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2023年03月15日23:27:13 健康 748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新華社

骨痛、骨折、水腫、嚴重腎損……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癥狀竟然是多發性骨髓瘤。「超過一半的患者年齡大於60歲,而且以男性居多。由於早期癥狀與骨科、腎病科等疾病容易混淆,因而老年人出現以上癥狀應引起重視。」在2023國際多發性骨髓瘤關愛月(3月份),近日,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南方醫院血液科專家提醒基層醫生和患者留意多發性骨髓瘤。

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 天天要聞

平均診斷年齡為69歲,老年人易中招

「我們醫院血液內科一年新診斷約10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我們統計了一下,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也就是說,這個病好發於老年人。」廣東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教授鍾立業向記者介紹,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血液系統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發病後,骨髓中的漿細胞會異常增生,導致無法正常生成免疫球蛋白,同時侵犯造血及其他系統。

據統計,我國每年多發性骨髓瘤新發病例數達27800例,發病率已超過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第二位。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59歲。「約60%以上的患者在發病初期或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會出現骨痛和骨折的現象。」鍾立業說。

隨著中國老年人口基數的不斷增長,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也將呈上升的趨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夏忠軍教授指出,由於這個疾病的癥狀複雜,其誤診率達到55%。因此,提醒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儘早到血液科就診,通過血尿檢查、骨髓穿刺及活檢等相關檢測判斷是否患病:

(1)骨痛、全身廣泛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2)水腫、蛋白尿及嚴重腎損害,尤其伴球蛋白明顯增高者;

(3)貧血,疲乏、食慾下降,尤其貧血程度與初診疾病嚴重程度不符;

(4)長期反覆且不易控制的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省醫由血液內科牽頭實施的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多學科診療(mdt)模式,即骨科、腎內科、神經科等13個科室組成一個團隊,各科在臨床上發現疑似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則將病人轉介給血液科進行規範診療。

目前仍不可治癒,但患者也可獲得很好的生存期

與其他多數腫瘤一樣,多發性骨髓瘤也是無法治癒的。那麼得了多發性骨髓瘤能生存多久?「中腫每年可接診400餘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以往生存期可能就3-5年,現在可以達到5-7年,不少患者也可以生存10年以上。」夏忠軍教授指出,以前無葯可治,遇到複發難治的患者是很大的挑戰。比如距離最近一次治療2個月內疾病進一步發展的患者,醫生往往也是束手無策。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教授魏永強指出:「多年來,多發性骨髓瘤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經過蛋白酶體抑製劑、免疫調節劑等為代表的新型藥物,目前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對於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治療方法也逐漸增多,細胞療法、免疫療法等逐漸成為常用治療措施。比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創新靶向藥物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目前已獲批用於單葯治療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或作為聯合方案用於至少接受過一線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及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2021年12月,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作為抗癌新葯正式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並於2022年1月正式落地執行。患者的醫療負擔也大大減輕。」

年紀越大,治療效果就越不好。因為老年人基礎病多,身體虛弱,無法耐受足夠劑量的化療,所以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推薦加入達雷妥尤單抗的drd方案,這個方案能夠持續為患者帶來更高的無進展生存期獲益及深度緩解,而且在年齡≥75歲的老齡患者中,這個方案仍能帶來延長生存期的獲益。「目前很多治療方案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老年患者是不友善的,也只有這drd方案對老年人來說是獲益的。」鍾立業說。

由於患者年紀大,在治療耐受性方面較差,又伴有併發症,所以他們現在非常關注複發後線治療的新葯。魏永強表示,就目前而言,骨髓瘤的藥物選擇仍然有限,可供醫生判斷病人個體化治療的靶點也有限,「治療時經常用到聯合藥物,有一代藥物出現副作用或者療效不好,就要考慮放棄這一代藥物。所以看似藥物品種很多,實際上用藥的時候可供選擇還是非常有限的。」

