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動脈高壓史 - 第 1 章(循環系統的發現)
20世紀中葉,醫學領域在胸部疾病方面的發展。由於肺部和胸部的結構產生的物理力學困難,醫學界在這一領域的進展緩慢。然而,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時期,特別是在20世紀初,肺結核是導致死亡和戰爭外科胸部疾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並且在外科手術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這個時期,醫生們開發出了許多治療肺部和胸部疾病的方法和技術,這些方法和技術在今天仍然被使用。
發現,循環系統的歷史:
希波克拉底學派一位醫生在公元前 4 世紀發現了心臟瓣膜,但當時人們並不了解閥門的功能。在死後,由於血液聚集在靜脈中而使其顯得空洞。因此,古代解剖學家認為這些靜脈中充滿了空氣,並斷定這些靜脈具有分配空氣的任務。這個錯誤的理解最終被糾正,人們逐漸了解了心臟和血管系統的真正功能,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現代醫學中使用的心血管診斷和治療技術。
解剖學研究的早期歷史,Herophilus和Erasistratus被認為是解剖學的兩大奠基人,他們最早使用人類屍體進行解剖學研究。雖然Herophilus將靜脈和動脈區分開來,但他認為脈搏是動脈的直接屬性。而Erasistratus觀察到動脈在生命中被切斷時會流血,因此他認為從動脈逸出的空氣被血液通過靜脈和動脈之間的小血管代替,從而想到了毛細血管的存在。這些早期的解剖學家為後來的醫學研究打下了基礎,也為人類對自身身體結構和功能的認識做出了巨大貢獻。
公元2世紀希臘醫師蓋倫(Galenus)知道血管攜帶血液,他描述了靜脈(深紅色)和動脈(淺紅色和更清澈)的血液,指出它們的功能是不同的和獨立的。生長和能量是靜脈血的特性,他認為靜脈血由肝臟中的乳糜組成,而動脈血來自心臟,因為它含有空氣而充滿活力。血液從它形成(創造/產生)的地方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並在那裡被消耗掉。沒有血液返回心臟或肝臟。正如心臟不泵血一樣,舒張期心臟的運動是吸血,血液是靠動脈(自身)的脈搏運動的。此外,蓋倫還描述了動脈血的「毛孔」,靜脈血從左心室流向右心室。
他認為空氣從肺部通過肺動脈流到心臟的左側。他還認為,「煤煙色」(煙熏色)蒸汽是在動脈血形成過程中形成的,它們再次在肺動脈的幫助下進入肺部被排出體外。蓋倫的貢獻對解剖學和生理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研究奠定了血液循環和心血管系統的基礎,並對整個醫學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對血液的觀察和理解,也為後來的醫學研究提供了啟示和指導。
伊本納菲斯 (Ibn Nafis) 在 1242 年首先準確地描述了人體的血液循環。根據他的解剖學知識,還對肺循環做出了以下推論:Ibn Nafis提出了肺循環的概念,即血液在心臟中通過肺部而不是直接通過心臟。他認為,右心室通過肺動脈將血液輸送到肺部,在那裡它被氧化並與空氣混合,然後通過肺靜脈返回左心房。這個過程與蓋倫的理論相反,後者認為血液通過心臟直接流向身體其他部位。Ibn Nafis的理論在當時並未廣泛接受,直到幾個世紀後才被歐洲的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重新發現和接受。
他寫道,「......血液必須從心臟的右腔室流向左腔室,但兩者之間沒有直接通道(路徑)。心臟的厚隔膜沒有穿孔,也沒有可見的孔隙,因為有些人認為,或者像蓋倫認為的那樣是看不見的毛孔。它從腔室通過動脈(肺動脈)流到肺部,分散到它的物質中,與空氣混合併通過動脈到達心臟的左腔室venosa(肺靜脈)......」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建議表明心臟通過冠狀動脈接收所需的氧氣和營養。Ibn Nafis還指出了冠狀動脈的存在,他認為它們提供了心臟所需的氧氣和營養物質。他寫道:「......冠狀動脈是心臟的第一支動脈,它從主動脈開始,當它到達心臟時,它分支成數個支架,以滿足心臟的需要。通過這些動脈,營養和氧氣從血液中吸收,然後傳遞給心臟,以維持它的功能。」Ibn Nafis 的這些理論對後來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最後,希羅尼穆斯·法布里修斯(Hieronymus Fabricius)的學生之一威廉·哈維(William Harvey)在經過一些實驗後於 1628 年宣布他發現了人體循環系統,並出版了一本關於該主題的有影響力的書 (Exercitatio Anatomica de Motu Cordis et Sanguinis in Animalibus,下圖)。
William Harvey的研究對人類理解循環系統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他正確地描述了血液從心臟流向肢體和內臟,然後返回心臟的循環路徑,而不是像之前的人們認為的是血液來回翻轉。他還證明了心臟是一個泵,用於推動血液通過動脈和靜脈,而不是像以前的人們認為的是心臟只是一個混合器。他的研究是通過觀察動物的解剖和生理學來實現的,包括靜脈和動脈之間的瓣膜,以及在心臟收縮期間血液的流動方向。
