輻射劑,因為它可以幫助保護甲狀腺免受放射性碘的影響」「碘化鉀可以幫助防止放射性碘在甲狀腺中積累,從而減少輻射大危害」。

紅星新聞記者在網購平台搜索「碘鉀片」,跳出眾多商品推薦,在推薦頁和標題中,直接打出了「輻射常備碘鉀片」「防護核污染」等關鍵詞。

「真的能防輻射嗎?」紅星新聞記者詢問其中一家店客服,對方明確表示:「可以。」

該客服還表示,沒有副作用,快的28天,慢的3個月左右,具體要看個人吸收情況,「普通人可吃」。

同時,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無論是在網路社交平台還是網購平台上的商品圖,多有「運動營養食品-耐力類」的字樣。

碘鉀片能防輻射?藥學專家:基本沒什麼用,擅自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 - 天天要聞

網路上宣稱碘化鉀可防輻射,IP賬號顯示為膳食補充劑品牌

藥學專家:

擅自服用碘化鉀 會對甲狀腺造成影響

四川省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楊勇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碘化鉀藥品的服用說明中,並沒有預防「防輻射」這一作用。「基本沒有什麼用。」

楊勇表示,提前攝入碘化鉀,有可能碘化鉀有限被甲狀腺攝入,隨後放射性碘攝入減少,這類說法其實也是不成立的。不僅如此,不管是健康人群還是甲狀腺功能異常的人群,擅自服用碘化鉀,會對人體的甲狀腺功能產生影響。

楊勇還表示,藥品「碘化鉀」的真正作用,主要用於地方性甲狀腺腫的預防與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手術前準備及甲狀腺亢進危象。

碘鉀片能防輻射?藥學專家:基本沒什麼用,擅自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 - 天天要聞

網購平台商品打出「防護核污染」關鍵詞

什麼是地方性甲狀腺腫?「是指缺碘地區的居民,因為缺碘導致的單純性甲狀腺腫大,俗稱『大脖子病』。隨著加碘食鹽的普及,地方性甲狀腺腫的發病率已經明顯下降。」楊勇表示,在臨床上,大劑量的碘劑還可以用作甲狀腺危象(甲狀腺毒症病情極度增加、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的緊急治療,以及甲亢患者手術前治療用藥。

而長期服用碘化鉀,可能出現口腔、咽喉部燒灼感、流涎、金屬味和齒齦疼痛、胃部不適、劇烈頭痛等碘中毒癥狀;也可出現高鉀血症,表現為神志模糊、心律失常、手足麻木刺痛、下肢沉重無力。

楊勇提醒,「碘化鉀」是治療性用藥,而非保健品,不要因為害怕輻射而過多服用碘化鉀,反而造成自己的甲狀腺功能紊亂。而網路上宣稱有「防輻射功能」的商品,實際上是保健品、膳食補充劑等,其碘鉀含量很少。

紅星新聞記者 於遵素 圖據網路截圖

編輯 於曼歌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碘鉀片能防輻射?藥學專家:基本沒什麼用,擅自服用影響甲狀腺功能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 天天要聞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來1個月像「被牛含在嘴裡」

北京進入「蒸煮模式」網友:出門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進入「蒸煮模式」。據中國天氣網預報,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氣溫可達37℃。陰雨天氣頻繁,濕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餿味了。網友評論稱「感覺出門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終於也體會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 天天要聞

「桑拿天」持續來襲,高溫健康風險你了解嗎?

記者從中央氣象台獲悉,中央氣象台7月4日06時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四川東部、重慶、華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準噶爾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部分地區局地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桑拿天」超長待機對我們的健康有什麼影響?一起來看中國氣象局專家怎麼說。記者:阮帥...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 天天要聞

告誡冠心病患者:年過60,寧願吃點肥肉,也別亂吃這4物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識,請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