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病從口入,所以我們更要管控好日常的三餐,同時在保證營養均衡的同時,也要注重水的攝取,補充充足的水分對身體健康起著關鍵的作用。
水可謂是生命之源,是參與身體生命活動非常重要的物質,所以生活中我們還是要做好全方面的健康管理。隨著生活還有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因為長期需要久坐或者是久站,甚至為了少去上廁所而控制喝水的量。
或者因為工作或者學習忙碌而忘記喝水,每次都是渴了的時候才喝水,這個時候我們的身體已經處於極度缺水的狀態,所以現如今普遍大多數人都存在喝水不足的情況。
但是如果喝水不足,可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很多影響,甚至會對生命危險造成影響,你知道有哪些健康的隱患嗎?
根據研究報告發表的一篇關於飲水與健康中顯示,喝水不足的人群比喝水充足的人過早死亡的風險會增加21%,也就是說喝水比較少的人,他的死亡率會高一些。
但身體缺少水的時候,我們血液中血清鈉的濃度會提升,還可能超過正常的水平,這個時候身體就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包括出現渾身無力、噁心、嘔吐、身體發熱等情況,嚴重的情況還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提高多種慢性疾病發病的風險。
這些慢性病包括一些代謝性疾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等,還有一些急性的惡性疾病,比如說中風、腦梗、心梗等等。
生活中我們還是很害怕一些惡性疾病的發生,比如說痛風、腦梗等,而飲水不足的人更容易患上這些惡性疾病,更需要我們做好全方面的健康管理。
之所以會對痛風影響很大,主要是因為人體的尿酸70%都是尿液排出,如果喝水不夠的話,就容易導致尿酸不能及時排泄出去而沉積在體內,那麼就容易在我們的關節處形成結晶體。
結晶體日漸累積,累積過多就會增加痛風的風險,誘發痛風的發作,平常我們身體的尿酸水平也會處於很高的水平,日常生活中大家還是要做好相關的管控。
如果我們身體處於缺水的狀態,血管血液粘稠度就容易上升,血栓就更容易形成,而血栓脫落的時候,它會順著血液流到身體各個部分,造成堵塞,堵在心臟就會變成心梗,堵在腦部就會變成腦梗,堵在肺部分就會變成肺栓塞,甚至會導致致殘或者是死亡的發生。
平常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多注重喝水,雖然只是小的習慣,但對健康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那麼生活中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已經喝飽水了嗎?
生活中如果出現以下這種癥狀,說明我們的喝水情況還不夠,身體處於缺水的情況,大家不妨了解一下。
1 尿液的顏色
第一個就是觀察尿液的顏色,還有尿液排尿的間隔時間,一般情況下我們小便的間隔時間會在2到3個小時,如果連續四個小時都沒有尿意的話,那麼身體可能處於缺水的狀態,還有就是尿液的顏色,喝水量充足的時候,尿液會是處於顏色比較深的狀態,所以大家一定要注視。
2 身體是否疲憊
第二個就是要看身體是否有疲憊的感覺,我們缺水的時候,不僅會出現疲憊感,注意力及記憶力也會下降,比如說記憶力下降的非常嚴重,注意力不集中等等。
因為我們的身體代謝及身體機能運轉都需要水,身體缺水的話,就會影響身體代謝,從而產生疲憊疲勞的情況。如果發現自己長期處於疲憊,注意力難以集中,記憶力下降的情況的話,說明身體真的缺水,要及時補充好水分了。
那麼生活中如何正確補充水分呢?以下這幾個方法幫助大家更好地補充好水分。
1 喝水要喝夠量
一個就是量要喝夠,喝夠的量推薦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推薦,每天喝夠1600到1800毫升的水就可以了,至少保證2000毫升的水的攝取量,按人群分,就是女性會比男性少一點點,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包括體重,運動量,還有天氣情況等等。
2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
第二個就是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渴的時候喝水說明身體已經處於嚴重缺水的情況了,最好每隔兩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就喝100到200毫升水,這樣可以保證我們身體的需求的水量,也能夠幫助我們緩解疲勞。
3 注意喝水的方式
第三個注意喝水的方式,比如說要小口慢飲,一次不要猛灌,喝水要小口小口的喝,這樣才能夠減輕我們的代謝負擔,喝水的溫度控制在40攝氏度左右,不要超過65攝氏度。
因為過燙的水會燙傷我們的口腔或者是黏膜,長此以往的話就容易誘發食道癌的發生。
4 不要把飲料當成水喝
第四個就是不要把飲料當水喝,日常喝水盡量喝日常飲用水,不要喝飲料以及包裝的飲料,果汁、奶茶以及碳酸飲料等,這些因為糖分高熱量高,不能把飲飲料當水,所以大家也要重視好。
日常生活中,大家如果不愛喝水的話,還是可以喝一些淡的茶,先初步的用淡茶替代水,也要注意多吃一些富含水分的蔬菜和水果,一天之內一定要喝飽水,比如說早上早起時候喝一杯,晚上睡前兩小時喝一杯水。
總的來說,雖然喝水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小的事情,大家生活中還是要重視這些小的事情,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一些惡性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