阿斯克勒庇俄斯 (Aesculapius):
雖然說醫學始於第一個人,但第一個被普遍接受的醫學長老卻是埃斯庫拉庇俄斯。阿斯克勒庇俄斯(Aesculapius)是希臘神話中醫藥神,也是醫學的守護神。他是阿波羅的兒子,生活在希臘的 Epidaurus,據說他是以父親為榜樣成為了醫學界的權威。傳說他曾經復活過死者,並通過夢境給人們治病的建議。因此,他被認為是醫學和健康的象徵,並且在古代希臘和羅馬世界被廣泛崇拜和祭祀。在現代醫學中,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形象和名字被用作醫療機構和組織的標誌,例如美國醫學協會的標誌中就有他的棍杖和蛇。
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 460-355 BC):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是古希臘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被公認為是醫學之父。他在醫學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包括提出了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這是臨床醫學倫理準則的基礎。他的醫學理念強調了疾病的自然發展過程,倡導以身體自身的防禦機製為基礎的治療方法,而不是依賴神秘的力量或儀式性的治療。
希波克拉底也對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做出了貢獻。據信他能夠通過穿刺進行診斷膿胸,並清空胸腔積液以治療患者。此外,希波克拉底也根據液體的特徵對病程進行預測。在他之後的羅馬時期,塞爾蘇斯和蓋倫等醫學家也對肺的解剖學和生理學做出了貢獻。肺結核在古代就是一種廣為人知的疾病,醫生們對其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
奧盧斯·科尼利厄斯·塞爾蘇斯(Aulus Cornelius Celsus;公元前 25 年至公元 50 年):
在醫學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他對炎症的定義和解釋是醫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並且他是第一個對疝氣進行定義和手術治療的人。他的綜合著作 De Re Medicina 包含了許多關於醫學的信息,其中包括診斷和治療方法,藥理學,外科學,飲食和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他對白內障的解釋也非常重要,被認為是對該主題的首次解釋。他的作品對醫學的發展和進步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蓋倫(Claudius Galenus;公元 131 年至公元 200 年)
蓋倫(Galen)是古希臘羅馬時期最重要的醫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涉及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外科學等多個醫學領域。他的許多著作對歐洲中世紀及其後的醫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強調治療應該儘可能地依靠自然的力量,並主張病人的觀察和全面評估。他也是「Primum non nocere」這個原則的倡導者,即「首先不要傷害病人」。蓋倫的醫學思想在伊斯蘭世界得到了廣泛傳播和發展,對中世紀歐洲的醫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安納菲斯(IBN NEFIS,公元 1210 - 1288 年)
伊本·尼菲斯 (Ibn Nefis) 是伊斯蘭世界應該提到的其中一位醫生。Nefis 是 13 世紀的一位著名醫生,曾在大馬士革的 Nurettin Zengi 醫院工作,後來在開羅工作。他在《伊本西那定律解剖部分的注釋》一書中反對蓋倫的循環系統。他拒絕了蓋倫關於心臟左右心室之間的壁上有洞的觀點。根據 Nefis 的說法,這個地方沒有洞。這意味著來自心臟右側的血液進入肺部並從那裡進入左心室。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小血液循環,肺循環。雖然這種解釋在當時的伊斯蘭和奧斯曼世界廣為人知,但並沒有被歐洲注意到。
參考內容來源:https://www.pahssc.org.tr/hakkimizda
肺動脈高壓和硬皮病患者協會(PAHSSc),PAHSSc 在歐洲眾多肺病患者團結協會中脫穎而出,成為該領域唯一一個在整個 2020 年成功成為土耳其代言人並被列入歐洲肺臟基金會 (ELF) 新聞公告的協會。PAHSSc成立於 2018 年 1 月 9 日,由患有肺動脈高壓、 硬皮病、 艾森門格綜合征、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 肺移植 患者及其親屬組成。它於2018 年 2 月 26 日開始運營 。到 2018 年底,它擴大了框架,將特發性肺纖維化和心肺移植患者 納入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