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2023年02月10日18:23:05 健康 1325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10日訊「我孫兒有救了,他終於能吃東西了!感謝醫生們,是你們給了他活下去的機會……」2月10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病房,張奶奶如釋重負地將前來查房的醫生的手握得緊緊的,言語間為醫務人員不放棄而感激萬分,也為孫兒重獲新生而熱淚盈眶。

腦癱小伙吃排骨被卡住食道

醫院決定「最小代價」救治

據了解,張奶奶的孫子劉石(化名)22歲,江夏區湖泗人。因出生時難產導致腦癱,智商停留在3歲小孩水平,出生後便由爺爺奶奶撫養,家裡經濟上較為困難。大年初一當天,家裡準備了豐盛的團圓飯,劉石看到桌上最喜歡的紅燒排骨,開心地抓起來便往嘴裡塞……誰知,就是因為這塊排骨,讓全家陷入窘境。

「起初以為他是胃受涼了,在家嘔吐了好幾天,後來完全不能夠吃任何食物,只能喝一丁點的水。這才想起要到醫院來看病,可沒想到情況這麼嚴重。」病床前,奶奶紅著眼眶輕柔撫摸著劉石的腦袋講述事情經過,懂事的劉石也「咿咿呀呀」像是訴說著些什麼……

「患者有腦癱及癲癇反覆發作的病史,長期有流涎,無法正常表述;入院時已經出現發熱,CT檢查可見三個層面不規則異物,成倒錐型,牢牢嵌頓在食道中上段,如果行胃鏡取出,有可能出現出血、穿孔等嚴重併發症。」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付萍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了解到劉石的特殊情況,立刻請示院領導,看是否能以「最小代價」為患者解決問題。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右二為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右三為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付萍。

首次胃鏡取物失敗

家屬想要放棄手術

「建議再次行頸部+胸部CT,明確異物位置,如胃鏡取出失敗,只能行外科手術」「可以先嘗試胃鏡治療,重症監護室將全程保駕護航,術後有需要可留觀重症監護室」……在該院院長助理韓傳鋼主持下,胸外科、重症醫學科放射科麻醉科、消化內科等多學科會診,商討治療方案;同時,付萍主任也與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取得聯繫,詳細彙報了劉石的病情及治療計劃。

「對於這樣的特殊人群,我們更應盡醫者仁心的人道主義精神,減免患者的部分費用,以全力救治患者為主。」該院院長助理韓傳鋼在會上強調,並著手協調費用減免及相關診療事宜。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多學科會診。

2月6日,在多學科團隊協助配合下,付萍主任為劉石做了第一次內鏡探查,可進鏡後的情況遠比想像的更糟糕,食管組織嚴重損傷且水腫嚴重,整個食管幾乎被異物「撐滿」,完全沒有給醫生進行「鉗取異物」的操作空間。一時間,胃鏡下一次性取出異物陷入僵局。付萍主任多次嘗試無果,無奈終止「胃鏡取異物」的治療方案。

「手術?需要幾萬塊!」家人聽到這個結果後,陷入久久沉默;一向要強的奶奶也忍不住抹起眼淚,「要不我們還是放棄吧,養這麼大已經很不容易了……」

多學科團隊聯手

協和教授親自執鏡

「你們先別急,要不我請協和教授再試一次?」聽到家屬準備放棄治療,付萍主任深感惋惜,提出請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再試一次的建議。得到家屬同意,付萍主任立刻再次撥通宋軍教授的電話……

多位醫生聯手,協和教授執鏡,「最小代價」救治食道被卡腦癱小伙 - 天天要聞

手術中取出的骨頭。

「可以說,這是我處理過的最難的異物取出術!」8日下午,春雨使然,體感依舊嚴寒,在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協和江南醫院)胃鏡檢查中心,武漢協和醫院消化內科宋軍教授卻是滿頭大汗,一次次調整角度,一次次更換器械,一次次鉗取嘗試,忙碌了一個多小時,嵌頓在劉石食道半月余的異物(碎排骨片)終於取出來了。「異物完整取出,食道無殘留」,隨著宋軍教授艱難地從內窺鏡通道將長徑近3cm的「錐形排骨片」取出,在場的來自不同學科、全程守護的數十名醫務人員懸著的心終於落地,雷鳴般的掌聲響徹整個內鏡中心。

「能通過胃鏡取出異物,對患者及家屬都可謂『最小代價』。」心有餘悸的付萍主任指出,對於這類患者,飲食要有規律,要按時進食,進食姿勢要合適,以免姿勢不當導致窒息。同時,盡量選擇易於消化的流質食物,避免食物過於粗糙,卡住喉嚨。遇到這類問題,應及時送往醫院就診。

(長江日報記者關曉鋒 通訊員陳林 熊帆 唐甜)

【編輯:余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 天天要聞

國產DragonFly顯身手!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再度完成高危複雜二尖瓣極重度反流TEER手術

【來源:大眾報業·半島網】 半島網7月8日訊(記者 張家瑞)近日,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結構性心臟病團隊在心內科學科帶頭人鍾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華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導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鄭強、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聲心動圖室許紅曉副主任醫師等支持下,心內科冠心病與結構性心臟病病區副主任、結構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 天天要聞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譜,營養又貼心

「控糖不是犧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藝術。」【第一關】不控糖,生活隨時「斷電」!你有沒有試過:飯後血糖飆升,整個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來,才發現手腳發麻、眼花頭暈?這不是小問題。糖尿病不是簡單「少吃甜」就夠了,它像隱形炸彈,藏在每一口飯、每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聞

最帥「公主抱」!醫院保安抱起患者衝刺三百米救人

剛上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做實習保安的大二學生鄺藝年就做了一件很「帥」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暈倒在醫院門診大廳外。鄺藝年見狀,衝上前去將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沖向急診室。從發現到交接給醫生,只用了兩分鐘。據現場目擊者描述,事發5日上午十一時許,當時該患者正在門診大廳外,突然無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聞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隨著暑氣漸長三伏天即將到來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濕氣最重的時節也是調理體質的黃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計30天將打破近十年「40天長三伏」的慣例成為近年來「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為何是30天?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心臟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氣炎熱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們第一想到的就是熱。在如今馬上入伏的情況下,想要擁有更加健康的身體,我們也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相關數據調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國西北地區東部、黃淮到江南等地帶,最高氣溫已經達到了30°C 。對於老年人來說,在這種天氣情況下很容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 天天要聞

2025年DMD療法研發迎突破,多款新葯衝刺上市!改寫患者命運的新曙光

▎葯明康德編者按:2025年上半年剛剛結束,我們欣喜地看到,杜氏肌營養不良症(DMD)新葯研發領域迎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療法作為治療DMD的重要模式,相關偶聯技術的發展成為推動下一代療法的關鍵驅動因素。為滿足行業持續增長的研發需求,葯明康德旗下W...