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4日訊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闌尾是一個無用還「愛鬧小情緒」的器官。得了闌尾炎怎麼辦?直接開一刀,把闌尾割了呀,so easy!
如果患者害怕開刀,或者不適合開刀呢?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省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有新招,患者睡一覺的功夫,就能把闌尾炎治好了,而且全程不用手術刀,闌尾也在體內完好無損。
這項技術讓闌尾炎治療不再「動刀」
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山東省消化病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曉沛介紹,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外科手術已經不是治療闌尾炎的唯一選擇。有一項醫療技術可以實現不開刀、不切除闌尾,也能治療闌尾炎的目的,這就是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ERAT)。
消化內科開展的內鏡逆行闌尾炎治療術(ERAT),是一種簡便、無創、無疤的內鏡下微創手術。科室採用最先進的電子一次性使用成像導管(SERAT),直接進入闌尾腔清晰觀察腔內情況並直視治療,通過沖洗、碎石、取石等操作,快速降低闌尾腔內壓力、消退炎症,還能完整保留闌尾及其功能。而且,非射線下的ERAT治療尤其適用於兒童和孕婦。
患者從入院、手術到出院僅需24小時,周末及節假日無休,極大方便了上班族、學生、孕婦等患者群體。
今年25歲的小李,3天前因右下腹痛、發熱來院就診,檢查發現因闌尾結石嵌頓導致梗阻,發生急性闌尾炎。小李對外科手術非常畏懼,也不想切除闌尾。消化內科李曉沛主任團隊經過評估,小李符合ERAT手術指征,當天就為其做了手術。

腸道準備——插管——取石——沖洗——置入支架,小李睡了一覺的功夫,手術就順利完成了,術後複查各項指標均正常,第二天一早即康復出院。
「感覺手術過程就跟之前做無痛腸鏡差不多,醒來之後肚子也不疼了,關鍵是不用開刀,闌尾也保住了。」擺脫病痛的小李對消化內科團隊的高超技術讚不絕口。
闌尾並非可有可無,夏季更應做好防範「傳統觀念中,闌尾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器官,但事實並非如此。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闌尾與人體免疫功能有關,在身體發育階段,闌尾能夠發揮淋巴器官的功能,促進B淋巴細胞(一種白細胞)的成熟和免疫球蛋白A類抗體的生成,對人體有著一定的作用。」李曉沛介紹。
ERAT技術的出現,改變了患上闌尾炎就要割闌尾的傳統治療方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闌尾器官和功能,給闌尾炎的治療提供了新選項。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慢性闌尾炎而未壞死穿孔者,如闌尾糞石梗阻急性闌尾炎、闌尾炎反覆發作、闌尾化膿腔內高壓、闌尾腔局部狹窄、闌尾穿孔膿腫局部包裹等病症,都可以採用ERAT技術進行治療。

李曉沛介紹,每到夏季急性闌尾炎的就診率會明顯增高。許多人喜歡吃夜宵、喝冷飲,加上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腸胃負擔加重,這就增加了急性闌尾炎的患病風險。
年輕人、老年人、尤其是放暑假在家的孩子,要特別注意預防闌尾炎的發生,注意飲食衛生,避免暴飲暴食;忌生冷堅硬等難消化食物,吃飯時細嚼慢咽,飯後不急走或進行劇烈活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一旦出現急性腹痛等癥狀,應儘早到醫院就診。
消化內科諮詢電話:13969036103,0531—81656229
ERAT團隊專家介紹:

李曉沛
消化內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醫學博士
主要擅長消化道早癌內鏡下診治(熟練掌握消化道各部位的ESD技術),黏膜下腫瘤的內鏡下治療(ESE,STER等),經口肌切開術(POEM)、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硬化治療(EIS、EVL),胃輕癱等內鏡下經隧道幽門括約肌切開術(G-POEM)等內鏡下技術及膽胰疾病的診治。
兼任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委員會消化介入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研究型醫院內鏡醫師協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心身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山東省醫學會消化內鏡青年委員會委員,山東省醫師協會消化病介入診療分會委員,內鏡臨床診療質量評價專家委員會委員。共發表SCI 收錄期刊5 篇,中華系列雜誌及國家級、省級核心期刊 10 篇, 獲泰安市科技進步三等獎2項。
出診時間:周二上午

薛冬雲
消化內科主治醫師
從事消化內科臨床工作十餘年,對消化科常見病及危重病,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肝硬化及其併發症、炎症性腸病等均有較好的診治能力。熟練掌握胃鏡、結腸鏡、十二指腸鏡及相關內鏡下診治,擅長內鏡下消化道出血止血術、異物取出術、碎石術、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下治療術、闌尾炎內鏡下治療術(不開刀可保留闌尾)等操作。
出診時間:周一全天
來源:山東省立第三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