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18~24歲人群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

2023年03月11日19:54:06 健康 5870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武星如

「本次調查發現,在成年人群中,18歲至34歲年齡段抑鬱風險顯著高於其他年齡組,焦慮風險檢出率的年齡差異呈現類似趨勢。」《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副主編、中科院心理所陳祉妍在發布會上表示。

報告顯示,18~24歲年齡組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在所有成年人群體年齡組中檢出率最高。

2月23日,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領導調查研究和編撰、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發布,該報告基於近20萬人次的調查,綜合分析呈現了當前我國多個群體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徵,為深度了解不同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並提出了相應對策建議。

最新報告:18~24歲人群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 - 天天要聞

2月23日,2022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在北京首發。中新社記者孫自法 攝

「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都面臨著不同的壓力。除了壓力以外,環境、社會文化、生活中的應激事件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人的抑鬱與焦慮傾向。」2月24日,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心理科副主任醫師陳建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年輕人的生活經歷與經驗相對較少,應對壓力的能力和策略也就相對沒那麼成熟,這就導致抑鬱焦慮的問題在年輕人中間比較突出。」

「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多是在校大學生或剛剛步入職場。在這個階段,人生還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陳建國表示,這種不確定性,很容易讓年輕人感到迷茫、無措。「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年輕人,內心還有很多理想化的想法,進入社會後面對激烈的競爭以及現實造成的心理落差,如果在此基礎上,還沒有得到來自家庭、朋友、社會的有效支持,就很可能造成年輕人心理上的適應不良甚至是心理疾病。」

除此之外,陳建國教授還認為,年輕人的心理問題與個人要求也有關。「有些從小就比較優秀的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家庭也賦予了他們很高的期望,就會使得他們對自己有理想化的、完美主義的要求。長期在這樣的壓力之下,大腦很容易產生疲勞,繼而產生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問題。」

最新報告:18~24歲人群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 - 天天要聞

2月13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開設「心理危機干預門診」,兩周來共接待近100名來訪者。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圖

陳建國呼籲,每一個家庭都應當給予年輕人充分的尊重與支持,當年輕人感受到壓力、無法適應的時候,家庭中的成員應當及時地予以紓解和引導。年輕人也應該樹立成長型思維,將挫折看作成長的動力;時刻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必要的時候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切莫諱疾忌醫。

最新報告:18~24歲人群的抑鬱風險檢出率高達24.1%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 天天要聞

這3種疫苗千萬別亂打!醫生警告:接種不當,後悔都來不及!

這幾年,疫苗的事兒成了家家戶戶繞不開的話題。絕大多數疫苗是好東西,能救命,能防病,關鍵時刻就是一把保護傘。但不是每一針都能隨便打,有些疫苗一旦接種不當,不僅防不了病,反而可能惹出一身麻煩。臨床上,我們見過太多因為錯誤接種疫苗導致的後悔和痛苦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 天天要聞

科普|多地高溫出現重症病例,這些因素會加劇「熱射病」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引發多例患者住院。據溫州晚報消息,日前一名卡車司機因車內高溫導致體溫飆升超過41℃,昏迷不醒,被緊急送醫搶救,被診斷為「熱射病」。武漢發布公眾號也稱,7月5日下午,武漢市江漢區73歲的王先生因連續高溫天氣仍堅持不開空調,僅靠電風扇降溫,中暑昏迷,送醫後確診為「熱射病」。「熱射病,是...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 天天要聞

胰腺癌高發,提醒:不想胰腺受傷,6種食物要少吃

聲明:本文內容根據權威醫學資料及作者個人觀點撰寫,僅用於健康科普,不構成任何醫學建議,若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在廚房裡翻炒的香味雖美,但有些食物表面「無害」,卻暗藏「殺機」,尤其對胰腺來說,簡直是「溫柔一刀」。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吃冷飲之前,勸你先冷靜......

【來源:重慶晚報】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