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 天天要聞

多學科診療,無縫連接幫助患者提高生存質量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的併發症多為貧血、骨痛、高鈣血症、腎功能損害和感染等,據統計,75%的患者有貧血癥狀,70%以上的患者有骨痛、溶骨性病變和骨折等癥狀,所以這個疾病的診治涉及多個科室,比如血液科、腎科、骨科及心內科等,因此,組織多學科診療(mdt)就顯得十分重要。「骨病是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要了解生活中如何預防骨折,發生骨折後如何治療等。」鍾立業表示,省醫2016年就成立了13個科室組成的多發性骨髓瘤mdt。

「通過對各個科室的醫生宣教,他們對這個疾病提高警惕,去骨科就診的病人,他們發現疑似多發性骨髓瘤就會轉介給血液內科,我們的病人需要骨科的協助,也會把病人送到骨科治療,做到無縫銜接。各個科室相互合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疾病的診斷率。目前在省醫無論是哪位專家下的診斷,需要哪個專科的協助治療,就直接通過mdt模式進行綜合治療,這個模式是治療複雜疾病最合理的模式。」鍾立業教授說。

「通過規範的治療、定期檢查和隨診、有效的疾病管理,可以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存質量。」夏忠軍教授認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相對發展緩慢的腫瘤,雖然無法治癒,但是它可以像高血壓、冠心病一樣成為一種慢性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 天天要聞

互聯網掀起「抱冬瓜」消暑熱潮?中醫專家:有一定作用,但不適合這些人群

要問最近菜市場什麼最火,無疑是冬瓜了。不僅是夏天家家戶戶必吃的一道菜,冬瓜「本瓜」還有消暑功效。近日,不少網友購入整個冬瓜,清洗後交給孩子或自己抱著用來消暑。抱著冬瓜真的能降溫嗎?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熊暑霖介紹,冬瓜含水量高達95%以上,當人體接觸冬瓜時,它能快速吸...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 天天要聞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多數到了75歲以後,身體或變成這樣

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 天天要聞

長期吃硝苯地平,5大問題要清楚,對降壓和預防副作用都很重要

長期服用硝苯地平,確實能幫助維持血壓穩定,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高血壓是個慢性過程,藥物控制只是其中一環,很多人忽略了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用藥知識的重要性。吃藥不能光靠醫生開,自己也得明白點門道,尤其以下5個問題,搞不清楚,葯吃再久也可能白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 天天要聞

中醫認為,天氣越熱,越要「以熱養生」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養生保健】夏季人體陽氣浮越於外,此時,臟腑相對處在虛寒的環境中,脾胃運化功能也比其他季節要弱一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再吃冰棍、喝冷飲,就會導致脾胃不適,出現大便清稀、腹脹腹痛、食欲不振等癥狀,嚴重者會寒濕困體,引發更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 天天要聞

幽門螺桿菌根除是把「雙刃劍」?在胃癌預防與反流性食管炎風險之間尋找平衡

導讀「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時節,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晝達到全年最長,草木蔥蘢,蟬鳴陣陣,處處洋溢著生命的活力與熱情。然而,健康領域的挑戰依然嚴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門螺桿菌。隨著飲食結構變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發病率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近期,來自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 天天要聞

什麼樣的糖尿病最危險?醫生呼籲:這5種血糖情況要留意了!

昨天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遇到位老鄰居,他剛做完糖化血紅蛋白檢測,笑呵呵地說:"才6.2%,比去年好多了,看來我這糖尿病不嚴重。"我本想祝賀他,卻看見報告單上其他幾項數據都在飆紅。這位65歲的退休教師,正站在一個他完全沒察覺的危險懸崖邊緣。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 天天要聞

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落戶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7月7日,楊志旭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揭牌暨拜師儀式在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志旭教授,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編輯出版分會會長賈守凱,邯鄲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院長宋利宏、紀委書記周傑、副院長鬍新磊、副院長鬍成棟以及各職能科室相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 天天要聞

死亡率高!熱射病不僅易發生在暴晒下 這一環境也要當心

高溫天氣持續,最近,醫院裡熱射病病例增多。專家提醒,熱射病就是嚴重的中暑,死亡率高,出現中暑癥狀後一定不能忽視。幾天前,山東淄博市70歲的王女士因為意識障礙被120救護車送至淄博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發現王女士體溫高達40.3攝氏度,醫務人員迅速為王女士使用冰毯及冰帽物理降溫,並積極給予補液等治療,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